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快门不同步_为什么快门速度调不了
1.十大摄影谬误
2.谁和我说说快门和光圈的关系啊?
3.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
4.让你的照片变得更加出色的26个摄影技巧
5.6个坑人无数的相机错误设置介绍
十大摄影谬误
摄影之奥秒,就是它包含了很多元素,您可把它看待成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用相机去创作,某程度上跟画家用油彩画笔创作一样,但摄影却又很重视器材的摄影师必须了解相机和镜头的特点。 可是,正因为摄影那么的博大精深,涉及的元素又多,不少人都会对之产生很多误解和谬见,有不少初学摄影的朋友更不知不觉被误导了。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十大摄影谬误,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误解一:镜头反差越高,解像度就越高
有些拍友,当使用某镜头拍摄时,会发觉所拍摄出来的影像有很高的反差(一般称为较「硬」),又或者看起来很鲜明,便冲口而出说某某镜头解像一流。一旦看反差弱的照片时(即常称作为较柔时),便声声道镜头解像不良。这一种说法,似乎有点武断,其实解像度和反差是两样东西来的,不应一概而论,当然又有些相关的地方。
甚么是解像度? 解像度(Resolution)其实是经过一些标准的测验得来的数据,是利用一张黑白的线条图表,在不同的光圈下用镜头拍摄,然而最标准的数据理应是由机器读出,但某些杂志或试验所用胶片显像作人眼判断,这似乎会带有一些客观因素,如胶片的处理过程或人眼的限制等,但一般都可接受,因为至少可找出同一支镜头在不同情况下(不同光圈或焦距)的解像表现,毋须与其它镜头比较便成。一般来说,越能在同一范围分析出越多线条的数目就越有解像力,即是较锐利的镜头。 甚么是反差? 反差(Contrast)虽不代表解像度,但也不无关系,但不能说反差高,解像便高。反差其实是指镜头将暗位层次表达的能力,一个影像必须有光和暗两个对比,反差高是指光与暗之间明显分隔,而中间可能没有太多渐层(gradation);而反差低则指光与暗之间不够明显或不够鲜明,但有较多的层次,看起来可能会使人觉得较呆板。
对于彩色或黑白的影像,反差的定义也是一样的。一般人误会反差高是好的,没错,反差高确是较鲜明和调子轻快,但是没有丰富的层次,刚才的高解像度便失去了意义,令整体的仔细表现会有阻碍。惟反差确是很主观的东西,未必有一个标准,但具体上一支全面一点的镜头会较受欢迎,何况现今的胶片也有很好的反差及层次,也有不同的选择,如专为拍人像而设的,又有专为还原准确色彩而设的胶片,拍友们也毋须太过盲目追求。
误解二:加1B天光镜好过UV滤镜
每当买新镜头时,都会考虑买一块保护镜头的滤镜,一般1B SKYLIGHT和UV两种,前者比后者昂贵,有人说UV只是一块玻璃,而1B拍人像会靓些又或者拍摄的色彩会准确些,所以会偏选1B,但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太合适。 1B skylight滤镜正式来说是一块有颜色的颜色滤镜,是其中一块标准化的矫色滤镜,可隔除360nm或以下的光波(属于较蓝色的光线至UV),并同时可轻度吸收约550nm的光波(即绿色光线),总括是用作减轻于山区或海边拍摄时的偏蓝现象和树叶的绿色反光,在绿油油草地上拍摄人像就可能用得着。可是,在直接的阳光下拍摄,这块1B滤镜是全废武功,换句话说,也仅是一块玻璃。
UV滤镜则是用来隔除肉眼看不见的紫外光,因此在色彩上(一般彩色胶片乳膜上根本无法对UV显现色彩)是全无影响,但据厂方的建议,它的最大作用是将拍摄无限远的模糊情况改善,但老实说,天气才是最终决定因素,要是空气中尘粒多或湿度高,加多少块UV也是徒然的。 既然是这样,甚么滤镜都不加又是否最好呢?对的.,光学上是绝对是好的,因为加上了一块玻璃,可能会弄巧反拙,但这又未必可以由肉眼察觉得到,再仔细衡量之下,买一片玻璃保护前组镜片,似乎比起一丁点儿的光学损失来得重要。但是1B还是UV,那就悉随尊便。但花钱买一块有多层涂膜的UV已很足够了,既可保护镜头,又可减少光学的损失,较为值得。
误解三:专业胶片靓过业余胶片
有一些拍友常有一错觉,以为专业胶片的影像质素一定比业余胶片好,但往往发觉事实又不是那么明显,就归究所用的相机、镜头、测光表等等不够好,甚至是自己,这看来有点可怜。专业胶片确有比业余胶片优胜的地方,但不代表业余胶片一定是差些,其实我们只想道出专业胶片是专为专业摄影师而设,要用得它们出色,办法很简单,学学怎样去当一个专业摄影师便行了,所需要的不一定是专业器材,反而是技巧,尤其是处理胶片的技巧。各位不妨去尝试买些专业幻灯片来试用,您会发觉陈列的地方都会有一个雪柜,再留心胶片上的说明,除了使用限期外,还有一个建议储存温度,一般约为十二、三度。
专业胶片靓在够新鲜,若能在保存时依足所建议的环境,胶片会得到预期的效果,但随意处理胶片,一时又到甲店,一时又到乙店冲晒,敢保证每次没有不同的色彩表现才怪哩。当然,还有很多处理胶片的方法,例如曝光因素、倒易率等,或可参考说明书的指示。 业余胶片就不同了,除了expire date外,也没有其它的指示了,而一般都有较长较稳定的储存期,而且宽容度高,对一般用家来说似乎较为可靠。
误解四:闪光拍摄一定要用X同步快门
有不少中外摄影书籍也曾提及过X同步快门这东西,甚至有最快闪光同步快门这一名词。但有不少初学摄影的朋友误解以为闪灯拍摄时要硬性使用某一档快门。 其实,所谓闪光同步快门或最快闪光同步快门是泛指可作闪光拍摄的快门,最快的意思是在那快门速度以上的快门不能作闪光同步,否则会拍不到全格胶片清晰的影像,这问题是存在于镜后快门的相机上,而每部相机都有独立的设计,故最高同步快门都不是全部一样的。 使用闪光灯时,只要在最高同步快门下任何一档,均可拍摄到有闪灯效果的照片,只是快门越慢,现场光之曝光时间较长而己。
举例在室内拍摄,若以最高同步快门闪光拍摄,背景未必可有足够曝光,这使主体前景雪白光亮,而后景则昏暗漆黑;若以慢快门(甚至便摄机中所谓Slow Sync或夜景人像模式等)同步闪光拍摄,便能获得较具现场气氛的照片。 除此之外,利用较慢快门时,甚至可选择前或后帘的同步闪光,你可调较快门一开启便闪光,又可以在快门关闭前闪光,均可创造特别的拍摄效果。
误解五:微距镜只能作近摄?
微距镜是专为拍摄极近距而设的,但有人说它于正常拍摄时会有质素的下降或迷信只能用在翻拍或微距拍摄用途上。其实,根据一些光学测试,无论是以1:1或1:2和1:50比例拍摄时,微距镜头的解像在大部份光圈下都有极优异的表现;而1:49或1:50时的测试,解像度比其它同等焦距的非微距镜头高很多。 然而微距镜头最大的问题是对焦设计是专为近距而设的,故此在数十厘米至无限远的距离可能只须转动对焦环不足45,在精确度上可能大打折扣,但现今的AF 镜头已非常准确了,或可弥补这种问题。
故此,以微距镜头拍摄正常距离的景物,甚至人像是绝无问题的,f/2.5或f/2.8光圈或许不能尽用,因为常会有四角失光的情况,这是难免的,但收一级光圈已能解决,相反,拍摄微距时,细的光圈容易造成绕射现象,因而f/8到f/11都会较为适合。 但一些微距镜用家会知道,微距镜解像非常高,照片看上去好象有点「硬蹦蹦」,但各人有各自的喜好,选择众多,随阁下所好吧!
误解六:入射式测光表比反射式准
这种说法不够全面,客观来说,其实两者都一样准确,但对只用单一种测光方式的人来说,相信某一种较为可靠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两种均有各自的操作方式及量度方法。但以反射式测光表来说,就稍比入射式麻烦,因为往往要考虑18%灰度的限制,而入射式可直接量度投在主体上的光度,直接获得光圈值。 可是,我们相机上内置的均是反射式测光表,好处是胜在够方便,因为不用每每走在主体面前测度,而且多是TTL(Throagh the lens),镜头的失光、滤镜等曝光因素也直接包括在内,减低错误发生,比入射式容易及可靠。但主体及背景的色彩(如黑或白)都会造成测度错误,惟一方法是作曝光补偿,只要多练习,要获得正确曝光并不是那么艰难。
而入射式本身已有比反射式优胜的地方,但使用上是较为麻烦,若不介意多带一个测光表,这也没有问题,但千万要紧记将镜头前的滤镜等因素计算在内。还有,如NikonF5已设有3D RGB的反射式测光表,这意味着反射式测光还有可跳出柜框的地方,只要解决18%灰度的限制,根本不用怀疑其准确性。
误解七:密封防潮最可靠
每逢到了雨季,拍友心情就最忧愁,因为心爱的器材随时受潮报销,有些人就疯狂购买各类防潮用品,诸如吸湿器,抽湿机等。一旦下雨,就宁愿把相机镜头藏起,变成湿度过敏狂,这样子,整个夏天可能连一筒胶片也拍不完,可说是非常可悲。 老实说,香港这里的气候,要待RH低过60%的日子可谓少之又少,何况是在雨季。然而关上所有器材亦未必能完全防潮,很多人都会有经验,放在密封盒里的「陈年」镜头也会不知何解生了霉菌。其实要防止镜头发霉,防的不是湿应是菌。要制止镜头发霉,首要是了解为何会发霉,潮湿和黑暗皆是霉菌的至爱,然而菌在空气中四散,根本防不胜防,若在密封的防潮箱里,一样有霉菌,若加了防潮珠(一般都会用silica gel),便能有一定的抽湿作用(但不是永久的,一当饱和便效力全失),市面有些可将水份吸进盒内的防潮器,虽然吸水效果好明显,但还是建议大家要小心,应勤一点检查是否已满或破漏,更要避免放在过度高温的地方,因为水份一样有可能被蒸腾出来。所以,很多人宁愿有空拿镜头出来把玩或者使用,见一见光已可大大减少发霉的机会。而一般放在冷气开放的房间,只要空气流通,加上湿度低,镜头发霉的机会已非常低了。 若真的要把器材藏起一段颇长的时间,最好是在湿度低的环境下,放进适量的防潮物料,以密封的箱盛载,记紧要把镜头清洁干净,以免细菌滋长。据说有些电子防潮器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价钱却非常昂贵。
误解八:要经常抹拭镜片
市面有很多专为清洁镜头的器具甚至抹镜药水,究竟镜头应否经常需要抹拭的呢?一般拍友自然是疼爱自己的器材,看见镜上沾了一粒尘已惊惶不已,急着买东西来清洁镜头。 有一些人会用有扫的气泵把尘粒扫走或吹走,甚至用抹镜纸及药水擦拭,但这是不太好的,除非镜面上所沾的污渍如手指模较难清洁,否则不要贸然用东西擦拭镜头表面,因为此举可能会弄花镜面,也可能令部份涂膜脱落,但现今的涂膜已相当稳固,然而此举始终太危险了。 建议为镜头加装一块UV或IB skylight滤镜作保护,就算弄污了也可随意抹,甚至换一块新的,怎也比弄花镜头的镜片化算得多。
若真的需要,购买镜头纸或镜头清洁剂时要小心,避免使用有酒精成分的清洁剂,因为这等会令镜头有所损伤,用时不要将清洁剂滴在镜面上,若流进镜头内或镜片的边缘,亦会弄坏镜头。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尽量避免弄污两端的镜面,若沾了尘应用气泵轻力吹走,若是沾了手指模或油渍可用高密度布料或已打磨的皮革抹拭。若是内部生了霉菌或有水气凝结(如出入冷气场所)时,最好交回原厂保养中心代为处理。
误解九:50mm焦距等于人眼
人们常说50mm焦距是标准镜,又称与人眼的视觉效果相近,常说用50mm拍的影像就最真最写实。但若细心从观景器望出去,与肉眼相比,可能所见到的影像大小又不是如此,会发现50mm镜头下的影像会比大脑所接收的更广阔。若论视角(Angle of View),50mm镜头只有46°,然而人眼可有接近120°,但为何人眼看到的又总不够50mm镜头广阔呢?问题其实是出现在影像的平面大小上和镜片与人眼内的晶体之分别。 人眼所感光的地方是在视网膜(Retina)上,而感光细胞所聚集的地方也只限于一点,即黄点(yellow spot),感应色彩的锥形细胞(cone cells)比黑白视觉的棒形细胞(Rod cells)少和更集中。
于是乎,您会发现看东西(如看书)的时候,只能习中看见中央部分,而其它圆周外的字未必能够看清,但胶片就不同,只要镜头视角涵盖,而主体又是平面的话,整个平面都会清晰,因为胶片面(24X35mm)都有相等的感光药物。 另一方面,用50mm拍摄出来的影像,比例上与实物无分别的,只要将影像放大至与实物原大小一样放在眼前,与你在实物前看其实是一样,但这并非只有50mm镜头可以做到,80mm、100mm、180mm……都可做到。 究竟50mm真在哪里?或许从观景器里看比较接近人眼所见到的,但这要视乎主体的距离,要记着:人眼看到是1:1的Life size,然而从观景器看的是有缩细的效果。还有,50mm镜头的焦点或清晰平面分布是与人眼有别,因此,说50mm与人眼接近似乎可能有点儿那个,但说50mm镜头没有严重变形和取景范围适中是「真」的表现也还是可以的。
误解十:镜头焦距会影响透视
有些拍友常常说某某20mm镜头很有透视感,又话某某300mm镜头很有压迫感,说这些全都因为不同焦距有不同的透视感。 事实上,透视与焦距是没有关系的,而透视是指光线的收缩效果,如用广角镜从地下拍摄整座大厦时,建筑物两边的线会向上收缩,而并不是平行的。 一般来说,共有三个主要影响透视的因素:
不变的距离
假若保持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与主体保持不变角度,但以不同焦距拍摄同一主体时,拍出来的照片将有不同的视场大小(Field of View),而主体也会有不同的放大率,用长些焦距的会有大一些的放大倍数;然而,透视是一点也不变的,不信可将多张用不同焦距拍摄的照片放大或缩小至同一放大倍数来看,主体与背景之比例是非常相近的,即是说透视也相近。
改变相机与主体之距离
透视与镜头焦距无关,但同一支镜头与同一个焦距,若以不同的主体与相机距离拍摄,便会有不同的透视效果。 或是,有多支不同焦距拍摄同一主体时,为了拍到接近相同大小的主体时,便更改拍摄的距离,结果20mm的会摄到更多的背景,而100mm会有接近人眼视觉的效果,而200mm又可能拍到背景与主体「压缩」或接近了的照片。
相机与主体之角度
另一个影响透视的因素便是取景时的相机角度,若以广角镜拍摄时,从低角度拍摄站立着的人像时,看起来便会是上身短、下身长,而从高角度拍摄时,则会有相反的效果。若以水平向着主体拍摄,这种透视的变形便不会出现。 以后大家或不会再对以上各项摄影问题而存有误解了,但摄影始终是非常变化多端的玩意,当中还有很多事项是值得讨论的,日后有机会的话,或会再与读者分享。
谁和我说说快门和光圈的关系啊?
从日常生活摄影的角度讲,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状态。
为了使景物达到预期的影像,要靠光圈与快门速度的密切配合。摄影的几个技术指标——曝光正确、影像清晰、层次丰富、突出主题,都要靠光圈与快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选用光圈时注意的问题
按景深选用光圈,这应成为拍照时的基本原则。有人误以为,景深越长越好,清楚范围越大越好,实际这是一种误解,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该清楚的地方要保证清楚,不应该清楚的地方就不要清楚。
使用快门时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相机,快门速度可以用光圈控制:光圈大,意味速度快;光圈小,意味着速度慢。一般相机,拍摄一般景物,应在光圈确定之后,根据天气、光线情况确定快门。若拍照动体就要先选定快门,根据快门再确定光圈。有时要把动态拍成“凝固”状态就应用高速快门。有时要把动体的动感拍出来,就要用慢一点的快门速度。
当今使用变焦距镜头时机很多。它的体积较大、较重、较长,按动快门时容易颤动,故应紧握住镜头,而不能像拿标准镜头那样只握机身。快门速度小于焦距的倒数时,就要用三角架。
快门优先!与抖动没有直接关系!照片的好坏与暴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暴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那么,为了得到正确的暴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
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
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效果是不相同的。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门值。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与传统的相机一样,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与快门速度在拍摄时相当重要,但对于目前普通的商用及家用级的数码相机,因为相机的全自动化,使得人们只关心如何选择拍摄景物,而不太注意相机自动控制的光圈及快门速度。但如果您在购买数码相机时,最好能够对比一下各种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及快门速度,因为光圈和快门将配合控制您的数码相机的光线摄入量的总体范围值,也就是说它将影响到您的相机是否能够在各种光线情况下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快门速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您在拍摄动态图像时的效果,而光圈范围将影响到您拍摄图像的景深。
拍摄照片的过程,是相机开启快门后,让眼前的影像透过镜头后投影到数码相机的CCD感光器上,感光器在通过数模转化器,将图像的信息在相机的存储卡上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与传统的相机的曝光过程一样。然而想要获得层次丰富的影像,就要控制投射在CCD感光器的光量值,照片上的细节都可以得到正确的描述,从颜色最深到最淡的区域,都有丰富的层次表现,明暗之间有渐变过渡,不是截然的黑白分明,另外作品的反差和鲜锐度也都有最佳的表现。过多的光线,导致曝光过渡,影像明显偏亮;反过来说,若CCD吸收的光线太少,则会曝光不足,整张照片会偏暗,细节的地方会流失,照片效果会相当不好,所以在拍摄时,要得到合适的曝光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用来控制曝光量的就是「光圈」与「快门」,「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的口径,口径越大,自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投射的光线越多,快门就是光线通过镜头的时间,时间越短,曝光量越小。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光圈就安放在镜头的几片透镜中,由几片金属薄片组合而成,利用金属薄片的移动而调节光圈的大小。使用过传统的反光相机的人都知道,在镜头上,我们可以找到光圈值f,通常所见的光圈刻度为:1.4、2、2.8、4、5.6、8、11、16、22……,光圈级数f越大,表示镜头的口径越小,f值是将镜头的焦距距离与光圈的口径(孔的大小)所除而得的数字,因此数值越大,口径也就愈小。而每一级的光圈级数之间的单位进光量都是相差两倍,但目前有的数码相机,并未按以上级数设置光圈,而是按f2.8,f.5.6,f11,这时,其上下级的进光量,就不仅仅差两倍。
前面说过,光圈是光线通过镜头时的口径大小,然而这只是笼统的说法,光圈的大小还要考虑到本身镜头镜头的焦距长短。长焦距的镜头(望远镜头),其长度较长,从光线的进入达到CCD的距离长,因此投射到CCD上的光线比较弱,因此长焦距的镜头的光圈往往略小一点,若是要作较大的光圈的镜头,就必须把口径拉大,才能把单位进光量提高,但是因为制作大口径的镜头的级数有不少的困难,制作工艺也较高,因而这一类的镜头通常较贵。因为光圈级数f是靠口径的大小和焦距长短的比值计算而得,因此只要光圈级数一样,不管35毫米或是200毫米,其进光量都是一样的。
快门速度值通常标为:1、2、4、8、15、30、60、125、250、500……,这些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1秒的倒数,所以15是指1/15秒,250是指1/250秒,这比光圈要令人好理解多了,也是和光圈一样,每一格的快门速度间所相差的光量值也是2倍,例如,快门1/500秒的光量值为1/250秒的一半,是1/125秒的1/4而已。
因为光圈与快门都可以用来控制曝光量,只要决定了光圈值f,就可由快门速度来修正曝光量,相反地,你也可以先决定使用的快门速度后,然后借调整光圈来获得曝光量,所幸的是在光量的调正上,都是以2倍的概念进行控制,使我们更容易调整适当的曝光量,例如说:若测出的正确曝光量为f/11,快门1/30秒时,想要把快门提高到1/60秒时,那么光圈也就要开大到f/8,因为快门从1/30秒到1/60秒时,曝光时间减少一半,那么光圈就要大一级,以加倍单位时间得进光量,如此光圈与快门的一增一减,曝光量也就刚好达到平衡。
可是因为光圈与快门各有其独到特别的地方,因此每种搭配产生的效果都不一样,必须依据拍摄物体的需要个人想要表现的方式,选择最适合的组合,才能发挥光圈与快门的实际意义。
以快门速度来分,可分为高速快门与慢速快门。通常高速的快门能将移动中的物体给与「固定」,固定后的物体的动作细节和质感鲜明地加以描绘,使得物体更富有立体感。通常快门速度在1/30秒到1秒,甚至1秒以上的B快门都是属于慢速快门的范围,慢速快门常用的方法:第一种是将相机固定后,再由较慢的快门速度,使移动中的物体产生模糊图像,而让背景(静物)的清晰可以更加衬托主题的动感。第二种就是让相机随着物体运动的方向平移或是转移,如此,和第一种方法刚好相反,背景会变得相当模糊,而主题会有点模糊却带有清晰,同样也是能把主体和背景分离出来。第三种,就是一不作二不休,干脆整张照片都模糊不清,借着迅速摇晃相机器而得来的。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特色在,如何适时的运用看就各人喜好的所在。
我们常用慢速快门来拍摄夜晚得城市,因为流动的车辆,留下了红色和白色的车灯轨迹,而由数十条的光线汇成长长的光龙,十分绚丽,将繁华的不夜城描绘出来。或是用来拍摄流水,拍出的感觉相当的柔和和细腻。
在选用用慢速快门时,要特别注意一点,因为每一级得慢速快门,相差得曝光时间很大,不像高速快门的1/250秒和1/500,拍出来的效果难以比较,在用慢速快门拍摄流动的景象时,若快门过快,则会不小心冻结景象;若快门太慢,则会整体看起来过于朦胧,失去了想要表现的效果,因此尝试每一格的慢速快门都拍拍看,就能得到理想的作品,也能看出其差异所在。
比起快门,光圈就稍微复杂一点,光圈除了用来调节曝光量外,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画面「景深」的大小,所谓的「景深」就是在调焦使影像清晰,在焦点的前后有一段距离内的区域,能够清晰显现,而这一段范围我们称之为景深,景深越长,那么能清晰呈现的范围越大;反之,景深愈小,则前景或背景会变得模糊,模糊是因为聚焦松散所形成的一种朦胧现象。从光学理论来看,在镜头的焦距下,能够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此面外的景物都会模糊。
影像景深有三种因素:(1)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换言之,就是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2)景深与景物拍摄的距离成正比,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3)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美和因相机震动而导致的模糊不一样,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门的焦点放在漂亮的模特儿上,同时也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藉以提高快门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破坏了画面的气氛,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且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误,而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匀的像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品,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门制造流动感。
对于专业级的数码相机,一般您可手动控制相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但对于于商用及家用的数码相机,由于相机自动控制光圈和快门速度,因而您不需要自己控制,对于非专业用户这点是非常好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用户在选择数码相机时,为适合更广阔的使用环境,数码相机的光圈范围和快门速度的范围越大越好,另外光圈最好能够按正常的级数连续设置,而不是跳跃性设立,另外也得注意数码相机在开启和关闭闪光灯时,其快门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在这个寒冬的季节,户外有大量拍摄好照片的机会,无论是穿着雪鞋徒步还是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边散步边拍片儿,都能得到令人惊喜的画面。看看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1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
是低温下的电池,零下的时候锂电池迅速失能,所以严寒中拍摄注意保温。一般是贴身放备用电池,相机不用时裹在大衣里。
防潮防震,出外拍摄冰雪容易落到机身上,回到房间,除了冰雪融化,还有房间内的空气在冰冷的机身凝露,所以在外要避免冰雪落到机身上,在房间内先干燥的包装内缓慢升温,然后打开。
防震 ,就是冰雪路面小心滑倒,人摔一下不心疼,心疼相机啊。
电池
电池电池产生电能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在低温下都将失去失效。尤其在今天,所有都依靠电池动力的自动相机,更是一个严重问题。这样,当你拿着照相机和闪光灯进入低温环境寒冷的时候,你估计到电池电力的丧失。你应如何应对呢?首先,应该是让照相机和闪光灯(以及它们的电池)尽可能的保温,特别是在户外。尽量把它们放在贴近身体的地方,例如在你的外套里面。除了短暂的拍照时,尽量用体温给它们保持温度。另外给你的相机保温,也可以使机械快门由于润滑油被冻住而无法工作的可能大大降低。其次,考虑到在寒冷中电池电力的丧失。你应该如何准备呢?首先,当外出时,应尽可能多带些备用电池。而且,也尽量贴近身体保存,例如,放在有利于吸收你的体温的衬衣的口袋中。这样,如果当你的相机或闪光灯电池开始失效时,你能及时更换温暖的新电池。
好了现在你已经在室外了,在寒冷的室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要干的吗?你的目标还是尽量保持相机和闪光灯的温暖。例如,让我们说你静侯远处小山上野生动物的出现。安放好你的三脚架,但如果可能还是把相机放在怀里,直到你准备拍摄。在这种情况采用快装云台是非常便捷的。当你看你的拍摄对象的时候,可以把相机快速准确的放在三脚架上。一只冰冷的三脚架能够继续工作,但是,一台冰冷的照相机极有可能根本无法工作。
我们注意到了那些非常耗电的数字照相机,在外边的寒冷天气中经常非常迅速地突然失灵。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准备更多的电池。作为结论,如果你发现你的电池失效,你一定要有备份的温暖电池。
静电
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比冻僵的手指和鼻涕)使摄影师在寒冷中更感到苦恼?静电。如果你在北方任何地方居住,肯定会在整个冬天都碰到这个问题-如果你在地毯上行走,你握手时,或者触摸门把,会被电击。静电的问题,仅是在干燥的时候存在。并且,因为冷的空气不能保留水蒸气,所以冷天意味着干燥。因此当你在寒冷的户外使用相机时,当你装卷(这和你在地毯上行走是相同的)的时候,就会有积累静电的风险,并且,当静电足够强的时候,可能会在你的相机内部产生火花枣使胶卷感光产生灰雾。当然这比较罕见,但它确实会发生。我们曾经见过,并且经历过照片被浪费。在冷的天气中如何把这种情况的可能降低到最小?小心翼翼的装胶卷。用手动照相机,慢慢过片。用自动照相机,避免连拍。
户外拍摄最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冻着自己,多穿几层。找双好的靴子。带一暖水瓶的热汤。(咖啡和酒精的对维持体温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如果真的很冷,可以考虑一些附件,类似滑雪者使用能给手和脚加热的化学制品塑料包,甚至电加热的鞋垫。你需要厚手套,但是,当在照相机上按小钮的时候,这会非常不便。因此你还需要能分开手指的手套,这样你能短暂地使用你单个手指。
在雪中拍摄
当在雪中拍摄能说些什么呢?如果只是小雪,除了拍照时,把相机一直揣在怀里就可以。在不久以前,我们在外面碰上在雪暴风中拍照几秒的时间,周围飘满了潮湿的`雪花。这种大雪的情况下,会损害SLR相机的裸露部位,尤其是高度电子化的相机。水蒸气会损坏控制相机功能的重要的电路,对于数码相机更是如此。
我们劝告,当这种情况,除非有特殊的耐水的装置保护,否则不要使用你的相机。这里有一些为潜水员用的附件,你可以把相机放进塑料容器中封好。镜头可以通过通透的光学玻璃滤镜拍摄,相机受塑料容器的保护,镜头受滤镜保护。我们这些附件不仅可以潜水,用于暴风雪也相当合适。
其他类似的,雪天可以使用防水的“傻瓜相机”或者专用的防水相机。只要光线不太弱,柯达公司和富士最近的800度胶卷,应该可以拍摄。无论你使用防水罩还是防水相机,一定要保证雪花或小水滴没有妨碍镜头成像。如果必要,用镜头布擦干净镜头。我们一般用旧的全棉的旧衣物,或者化纤擦镜布。如果采取了这些措施,那你在户外拍摄各种照片,应该不成问题。
凝固
现在是回到室内的时间了,这里是产生结露的问题的地方。在炎热的夏天,你肯定见过水蒸气在一杯冰凉的水杯表面凝固的水珠。同样的道理,当你拿相机进屋,来自温暖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照相机的镜头和胶卷冰冷的表面上凝固。镜头被小水滴彻底遮盖,同样还有胶卷和机械、电路、照相机的内部的各个部分。你不需要水蒸气——水!在你的镜头上,或者照相机的内部。那你怎样能避免这个问题?让你的照相机慢慢地升温。把相机在窗台,或温度较低的门厅放两个小时,让它慢慢升高到室内的温度。你甚至还可以给相机更多的保护。这是建议用塑料袋包裹冷照相机说法的出处。把水蒸气隔绝在袋子外面,比凝固在相机表面和里面要好的多。这就是保护精密电器元件的方法。实际上,如果能够把相机罩上袋子留在外面才是最好的。
采取这些简单的预防措施,你可以在寒冷的户外尽情的拍摄。寒冷的气候带来的透彻天空,提供了拍摄美妙风光的特殊机会。不要被接近北极圈的低温吓倒。适当地穿点衣服,接受这一点点建议,动动脑筋-然后行动吧!
如何在严寒中使用相机21、佳能
佳能(Canon)是数码相机中的东方不败品牌, 今天,佳能公司是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像机,复印机,电脑打印机,踏步机和医疗设备的领先制造商。在成立之初几年,佳能没有能力制造自己的光学玻璃,生产的第一代相机采用了尼康公司的尼克尔镜头。佳能数码相机产品线包括佳能PowerShot,佳能PowerShot G,佳能数码IXUS,佳能EOS,佳能EF镜头卡口,佳能EF-S镜头卡口和佳能EF-M镜头卡口系列。
2、尼康
尼康(Nikon)是三菱集团子公司。 为摄影界提供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摄影产品,受到世界各地摄影师推崇。尼康是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制造首批数码单反相机的品牌之一。尼康先进的技术,出色的设计和清晰的成像技术使其成为数码相机的全球领导者之一。
3、索尼
索尼(Sony) 凭借尖端技术和最先进的电子产品迅速成为世界知名公司。索尼第一台Cyber Shot相机在1996年推出, 数码单反相机领域。索尼是全球第三大数码相机制造商。
4、奥林巴斯
奥林巴斯(Olympus)是一家日本公司, 专门从事相机,医疗,外科,科学和工业设备。公司拥有多种产品,从数码单反相机到内窥镜,超声波,电烙术和内窥镜治疗设备。产品还包括显微镜,工业扫描仪,探伤仪,厚度计,图像分析软件,工业视频内窥镜等。现在,奥林巴斯也生产小型数码相机,并且是数码单反相机的四分之三系统标准设计者。
5、宾得
宾得(Pentax)是一家日本公司, 是——望远镜和CCTV光学系统等运动光学系列产品生产商。起初,宾得是日本玻璃制造商Hoya Corporation子公司,之后在2011年被出售给了理光。宾得以其无可挑剔的相机和镜头技术而闻名,并为世界提供了一些非常出色的数码单反相机型号。
让你的照片变得更加出色的26个摄影技巧
让你的照片变得更加出色的26个摄影技巧
想要拍出出色的摄影作品,就要用到小技巧。现在告诉你26个英文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种摄影技巧,A-Z26招让你的照片变得更出色。
A即Action:动势
想让你的照片更有活力和动感吗?模糊是关键。制造最简单的模糊效果,你可以把快门速度设置到比刚好能凝固动作的快门低一两档,拍摄跑步者的脚、骑自行车人的脚蹬等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加上幻影,用更慢的快门速度加上后帘同步闪光功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跟焦拍摄法,你需要移动相机,使镜头和运动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以此来达到背景模糊的效果。
B即Boat:在船上拍
在船上拍摄如何保持稳定呢?摄影师Jason Hahn和JonCornforth为我们提出了几点保持稳定的建议。如果你的镜头有防抖功能,那么开启它;其次,把感光度设置的更高一些以便让快门速度更快——有一些噪点总比模糊要好。如果可以的话,使身体适应船的摆动,通过身体来抵消船的运动是徒劳的。如果有座的话最好坐下来,有一只独脚架也是不错的选择。
C即Camera Presets:相机预设
根据你拍摄的类型来设置相机预设,为自己设定一个默认的预设以应对紧急拍摄。同时也为自己设定一个个性化的拍摄预设,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对比度、锐度等等。
D即Diopter:屈光度调节
如果你从取景器里看到的总是模糊的画面,调整一下屈光度。打开相机,调节屈光度,使画面越锐利越好。
E即Exposure:曝光
一只黑猫躺在黑色的沙发上,或者一个孩子躺在洁白的毛毯上边,像类似这样的场景通过TTL测光都会使画面发灰。调节方法1:打开色阶界面,记得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测光、拍摄模式,都要看色阶,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然后调整曝光补偿。调节方法2:抛开相机自带测光表,用专业入射式测光表来测光源,为了保险起见,用RAW格式拍摄,这会为后期带来很大的余地。
F即Fog:雾
下次你遇到大雾天的时候,赶快拿起相机去拍摄把。雾可以制造出层次感,在特别浓的雾中可以拍摄高调作品。在雾中拍摄需要有前景,使前景足够清晰而背景模糊。也可以把雾当做一层纱,上面的这张照片就是摄影师通过雾的散射性质,让模特身后的光线散射开来。
G即Gel:色片
即使用RAW格式拍摄,也会遇到白平衡的问题。有一个解决的办法是,在闪光灯前加色片,如果使用绿色色片,就把白平衡调为“日光灯”模式;如果使用琥珀色色片,就把白平衡调为“钨丝灯”模式。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不同的白平衡模式下组合不同的色片,看看能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外效果。
H即Hold Steady:拿稳相机
拿数码单反相机的时候,左手提供支撑,右手负责操控,如果镜头较长,就用左手托住镜头,如果是短镜头,就可以用左手托着相机。最好用肘部抵住身体,这样会更加稳定。
I即Image Stabilization:IS防抖功能
记住半按快门,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后需要一个稳定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物体上,如果你的镜头有IS防抖(VR)功能,那么开启它。
J即JPEG:JPEG格式
通常我们推荐使用RAW格式,但是有的相机只有在JPEG格式下才能达到最高的拍摄速度,而且JPEG格式也可以存储更多照片。同样一张照片,RAW格式的照片要比JPEG格式的大3—5倍,这就导致在传输的过程中造成时间耗费。JPEG格式对你的电脑压力也会较小,更会减少许多后期的工作量。
K即Kit Lens:套头
套头的性价比是极高的,套头因其显著的缺点被称为“狗头”,然而掌握其特性,“狗头”也能出好片。测试表明,在广角端f/5.6是最佳光圈,中焦段f/8是最佳光圈,长焦端f/8-11是最佳光圈。另外,不要忽视中焦段,在APS-C画幅的相机上,50mm的镜头在人像摄影时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想获得更大的景深,你需要尽量靠近被摄物体、尽量用长焦端,最好让物体离开背景一定距离。
L即Live Music:现场音乐会
我们都知道,音乐会的现场一般都光线昏暗,所以用大光圈镜头或者闪光灯是必备的。把ISO值调高,把快门速度降低(一般1/60秒就是极限了),有些噪点总比模糊要好,把光圈开大。如果拍乐队中某一个人的特写,调为光圈优先模式,用点测光测人物脸部;如果拍摄大场景,那就用评价测光,以此来得到一个正确的曝光。在舞台的边上是一个绝佳的拍摄点,多走动走动也会发现一些独特的角度。
M即Monochrome HDR:单色HDR
学习如何拍摄HDR照片不如先从单色HDR开始。摄影师Jim Shoemaker为我们提供了几条建议:用PhotomatixPro来提高照片的动态范围,避免调的太过;在Photoshop里下载一个Nik’s Color EfexPro来调整的中间色调和对比度、阴影、高光、亮度和色调。
N即Newborn:婴儿
婴儿不会对着镜头笑,他们甚至连头都支撑不起来,似乎很难拍。下面有几条使用的建议。首先要让婴儿感到舒适,确保他们已经吃饱喝足了。大多数的新生儿(大约14天左右的)会随时随的睡着,所以你可以方便的去为他们摆造型。把他们放在质地柔软的毯子上边,保证温暖舒适。婴儿打嗝的时候看起来像在微笑,用连拍模式拍摄你就不会错过。
O即Organize:条理清晰
对自己的储存卡管理要调理清晰,哪些是存储空间满的,哪些是不满的,哪些是空的,做好标记会让你的工作效率极大的提高。
P即Pop-up Flash:机顶闪光灯
机顶闪光灯的`光线一般都比较硬,所以使用时最好让它变得柔和。在闪光灯的灯头上加上一张或者几张纸巾,或者用一些闪光灯的附件,可以把光线折返到墙壁上或者天花板上。经过漫反射后照射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就会柔和的多。
Q即Quiet:安静
有些时候拍摄现场可能会要求安静,建议使用质量较好的消音套。有的相机(例如佳能EOS 5D MarkIII)具有消音模式。对焦也会产生噪音,这时候可以用手动对焦,必要时,你可以用一块布裹在相机上以减少噪音。
R即Ring light:环形闪光灯
环形闪光灯会产生一种很酷的效果——环状的眼神光,并且在被拍物体的周边形成一圈均匀的阴影,这种闪光灯被很多时尚摄影师所喜爱。使用这种闪光灯拍摄人像,最好对模特近距离拍摄,距离越近,眼神光越明显。使用时需使闪光灯与被摄物保持平行。被摄物周围的阴影会随着焦外虚化而更加明显,因此小景深效果会更加出色。
S即Star Trails:星轨
寻找一个偏远的地方。在城镇的附近,光污染会盖过星轨。备一块电量充足的电池,长时间的曝光会让电池消耗的很快,最好准备附加电源。用广角镜头拍摄,要确保有一个前景。把ISO设为400-800之间,这样相机就足够记录下星轨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噪点的产生。光圈设定为f/5.6,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景深,如果光圈太小的话拍摄出来的星轨会不够明显。把相机对准北极星拍摄,就会出现漩涡的效果。天气寒冷时的噪点会比炎热天气的低。最好使用后期来降噪,因为相机的自动降噪会双倍延长工作时间。
T即Tone:色调
Adobe CameraRaw和Lightroom中的色调分离功能对于黑白照片是非常好用的,但是用在彩色照片上也会产生不错的效果。你可以通过给暗部加暖色调、亮部加冷色调(反过来也行)来制造怀旧复古风,或者分别为暗部和亮部加暖色调来制造过渡漂白的效果。在LIghtroom软件中你可以把操作保存为预设,方便下一次直接使用。
U即Uploading:上传
分享网站往往会让照片面目全非。最好在上传之前做好准备。比如先在Photoshop里把他们的尺寸调整为网站适合的尺寸,否则网站自动调整会降低图像质量;其次对图像进行锐化,你会发现结果令人称赞;然后,将照片选为sRGB模式,网络上传输的更适合sRGB而不是AdobeRGB;最后在保存的时候,保存为web所用格式,这会减少的数据量,方便上传。
V即V-Reflector:V型反光板
这种反光板你无法在商店里买到,你可以自己买两块塑料泡沫板,用胶带把他们粘起来。要注意的是,需要粘它们较长的一边,粘好以后,两片泡沫板可以灵活转动。被拍物体离反光板的远近会影响最终成像的效果,离得越近,光线越硬,反之越柔和。另外,如果反光板足够大的还可以当做背景来拍摄人像。
W即Weight Loss:减轻体重
拍摄人像时,身体的形态会变得非常重要,下面有几个让身体看起来苗条的办法。首先,可以制造大光比,让主光离被摄者稍微远一些,只照亮其脸部的1/4——1/3,其余的部分都放在阴影里。使被摄者的正面与相机镜头形成一定的角度而不是直面镜头。把焦距调至75——100mm之间,稍微将相机高过被摄者眼睛一点,这样会遮挡“双下巴”使人脸看起来更瘦一些。除此之外,被摄者最好穿暗色调的衣服,亮色调的衣服在视觉上有种膨胀的效果。拍摄女性时,注意让别让她们的胳膊夹紧,最好稍稍抬起来一点,这样会显得瘦。
X即X-Sync:同步闪光
同步闪光包括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单反相机的同步闪光可以适应的快门速度范围比较广。在室内拍摄人像时,把快门速度降低,可以使室内的环境光线正常表现出来。拍摄室外人像时,可以降低背景光和人物身上的光比。比如拍摄日落人像,可以提升快门速度来降低天空的曝光,这样天空颜色的饱和度就会提升,产生绚丽的效果。
Y即Yourself:自拍照
如果想拍好自拍照,你需要有一个三脚架和一个遥控快门(或者快门线)。构图、曝光和焦点都要提前调好,构图完毕后锁定曝光和焦点。光圈稍微调小一点这样可以保证图像清晰。如果你的相机有反转LED屏,你可以从上边看到自己的表现,或者你也可以在相机的位置放置一面镜子来观察。
Z即Zoo:动物园
你可以制定一个动物园拍摄计划,去拍摄一些动物的作品。提前到动物园的网站浏览一下,查看喂食的时间、新出生动物的参观时间以及其他一切摄影师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好早点到达动物园以避开人群。把相机设为连拍模式,提高感光度,开大光圈,随时做好准备拍下精彩的瞬间。
;6个坑人无数的相机错误设置介绍
基本的相机设置,你一定认为你懂了!可是专家却说:“你们都错了!”来看看公布的6个坑了无数人的错误设置,中枪了的话就快偷偷改了吧!
错误设置一:白平衡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照片的白平衡在拍摄时都被设置为自动白平衡。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容易获取正确白平衡的选择。但是,往往自动的东西都无法确保万无一失,现在许多系统都有自动纠正自然光颜色的倾向,所以导致用自动白平衡拍出来的照片色彩会偏中性。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温暖的清晨或者日落的黄昏用自动白平衡拍摄的话,那么你会发现照片的色调看起来偏冷。
所以,当你在户外进行拍摄时,建议你将白平衡调到日光模式,以便获得更好的照片效果。而相机的阴影或者阴天白平衡选项,能为照片加入一些温暖的色调,所以在多云的天气下,使用它能比使用自动白平衡拍出色彩更丰富的照片。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色彩的变化可能有点过度,但却值得尝试。因为在不断的尝试中你会发现什么样的情况下用哪种白平衡模式更适合。最后能通过自定义白平衡对照片进行自定义设置。
不同相机的自定义白平衡的设置方式基本相同,都是在和拍摄主体同等的亮度下用相机拍摄一张白卡或者中性灰卡,并把这张照片设置为手动白平衡。当相机设置好自动白平衡后,再一次对着白卡或者灰卡进行拍摄就会发现照片呈中性色。
当然,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调节相机的白平衡,以获得更加温暖或者更加冰冷的色调,或者尝试用非中性校准目标来让照片变得与众不同。
错误设置二:锐度
选择用JPEG格式进行拍摄时,会发现相机为JPEG图像提供了不同的锐化选项。有些人认为只有选择最高的设置,才能拍出更好的图像。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你对着整洁的地平面进行拍摄时,可能会出现因为边缘过度的锐化而产生光晕。相反地,如果你使用较低的锐化设置,可以使照片的细节看起来更加柔和,这看起来会比因为过度锐化而变得生硬的边缘来好得多。
想要直接通过相机取得最好的照片效果,就只有谨慎地选择好的锐化选项,如果你实在不懂各个锐化设置的区别,那就在拍摄时选择中档的锐化效果,这是最保险的做法。
至于那些想要有更好的照片质量以及更多锐化选择的摄影师则应该选择用RAW格式来获取原始图像。
错误设置三:自动对焦
许多人将他们相机的对焦模式设置为自动对焦,大多数拍摄情况下,这的确是一个实现快速对焦的方法。然而,大多数相机的.自动对焦都被设置为自动对焦到离镜头最近并且最接近取景器中央的物体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拍摄的是一个偏离中心,并且周围有很多的物体的对象,那么相机就容易出现对焦错误。
我们建议用手动对焦取代自动对焦,因为你可以通过手动对焦自由变换对焦点来选择你想要的对焦主体。相机的对焦模式通常有单次自动对焦,人工智能自动对焦等模式,使用手册对各种模式都进行了说明。拍摄时,你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正确的对焦方式,然后,将对焦点移到取景框中你最想突出的对象上。
偶尔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主体并不在相机的可供选择的焦点上,这时候你可以采用焦点重构。焦点重构时你只需选择中央对焦点(因为它通常是最敏感的),然后移动你的相机,使主体置于焦点上后半按快门对焦,对焦完成后保持着半按快门的状态,重新进行构图,完成构图后按下快门键即可。
错误设置四:闪光同步
前后帘同步效果对比
在默认情况下,相机的闪光灯被设置为相机开始曝光的瞬间同时进行闪光。这在极快的快门速度或者主体和相机都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是没问题的。但在长时间曝光或者主体产生移动的时候,闪光同步就会使照片看起来很怪异。
后帘闪光同步效果
你或许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正确的曝光和恰当的锐化下,照片会出现向后移动的模糊效果。
这其实是闪光同步造成,这种情况应该使用后帘闪光同步来解决,后帘闪光同步是闪光灯在快门即将关闭时,闪光灯对主体进行补光,这样物体的移动在快门开启的时间内就会被记录下来,在画面上留下一连串的重影,然后闪光灯闪光,将运动的最后一格画面“凝固”,形成物体后面模糊的效果。
这种闪光模式能使图像看起来更自然,也更能够强调物体运动的速度感。
错误设置五:长时间曝光降噪
相机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是指相机在拍摄照片后利用算法来减少照片噪点。在相机拍摄完照片之后,又进行了一次全黑同时长的拍摄(这个时候快门实际上并没有打开所以没有光线到达传感器)。根据第二次拍摄全黑片子的噪点状况,反推第一张照片的噪点情况,并做叠加相减处理。
由于许多摄影师认为使用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需要花多一倍的时间来等待,而这个时间有时甚至需要几分钟,所以他们常常选择关闭相机的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然而,使用长时间曝光降噪的效果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也许你可以使用后期编辑软件来提取噪点从而实现降噪,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拍下同等情况下的全黑片子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传感器容易随着工作的加重而发热,从而影响照片的噪点分布。所以最万无一失的做法就是用相机的系统进行降噪处理。
错误设置六:快门速度
许多新手都容易高估自己手持相机的能力,所以常常在较长时间曝光时也用手持拍摄。为了能拍出清晰的照片,手持相机的基本规则是相机的快门速度必须是焦距的的倒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快门。举例来说,如果你是用100mm焦距进行拍摄,那快门速度至少需要达到1/100秒才能保证相机在手持的情况下拍出清晰的照片。
这种规则应用到全画幅相机上时,需要考虑到全画幅相机的焦距扩大系数。例如,在佳能EOS700D上装100mm的镜头,因为其拥有1.6倍的焦距放大倍数,所以安全快门速度至少需要达到1/160秒。
不过现在一些相机和镜头都有内置的图像稳定系统,这让相机即使在低于安全快门的情况下手持拍摄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模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