1.杨靖宇牺牲后遗体被解剖,日军将领当场流泪,回家后留下遗言自杀

2.杨靖宇的故事

3.《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_1200字

杨靖宇牺牲后遗体被解剖,日军将领当场流泪,回家后留下遗言自杀

靖宇明天什么天气_靖宇县天气预报一周七天

1940年2月,冰天雪地的蒙江县深山里,杨靖宇将军牺牲了。在被日军围困了整整五天里, 杨靖宇没有一点食物,期间数次躲避敌人的追捕 ,最后还开枪打死了一个日本兵。日军人十分好奇,在如此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杨靖宇是怎么生存下来,还有力气跟他们战斗的?

于是,这些 惨无人道的日本人便让人剖开杨靖宇的腹部,看到杨靖宇胃里只有一些草根和树皮,日本将领当场落泪 ,后来回日本留下遗言自杀了。那么,杨靖宇在那五天是怎么撑下去的?日本首领为何自杀?他又留下了什么遗言?

杨靖宇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父亲早亡,靠他叔叔的帮助,他才有了学习的机会。从小杨靖宇就见证了旧 社会 的黑暗,他们县教育局的 官员诬陷伙夫偷衣服,并将伙夫吊到树上进行毒打 ,杨靖宇那时年纪虽小,但已经有了反抗意识。

他在学校号召同学们把差役们赶出去,来帮助伙夫脱险,最后成功救下了伙夫, 赶走了差役 。同学们都对杨靖宇赞不绝口,夸他是“救世主”、“大英雄”。这件事让他决定长大后一定要为弱者发声,做一个保护他人的英雄。

后来,杨靖宇加入中国***,因为他很了解广大农民的恶劣生活环境,于是积极开展农动,为自己家乡自卫队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 发起了多次农民 ,为当地百姓争取了很多利益。后来,由于他优秀的工作表现,上级安排杨靖宇前往东北参加工作。

加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后,杨靖宇根据长期的战争经验,总结了一套作战口诀,杨靖宇利用这些作战口诀在被日本殖民多年的东北地区战场上, 接连获得胜利 。一时间,日军侵略者一听到杨靖宇的名字,都闻风丧胆, 日伪统治者甚至出重金悬赏缉拿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 。而就在此时,我军内部也出现了问题。

抗联第一军师长 程斌向敌人告密 ,向敌人供出了一路军的行军路线,作战等重要机密。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杨靖宇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原第一、二军混合编成三个方面军和一个警卫旅,主力迅速向东部山区转移。

1938年秋,杨靖宇直接领导一个支队往临江一带转移,沿途竟然遇见两名武装战士逃跑,他气愤不已,把他们抓回去后,立即召开了两千人的行军大会,他在在会上激动地指着那两个逃兵说:“我们为了救中国,保卫老百姓,穿破衣,吃花生米,永远跟着抗联走,可是他俩竟然要逃跑。”

之后 杨靖宇气得说不出话来,问大家该怎么处理这两个逃兵 ,战士们都一致认为应该枪毙。杨靖宇又接着对战士们说:“现在这点苦不算什么,我们总有一天会胜利的,我们将来会过上好日子,我们要记住 死都不能投降 。”

杨靖宇在带领军队往蒙江东时撤退时, 遭到了日军的重兵包围 ,杨靖宇和他的部队也与外界断了联系。敌人的飞机没日没夜地对他们进行轰炸扫射,很多天都面临食物不足,无法休息的困境,杨靖宇依然对自己的下属说,虽然我们现在不能跟鬼子硬碰硬,但我们一定不能够放弃。

彼时,日军为了捕杀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专门成立了多个小队,甚至换了几个小队负责人,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对杨靖宇进行讨伐,还是加紧了政治诱降,派出军机在树林上空散布传单,传单上明确表示, 只要他们投降,将保证他们的安全并给予好处 ,杨靖宇自然对这种诱惑不屑一顾,坚决不投降,于是日军便在其他人身上花心思。

警卫员中的丁守龙向敌人告密,把杨靖宇的行踪,粮食储藏地等机密和盘托出。日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更加肆无忌惮地对杨靖宇进行围剿。自此,杨靖宇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境地,他身边的战士剩得越来越少, 本来两千人的队伍 ,从几百人到几十人,但日军仍穷追不舍, 最后只剩下了两人

1940年2月18日, 杨靖宇和身边的两名士兵已经多日没有进食,天气也越来越冷 ,他们还要一直和穷追不舍的日军周旋,而且日军下令,严禁上山砍柴的村民携带食物。虽然杨靖宇已经做好了牺牲的打算,但是他身边还有两名警卫员,他们两个看起来随时会倒下,于是杨靖宇便让他们去寻找食物。

就在这时,日军发现了孤军一人的杨靖宇,按说他应该已经没有任何体力,但是却跑得飞快,灵活地穿梭在山林间,躲避日军的追捕,完全不像一个几天没有进食的人。可是,他一个人又怎么抵抗几百人的队伍呢?

日军围剿队还是把他逼到了悬崖上,然后向杨靖宇喊话让他投降,杨靖宇说:“好的,我投降。”说话间,趁日军不备,又开枪击毙了一个日本兵,然后,在敌人雨点般的下,躲进了山林里,但 杨靖宇的手臂还是被击中 ,负伤了。

雪上加霜的是,杨靖宇等了很久,他的两个警卫员也没能回来,原来他们已经被日军发现并, 最后整个队伍只剩下杨靖宇一人 。看着最后的两个战友牺牲,杨靖宇强忍心中的悲痛,自己去寻找食物,正巧碰到了上山砍柴的村民,杨靖宇想拜托他们给自己点食物,并承诺以后会给他们钱,但是,那些村民却说;“日本人下令,不让人给你食物,你还是快投降吧,还能保命。”

杨靖宇这时已经很久没有吃过正常食物了,这几天全靠吃草根树皮,还有自己的皮带,衣服里的棉絮也被他扯出来吃掉了, 他身上穿的棉鞋也已经烂掉,脚趾暴露在外面 ,上面布满冻疮,看起来极其狼狈,完全不像让日军威风丧胆的司令官,即使如此,他还是对那村民说:“我死都不会投降。”

胆小愚昧的村民不仅没有给杨靖宇一点粮食,还把自己在哪个地方见到杨靖宇全都告诉了日军。很快, 日军带着人上山搜寻 ,他们在雪地上发现了一排脚印,猜测这一定是杨靖宇的,然后顺着脚印去追赶他。

杨靖宇拖着负伤的手臂躲在岩石裂缝中,并对日军进行枪击,但是日军的带着两队人马将杨靖宇前后围堵。无奈之下,杨靖宇沿着山坡滚了下去,继续在隐蔽处继续抵抗日军,日军仗着自己人数众多,站在山顶上 对杨靖宇进行了疯狂扫射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经历了五天五夜的逃亡与饥寒交迫后,在日军的枪口下,牺牲了。这年杨靖宇才35岁,他离开家那年,他的孩子年纪还很小, 他的妻子常常望着村口,想着自己的丈夫什么时候能回家 ,就这样,他等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抗战胜利,杨靖宇也没有回家。

杨靖宇将军在牺牲后,仍没有逃过日军对他的迫害。曾经威名远扬的杨靖宇死了,那些杨靖宇的手下败将开始了疯狂报复, 他们将杨靖宇的头颅砍下来,挂在城墙上示威

然后又在伪满通化省和各地“示众”,来警告那些抗日队伍,不要和日军作对。还有一点,日军非常困惑,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杨靖宇能够在完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坚持这么久。

为了解开这个谜题,日军下令蒙江县城医院的医生将 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 ,想看看他的胃肠里到底有没有食物,想看看他这几天究竟是如何生存的。解剖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杨靖宇的胃里面只有一些 未消化的草根树皮 ,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红了眼眶。

日军也才明白杨靖宇并没有找到粮食,是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对祖国对民族的无比热爱以及从无畏惧、绝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支撑着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忍饥挨冻,一个人战斗到最后一息。在场的所有人都 为之震撼 ,特别是岸谷隆一郎。

岸谷隆一郎是伪通化省警务厅长,他在看到杨靖宇胃里的情况时, 当场流下了眼泪 并说:“杨靖宇是个英雄。”毫无人性的日本人此时也被杨靖宇的行为所感动。随后,岸谷隆一郎亲自主持了杨靖宇的葬礼,并用日本的安葬仪式隆重对待。岸谷隆一郎让人用最不易腐烂的木材给杨靖宇重新雕刻了一个头颅,并立一块墓碑, 亲手刻上“杨靖宇墓”几个字

最后,将杨靖宇安葬在蒙江县山岗上。而杨靖宇真正的遗骨一直被日军放在一所实验室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杨靖宇的完整尸身才被合葬在烈士陵园中。

在处理完葬礼之后,岸谷隆一郎似乎在一天之内苍老了很多。日军拥有先进的武器,有飞机,坦克,有战斗力很强的军队,而杨靖宇有什么呢?他的武器是最落后的,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但是却和日军周旋了这么多年, 他征服中国的信心被浇灭了 。从此,他致力于研究中国抗日战士的心理,他想知道像杨靖宇这样的战士,到底还有多少,他们是靠什么如此拼命。

经过了长期的研究调查后,岸谷隆一郎开始对自己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工作 产生怀疑 。他一直效忠天皇,对他唯命是从,为了占领东北, 他做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这些中国军人宁愿忍受非人的折磨也不愿意投降,就是为了反抗他所犯下的罪行。

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更对高高在上的天皇产生疑问,天皇口中的大日本帝国难道是建立在邻国人民的痛苦之上吗?他的内心越来越痛苦, 他的良心每天都像被放在火炉上烤

1945年,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告终, 日本投降 的消息在广播中传来,岸谷隆一郎听到之后,仰天大笑,他心中不再有怀疑了,他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错误,自己就是一个残忍的刽子手。

在日本,被天皇极端思想影响的人还有很多,但是像岸谷隆一郎这样深刻反省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岸谷隆一郎剖腹自尽后,引起了日本境内的 广泛讨论 ,终于让一部分日本士兵开始 反思自己 的行为。

2019年10月,日本和平人士组成的访问团来到通化市靖宇陵园,他们带来了一封 谢罪书 ,是 岸谷隆一郎的亲侄女 亲笔所写,她因为腿脚不便,没法前来,她在谢罪书中写道:再一次向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表示谢罪,并献上鲜花以表达我的敬仰之情。

杨靖宇的故事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1936年7月,任南满、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

杨靖宇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游击根据地。曾撰文称赞:“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六届六中全会高度评价他和东北抗日联军,致电赞誉他们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7年12月,经中央政治局通过,杨靖宇被确定为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委员。

杨靖宇的军事指挥才能令狠如豺狼的敌人胆寒且无奈,因而一直妄想诱使他投降“归顺”。伪满1940年4月出版的日文《协和》杂志263期登载的《杨靖宇讨伐座谈会》一文有这样的记录:杨靖宇“不但有武功,而且有文才”,“才干不一般,不是一个寻常人物可比的人”。伪通化省的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向在场记者解释为什么非要劝杨靖宇“归顺”时说,“我们为了让杨(靖宇)活下去,使他的才能向好的作用方向转化,才考虑劝他归顺。”

1939年秋季以后,为了消灭东北抗日联军,敌人发动伪通化、间岛、奉天“三省联合大讨伐”,对抗联部队发起长时间的大举进攻。敌人为能早日抓到杨靖宇这个“大头目”,调集重兵对杨靖宇部实行野蛮、残酷的“包围追击”,“梳篦式”、“踩踏式”的“讨伐”。

对敌斗争进入到异常艰苦的阶段。仅从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里,杨靖宇就率部与敌作战40多次,有时一天打几仗。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敌人的围攻,但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我方无粮食补充,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饥困交加,难再力战。杨靖宇不得不决定各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以保存实力,待机重新集结。

对于抗联部队与日寇斗争的艰苦程度,彭真同志曾予这样总结:“我们***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现在的人想像不出那时的艰苦卓绝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曾当过杨靖宇身边警卫战士的黄生发老人回忆道:

“天气嘎嘎冷,我们的棉衣又不齐,有的同志手脚冻伤了。可是敌人的部队越集越密,‘讨伐’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他们为解决棉衣问题召集各方面军负责人开会研究时,因叛徒出卖,在那尔轰的东北岔一带被岸谷隆一郎带领的日伪军层层包围,敌兵力达4万多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粮食、。在我们的正面,敌人满山满谷。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带领我们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敌人,由机枪连开路,生生撕开一条口子。

“但是,当我们经南泊子突围到了五金顶子时,敌人已经纠集了更多的兵力,我们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难得到个休整的机会。雪地行军,裤子总是湿的,让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只好割下几根柔软的榆树条子,从头拧到尾儿,当作绳子把鞋绑在脚上。衣服,全叫树枝扯烂了,开着花,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这时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冻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冻裂了缝儿,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远,青烟飘上林梢,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我们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来再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啊,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我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层泛绿的嫩皮一片片削下来,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强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与敌人反复周旋的过程中,为了缩小目标,杨靖宇又将队伍化为小组分散突围,他只留下十几个战士。由于他指挥作战机动灵活,使敌人始终无法掌握他的行踪和去向。后来叛徒供出了杨靖宇的行踪和去向,敌人遂缩小了包围圈,把杨靖宇和6名警卫战士围困在深山。

1940年2月18日,杨靖宇身边的最后两名警卫战士,在向群众购买粮食和衣服时被叛徒认出,壮烈牺牲,敌人因此更加缩小了对杨靖宇的包围圈。

曾任满洲、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的周保中,在《杨靖宇将军生平事迹》中写道:“到2月18日,他仅有的2名警卫战士也在大东沟牺牲。至此,他只身一人,陷于敌魔爪中。敌人妄图生擒,但恐伪军不力,以日寇合围蒙江东南地区,封锁大小路口,迫他于绝境。在万分紧迫时,活动于蒙江、抚松间的曹亚范同志,获知他险状,便率突击部队自东南秃砬子、牛槽沟向黄花甸子疾驰,但敌人兵力过厚,曹部也被重重包围,敌飞机数十架轮流轰炸。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敌被击毙者20余人。敌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还能富贵。’回答敌人的是他手中枪射出的。敌人见招降无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数弹,光荣殉国,时年35岁。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当杨靖宇牺牲的消息传来,抗联一方面军全体将士抱头恸哭。他们攥拳宣誓:头可断,血可流,坚决把抗日的大旗打下去,打到底,为杨司令复仇!仅3月2日至6日,一方面军在魏拯民、曹亚范、伊俊山率领下,对敌人发起三次拼死攻击,被敌人惊呼为“打疯了”的部队。二方面军、三方面军也在各自地区频繁出击,不断毁列车、断交通、阻击日军,使敌人屡受创伤。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杨靖宇牺牲地蒙江县改为靖宇县,保安村改为靖宇镇,以示永久纪念。人民在靖宇镇杨靖宇遗体埋葬处修建了靖宇陵墓,举行了追悼大会,并在群众强烈要求下,在墓前当场了汉奸王士洪、桑文海和告密者李正新、赵廷喜,为将军报仇雪恨。抗战胜利时,我组织寻找到了杨靖宇的遗首,恭送到东北烈士纪念馆暂时寄存,并隆重举行了公祭大会。

《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_1200字

我读了杨靖宇的故事我的感受是:杨靖宇,一个不曾忘记,也永远不能忘记的名字,亦如天安门广场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雍容壮美的华表,己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象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杨靖宇读后感,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篇一:《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

我读了杨靖宇的故事我的感受是:杨靖宇,一个不曾忘记,也永远不能忘记的名字,亦如天安门广场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雍容壮美的华表,己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象征。杨靖宇将军以他短暂却又辉煌的一生,谱写了一篇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勇于的精神。

这么冷的天气杨靖宇他们连棉衣都不齐,而敌人呢?棉衣齐全,吃的也齐全,够打三天三夜还不止的,在雪地上行军的时候,裤子都湿了,他们在这个时候是多么需要火,生一堆火啊!还可以好好的烤一烤湿的衣服。

吃的都吃不好,连草也埋在两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只能吃那难咽的树皮,吃树皮还要削掉那些老树皮,还和战士们一起吃那用雪煮的糊糊,吃的是草根、棉絮充饥。

最后杨靖宇被敌弹射到胸膛,最后,壮烈殉国。

篇二:《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读了许多关于抗日民族英雄的故事。面对日本侵略军的凶残,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而最令我震撼的,就是那有着钢铁般意志的抗日英雄杨靖宇。

7.5万日军对杨靖宇的第一路军实行了疯狂“围剿”,最后,只剩下杨靖宇独自一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杨靖宇并没有向敌人屈服。饿了,就用草根、树皮和棉絮充饥;渴了,就抓一把雪来解渴。凭着坚强的意志单枪匹马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使敌人也为之敬畏!

那个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杨靖宇将军的事迹却深深感染震撼着我!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才换来的。做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学习杨靖宇将军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战胜困难。我们要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做新时代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篇三:《杨靖宇的故事》读后感

读了《杨靖宇的故事》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

这个故事主要记叙了杨靖宇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带领着自己的部队与敌人周旋3夜,后来他只身与敌人又周旋了5昼夜。最后他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时年35岁。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已热泪盈眶。最让我无法相信的是: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我非常敬佩杨靖宇,因为他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流尽最后一滴血。读了这个故事也使我想到了许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邱少云、罗盛教、董存瑞、黄继光……这些壮士在危急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多么勇敢啊!俗话说得好:一个人的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这些革命英雄的死就是重于泰山。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虚度时光不好好学习,将多么对不起那些英勇奋战的革命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