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关极端天气的记载_明末有关极端天气的记载有哪些
1.如果朱元璋处于崇祯的地位,能平灭女真,扫荡李自成,中兴大明吗?
2.什么是代用气候指数?
3.吕梁历史气温变化
4.明朝灭亡的根源是土地兼并吗?
如果朱元璋处于崇祯的地位,能平灭女真,扫荡李自成,中兴大明吗?
凭朱皇帝的能力,应该能。
作为一个王朝的皇帝,要保证王朝不被敌人毁灭,皇权巩固,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必须拥有政治天赋和帝王权谋,深沉的城府。同时理解国家统治的本质和根基,这样才能运用一个国家的力量,抵御外敌入侵,内敌反叛,官吏腐败,内政崩溃的结局。
如此,我们可以比对下朱元璋与朱由检二人的性格,才识,政治情商,军事才能,御下手段多方面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朱元璋肯定完胜朱由检的。
首先,朱元璋出身农民贫苦经历,后来又投靠郭子兴,很快获得郭子兴自己老板的赏识,这说明朱元璋打仗厉害,军事才能一流。而又有情商可以获得老板欣赏。同时会公关交际,结识很多当时文武精英,说明朱元璋有识人之明。而且信人不疑,让一批智士为他出谋划策。如刘基,李善长等。所以,击败各方敌人,创建大明。此后,朱元璋表现了帝王权术,御下手段,诛灭功臣而国家不乱,皇权大增。掌握军队而国力强盛。惩治贪官不手软,抑制土地兼并而不慌,朱元璋作为皇帝很成功。
而崇祯皇帝朱由检,就差了很多,身为皇帝喜怒形于色,轻信文官东林党忽悠。杀魏忠贤后又对宦官集团打击过度,造成东林党一党独大。皇权被操纵。被人架空。城府不够,权谋太差。而且识人不明,军事上被牛皮王袁崇焕欺骗糊弄。政治上被东林党架空,结果是乱杀大臣。对土地兼并没有抑制,结果是逼反农民。正因为内乱耗尽了国库被灭国,反被外敌后金摘了桃子。
所以,结论是朱元璋代替朱由检做皇帝的话,后金肯定没有机会入主中原。甚至有被消灭的可能!
什么是代用气候指数?
就是历史气候啦!
简介
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尚无仪器观测的历史时期的气候。其时间上限并无定论。通常,中国概指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以来的气候,其他国家指的是公元前4000年埃及文化出现以来的气候。20世纪以来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展开,欧洲、日本学者作过许多探索,尤其以英国C.E.P.布鲁克斯最有成绩。中国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为竺可桢所开创。
2世界历史气候变迁
自公元前4000年以来,世界范围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的变迁。通过对文化发展较早或所获得的气候变迁证据较明显的地区,如埃及尼罗河流域、欧洲和北极等地区的历史资料的分析,可将世界历史气候变迁分为下述几个时期:①大西洋期(公元前4050~前2650)。亦称气候适宜期。温暖多雨,平均气温比现代高2.5℃,尼罗河洪水位比现代高12~20米,热带半雨区雨量约为现代的3倍。②亚北方早期(公元前2650~前2050)。气候转寒,以北极海的不冻水面结冰为标志,海平面低于现代约 4米。③亚北方中期(公元前2050~前1500)。气候转暖,但次于大西洋期。④亚北方晚期(公元前1500~前750)。寒冷而干燥,北欧连续出现严寒,尼罗河水位下降。⑤希腊时代(公元前750~前150)。暖而湿润,北欧转暖,出现山毛榉林,南欧也较暖和,黑海水位比现代高 3米。⑥罗马时代(公元前150~公元350)。凉而干,山岳冰川一度扩展,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古丝绸之路沿线有丰富的井泉灌溉,出现许多繁荣的城镇。⑦罗马时代后期(350~700)。暖而干,北欧长期干暖,美国西南部干旱,导致河流干涸,黑海水位比现代低3米,古丝绸之路因干旱而衰落,热带多雨潮湿。⑧8世纪(600~800)。西北欧转冷,热带降雨减少。⑨次气候适宜期(800~1200) 。为近2000年最温暖的时期。西北欧风暴减少,暖而干,墨西哥热而湿,尼罗河由于热带多雨而流量大增,落基山南部的雪线比现代约高366米,北极流冰的边界远比现代偏北。大约在公元900年,爱斯基摩人在极地定居。⑩中世纪寒冷期(1200~1450)。西北欧冷而湿,出现严酷的寒冬,里海水面上升32米,美洲冷而干,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尼罗河洪水水位低于平均值。?中世纪温暖期(1450~1550)。出现世界性的海平面升高,赤道雨量丰富。小冰期(1550~1890)。气候转冷,极冰强烈扩展,山地冰川推进,高山雪线下降,世界大部分地区陆上、海上的冰雪达到自上次冰期结束以来的最大值。17世纪的气候最为恶劣,欧洲严冬次数和严寒程度都大为增加,潮湿、低温的夏天造成作物歉收。中国也是一个严冬频繁的时期。
上述的⑤、⑥、⑦和⑧又合称亚大西洋期。
3中国历史气候变迁
由各种自然演变遗留的印记来获取历史时期的气候信息是古气候研究的有效途径。这样取得的测量记录经过合理的解释,可以用来表示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被称为代用气候记录,不过需要有充足的科学根据才能认定这些测量值究竟代表何种气候要素。历史文献记载也是一种代用气候记录。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时间可以准确到年,甚至到月、日,与其他的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测定年代的代用资料相比,它的年代认定清楚,这一优点可以有效地用于对其他代用气候记录的年代校订。中国在历史文献资料上拥有各国无可比拟的优势。
根据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等的分析,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世界历史气候变迁的趋势大致相似。
近5000年的气候变迁。由于温度的变迁微小, 虽摄氏一度之差, 亦可精密量出, 在冬春季节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冬季温度因受北面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 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温度升降比较统一, 所以自竺可桢开始,以后的科学家大多以冬季温度的升降作为我国气候变动的唯一指标。根据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可知:近5000年中的前2000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一个温暖的时期,大部分时间的1月份温度比现今高3~5℃,这个时期的温度波动情形还不很清楚,但已发现在距今4000年左右,气候曾一度转寒。近5000年中的后3000年内有一系列的冷暖波动,年平均气温波动幅度为2~3℃,有4次明显的寒冷期,分别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前后(六朝)、公元1200年前后(南宋)和公元1700年前后(明末清初),在这4个时期之间的秦汉、隋唐和元代分别为温暖时期。5000年间最温暖的时期(殷墟时代),黄河流域绿竹繁茂,野象、犀牛出没于林莽之间,年平均温度比现今约高2℃左右。最冷时期如宋朝和明末,凛冽寒冬屡现,太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多次封冻,热带地区冰雪频繁,江南柑橘和福建荔枝历遭冻毁,年平均气温比现今约低 1℃多。纵观整个5000年的馒温变化,总趋势是逐渐变冷的(见图)。
历史气候
一些野生动物栖息界限的南移,也反映了这种温度变化的趋势。例如:以公元前5000~前4000年间到公元前500年,喜暖的野象群活动北界在中国可达黄河中下游;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1世纪,野象群活动北界退缩到淮河-秦岭一线,相当于现代亚热带的北界;11~19世纪前期,野象的活动已仅限于南岭以南;19世纪中叶以后,野象群活动在中国只限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森林。其间比较大的变化发生在11世纪前后,这与用其他方法指出的气候变冷转折期大致是一致的。
近500年的气候变迁。近500年历史材料最为丰富,根据对正史、方志、类书等史料中冷暖记载的分析,近500年间存在 3次明显的冷暖交替过程。大致说来,3次寒冷时段分别出现在公元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3次温暖时段分别为1550~1620年、1770~1830年、1900~1950年。一些研究还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了第 4次寒冷时段(见现代气候变化)。对物候材料、果树冻害和水稻种植记录的分析结论也与此相符。在上述的冷暖时段中,还有更次一级尺度的波动。总的说来,近500年间气温波动振幅约为1.8~2.0℃,其中最冷10年的平均冬温比现今低1℃多。
根据史料中有关旱涝的记载推断干湿状况,发现干湿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大致说来,16~17世纪是近500年来比较干旱的时期,18~19世纪则比较湿润,20世纪以来又趋向干旱。
中国研究历史气候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气候史料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历史气候研究是由竺可桢开创,一直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到80年代,已经历过两个发展阶段。
70年代初及以前是开创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学者是竺可桢等老一辈科学家。竺可桢积50多年的工作,广泛地搜集、考证和引用我国气候史料,成功的描述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轮廓。其中,《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集多年研究之大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
这一时期工作地主要特点在于这些成果是科学家个人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果,故在广度上、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大量工作主要依据典型气候事例的比较,对全国范围的覆盖度不大,也缺乏连续气候序列求出的统计规律性。因而所得出的气候变化的轮廓是粗略的,尚需不断订正和充实。但无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时期已经奠定我国历史气候研究的基础,并已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历史气候
70至80年代是气候史料信息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从全国性协作开始的。由于全国气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整编了500多年来覆盖全国的地方志中的系统性气候史料,参照其他史料,完成了几乎全国范围内的120个逐年旱涝等级的长达500多年的序列。在此基础上绘制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成果。这是当前国内外年代最长的气候序列图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研究各种自然史的一本基础性资料。此外,各地气象、水文、文史单位也进行了大量当地气候序列的整编。这一阶段的工作使我国历史气候研究有了更完善与全面的资料整编,得以做出许多定量分析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一些外国科学家应用上述系列的研究成果。
4研究方法
利用历史资料(考古发掘物和历史文献等)中关于气候的证据,分析过去的气候状况,重建历史气候序列,绘制历史气候图,并且研究历史气候的变化,为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考古发掘物如动物遗骸、江河湖海的水位遗迹或人工刻记、古木、植物孢粉、冰川遗迹等都可提供历史气候的信息。例如:中国由安阳殷墟(约公元前1300~前1100年殷代故都遗址)发掘的大量亚热带动物(獏、水獐、竹鼠等)的遗骸,而推知当时黄河流域气候比现今温暖潮湿;由四川涪陵长江岸边的白鹤梁石鱼水标和枯水题刻记载的自公元764年以来长江 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可推知长江上游流域降水状况的变化;从古墓葬、古建筑和考古发掘物所得的古木,可借助于年轮气候学的分析方法来推断古代的气候。
历史文献如官方史书、宫廷档案、方志、农书、类书、宗教案卷、航海日志、私人日记及文学作品中有着关于水旱、晴雨、冷暖以及风、雨、雪、霜、雹等的浩繁记载,系统地搜集、辑录和鉴定这些材料,可编制各类气候年表,也可将年表转换成定量的气候参数序列,如干湿指数、冷暖指数、旱涝等级、寒冻频率和冰冻次数等,以供分析气候变迁的规律。
此外,一些物候记录,如每年植物开花日期、作物收获日期等,通过同现代的物候记录对比,也可用来分析当时的气候变化。
吕梁历史气温变化
1.请问一下山西吕梁冬季最高气温是多少最底是多少
吕梁市1月份极端最高气温13.3℃,极端最低气温-26.0℃
吕梁市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季干燥,雨少风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吕梁关帝山主峰一带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而临县、柳林沿河一带较为干旱,降水量通常在450mm以下。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夏季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冬季最少,只有3%左右,且年际变化很大,降水量多年份和最少年份相差2--3倍。.降水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平均而言,山区降水多于平川,南部山区多于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8、9℃左右,全年>10℃的有效积温2534.7——3870.0℃。一月份气温最低,全区平均气温为—7.2℃,极端最低气温为—30.5℃,出现在北部的岚县。七月份气温最高,全区平均气温为22.8℃,极端最高气温为39.9℃,出现在平川的汾阳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351.7——2871.7小时,无霜期一般为133——178天。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和风灾。
2.吕梁地区天气今日吕梁天气:小到中雨 转 小雨,气温24 ~ 14℃,风力 微风
明日吕梁天气:小雨 转 多云,气温25 ~ 14℃,风力 微风
后天吕梁天气:晴,气温27 ~ 15℃,风力 微风
08月29日吕梁天气:晴,气温29 ~ 15℃,风力 微风
08月30日吕梁天气:晴,气温30 ~ 16℃,风力 微风
08月31日吕梁天气:晴,气温30 ~ 11℃,风力 微风
09月01日吕梁天气:晴 转 多云,气温29 ~ 12℃,风力 微风
吕梁天气: /weather/lvliang
3.吕梁的天气今天是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十二月十四 相关地区 吕梁临县兴县岚县柳林交城方山交口中阳孝义汾阳文水离石石楼 吕梁(Lvliang) 城市标识征集天气社区 最新实况(11:00)雷达图>> 气温 50 -25 -0 --25 --50 - -1℃湿度:46% 气压:915.2hPa 风向 0.3m/s 南风 小于3级 相关数据 今日日出日落时间 07:41 | 17:54 明日日出日落时间 07:40 | 17:55 邮政编码 033000 吕梁天气预报(2010-01-28 11:00发布) 查看未来4-7天天气预报 天气图例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28日星期四白天晴高温 4℃ 南风 微风 夜间晴低温 -7℃ 西南风 3-4级 29日星期五白天晴高温 3℃ 西北风 微风 夜间晴低温 -7℃ 东风 微风 30日星期六白天晴高温 4℃ 东风 微风 夜间晴低温 -7℃ 东风 微风。
4.山西吕梁离石的历史概况 拼音:li shi 属地: 山西省吕梁地区(2004年吕梁地区撤区建市,改为吕梁市,同年离石市改为离石区。)
面积: 1339平方公里 邮编: 033000 区划: 离石区辖7个街道、2个镇、3个乡:滨河街道、凤山街道、莲花池街道、城北街道、田家会街道、交口街道、西属巴街道、吴城镇、信义镇、红眼川乡、枣林乡、坪头乡。 人口: 20.78万 区 *** 所在: 交通路 地理 离石区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吕梁市中部。
离石处于吕梁山脉中部,四周群山环绕,沟壑纵横,黄土梁峁起伏连绵,整个地势东高西低,分为山地区和丘陵区。东部山峰有云顶山、狐爷山、陈家地山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东南部山地主要山峰有天顶山、起云山等,海拔在1900——2000米之间;位于市境东北部的骨脊山,海拔2535米 ,为该市最高峰 ,也是全市的主要林木产地;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区 ,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黄土覆盖较厚;丘陵间布有川谷地,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为该市主要农作区。
境内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大东川河、小东川河等,均于县城附近汇入三川河,经柳林县注入黄河。离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7度,一月均温--8.2度,七月均温22度 ,年均降雨量 550毫米 ,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五月上旬,无霜期为100至170天。
历史 早在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其代表性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遗迹都曾在此发现。
离石这一名称是由山水而来,山即离石山,俗称赤尖岭(现今方山县北),山前有水,水名离石水,县名由此而来。大禹治水时有些重点工程就在古离石境内。
战国时的《吕氏春秋》文中曾说:“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永宁州志》载:吕梁山在离石城东一百里,俗称“骨脊山”。
孟门,现今属柳林县,位于村南的蛟龙石壁,将黄河两岸的石山连接成一个天然的大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形成湖海,若遇大雨,洪水滔天,大溢逆流。大禹在孟门西南劈开蛟龙石壁,使河水顺流而下,形成古离石十景之一的“孟门洪涛”。
春秋属晋地,战国为赵之离石邑,为三晋西部重镇。西汉置县,自东汉永和五年 ,西河郡移治于离石。
灵帝末,郡县俱废。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年)复置县,晋属西河,刘渊据县而起兵后,县遂废。
北魏明帝时置离石镇。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昌化县,北周建德六年改离石,为离石郡治。
唐、宋、元、明皆属石州,明初离石市并入石州,明隆庆年知州李春芳以石、失同音改名为永宁州。民国元年废州为县,三年复称离石。
1941年又置离东县,1946年并入离石,1954年改制时并方山县为离山县,其后有分制方山县,1958年与中阳县合并称离石,1959年复置中山县。1971年后为吕梁地区行署所在地。
1996年撤县设市。2003年10月23日,吕梁撤区设市。
离石市复改为离石区。 离石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这一层关系,它下属的县名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比如唐朝,它领离石、平夷、临泉、定胡、方山五县:宋朝领离石、平夷、方山三县。还有前面提过的知府为之改名的事情,都可见其重要性。
景点概况 位于离石城西公里的安国寺,始建于唐贞观11年。位于城东南25公里九凤山麓的白马仙洞,洞内怪石嶙峋,尖石如剑,方石如床,再进洞有柱石自洞顶倒悬而下,离地三尺,击之铿锵有声,洞内还有若干池潭,水深清澈,此洞是吕梁山脉少见的大型溶洞。
东部山岭,北齐称黄垆岭,曾为北齐长城的原始点,明末李自成与明军大战于此,明军溃败。黄垆岭林木茂盛,视野开阔,夏天气候凉爽,山花似锦,秋日万山红遍,十分壮观。
工农业 全市现有耕 27.03万亩,农作物主要有谷子、小麦、玉米、高粱、土豆、豆类、麻类等。林地26万亩,野生药材有党参、黄芪、柴胡等。
畜牧业以牛、羊、骡、马、驴为主。主要矿藏有煤、铁、铝、石棉、石英、白云母等。
其中煤的储量约27亿吨。储量为17亿吨的四号优质主焦煤被称为“世界少有的珍贵煤种”。
工业主要有煤炭、电力、水泥、机械加工等行业。 交通 交通较为方便,孝柳铁路经交口镇通往柳林穆村镇。
太原至军渡、兴县通交口县的干线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境。离石市是山西西部和吕梁山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境内所有乡镇均有公路通行。
5.山西吕梁地区近日的天气情况吕梁天气预报 (2011-08-09 18:00发布) 关闭未来4-7天天气预报 天气图例
日期 天气现象 气温 风向 风力
9日星期二 夜间 晴 低温 19℃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0日星期三 白天 晴 高温 31℃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17℃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1日星期四 白天 晴 高温 30℃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17℃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2日星期五 白天 晴 高温 32℃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17℃ 无持续风向 微风
未来4-7天天气预报(2011-08-09 18:00发布) 仅供参考
13日星期六 白天 多云 高温 30℃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19℃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4日星期日 白天 晴 高温 32℃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21℃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5日星期一 白天 阵雨 高温 33℃ 无持续风向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18℃ 无持续风向 微风
16日星期二 白天 晴 高温 30℃ 无持续风向 微风
明朝灭亡的根源是土地兼并吗?
明朝灭亡有诸多原因,土地兼并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那么,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小冰河气候。当时的小冰河气候席卷全国,北方极端恶劣的天气频繁出现,甚至江南地区,乃至广州、福建都开始下雪。尤其北方地区,往往农民颗粒无收。本来就生活十分紧张的农民一旦一年没有收入,只能卖儿鬻女,家庭经济彻底破产。
而这样的小冰河,气候并不仅仅一两年,而是持续到明末几十年时间,被这样极端天气反复蹂躏的普通农民,纷纷走向破产。活不下去的农民,或饿死或揭竿而起,于是大明王朝内地,流民遍地,饿殍遍野。再加上别有用心的野心家从中生事,大明王朝没有一片净土。
第二,土地兼并过于严重。由于明朝过于善待读书人,只要考上举人就会免除土地赋税,因此,考上举人的读书人会大肆圈占土地,而拥有土地的自耕农也往往将土地挂靠在举人的名下,从而逃脱交税。
经过大明王朝200多年如此恶性循环,大明的土地绝大多数都归于不用交税的地主阶级身上,而承担着全国大多数税收的却是只占少部分土地的自耕农。如此庞大的压力,再加上恶劣的天气,使自耕农乃至小地主阶层逐渐破产,沦为流民或佃农。
因此,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而特权阶级却越来越多。这些特权阶级像蚂蝗一样,趴在大明王朝的身体上肆意吸血,他们越来越肥,大明却越来越瘦弱。
到了明末,土匪流民遍地,后金八旗开始崛起,内忧外患的明王朝别无选择,只能加税以供养部队。而所加的税收再一次按到了占据土地面积最少的自耕农身上。如崇祯年间所征收的“辽饷”、“练饷”等,他们愈加不堪重负,再加上极其恶劣的天气,农民已彻底无法生存。
第三,江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特权阶级,拒绝交税。哪怕已经十分低的商税,这些特权阶级依然不愿意交纳。他们与官僚勾结,大肆损公肥私。明末著名的政治团体东林党,就是他们的代表。
同时,这些特权阶级还垄断了海贸,他们拒绝明政府开海的政策,垄断着海洋贸易巨大的利润,却不用缴纳一分钱税收。明朝长期存在骚扰沿海的倭寇,其中的主力和幕后黑手就是大明海商。
第四,大臣自私自利和崇祯皇帝宵衣旰食的胡乱指挥。崇祯皇帝继位可以算上一个意外,由于他的哥哥天启帝无子,兄终弟及。因此并没有受到过良好皇家教育和帝王教育的崇祯帝,将朝政弄的一团糟。
崇祯在位17年,仅仅百官领袖内阁首辅就换了40多人。再加上他胡乱干预前线作战,使得大明王朝的精兵良将贤臣不是战死,就是投敌。剩下的,不是损公非肥私,就是尸位素餐。
正是这几项内因,造成了明朝像失血的巨人,越来越虚弱。而无论是蒙古还是后金八旗,不过是次要因素,他们不过趁着大明王朝的虚弱,如非洲草原的鬣狗,趁机偷食罢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