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黄河与《黄河颂》的问题急求~

2.浪浪山在哪个省

3.狼山的古迹名胜

4.求关于黄河的资料

5.社会实践自我鉴定100字志愿者6篇

关于黄河与《黄河颂》的问题急求~

临河狼山镇天气情况_狼山风景区天气预报

近年来,黄河源区径流大幅度减少,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水土流失加剧、冻土层埋深加大、土地荒漠化、湖泊与湿地萎缩、冰川消融、草场退化、鼠虫害肆虐、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等,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为解决黄河源区存在的问题,2004年12月7~8日,黄河研究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了“黄河源区径流及生态变化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水利、地质、工程、环境、草原等方面的100多位院士、专家与学者,就目前黄河源地区径流与生态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方法展开了热烈的研讨。黄委国科局贺秀正同志对黄荣辉等院士在会议上的发言进行了收集整理,现予以集中发表,以飨读者。

黄荣辉院士:

主要讲讲黄河源区气象、气候的变化情况。具体讲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西北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二是源区径流和降水的变化;三是今后这个地区气候大概会发生什么变化。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由于气候变化,加上工农业用水的猛增,使得黄河下游径流减少得很厉害,甚至出现了断流,从而严重影响了华北一些地区的工农业用水和城乡人民的生活?用水。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从17年开始我国北方发生了严重干旱,致使经济和粮食损失很大。所有灾害当中,天气灾害占了70%以上,而干旱灾害占了其中的50%左右。20世纪90年代黄河断流的时间比较长,近几年取了分水措施,使断流现象得到了杜绝。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黄河上游和其他地区气象站50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黄河上游有关水文站40多年的径流资料进行的。

首先,谈一下我国西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这个区域在20世纪50、60年代年降水量偏少;从70年代开始,西北东部降水有所增加;到了80年代,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均有所增加;90年代降水增加得比较多。可是我们要看到,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跟西北是不一样的,而跟华北西部以及关中地区的变化差不多,所以该地区90年代降水大幅减少,径流也随之减少。

从夏季来说,每年的5~9月是西北降水比较集中的时期,并且夏季降水占了全年降水的很大一部分。20世纪50、60年代,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80年代西北降水呈增加趋势,而黄河源区降水情况相对还是好一些的。但是当90年代西北降水增加时,黄河源区和上游的降水却比较少。

50、60年代西北的春季是比较旱的,到了80年代西北降水开始增加,到90年代增加了很多。但70年代以后,我国气候有很大的变化,17年以后华北变旱,西北的降水开始增加;17年以后到80年代末黄河源区降水有所增加,但从90年代开始降水又开始偏少。

秋季降水相对少一些,但是变化是一样的,50、60年代西北的降水少一些。到了70年代,西北东部降水开始增加,80、90年代西北西部降水增加,但是黄河上游降水的变化跟关中这一带的变化差不多,总体还是偏少。

冬季主要是降雪,50年代西北的降雪很多,60年代也不少,70年代也是很好的,80年代更好,90年代也可以。

从上可以看到,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经历了60~70年代的降水偏少期之后,从80年代开始年降水量增加。这种变化在春、夏、秋季表现尤其明显。黄河上游地区无论是年降水量距平或各季节的降水距平的年代(际)变化与西北地区降水量距平的年代(际)变化有明显的不同,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特别是夏、秋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均有所减少。

虽然黄河源区降水量在80年代是比较多的,但在90年代有所减少。从气温来看,蒸发跟气温有很大的关系。从17年以后,春、夏两季全国都在升温,除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若尔盖地区的气温降低外,其他地区气温均升高了,升高最多的是东北与华北。全国秋、冬两季气温也有明显升高。气温的升高使得蒸发增加,从而导致径流减少。气温升高导致雪线上升了30~60 m;另外,气温升高有利于冰川的融化,在整个西北地区,自60年代以后冰川面积大约减少了1 400 km2。

上述是整个西北和上游源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黄河源区的气候年代(际)变化跟西北不一样,西北70年代后期以后降水增加了,但源区90年代降水减少。

下面谈谈包括玛多、达日、兴海、若尔盖、红原等整个地区的降水、气温以及径流的变化。我们主要研究唐乃亥流域包括红原、若尔盖、玛多、达日、兴海这几个代表站降水、气温和径流的变化。该地区年降水量平均为522 mm,但年代(际)变化很大,年际变化大概是4~7年为一周期,70~80年代降水主要是增加的,90年代降水减少。从气温来看,包括代表黄河上游的5个站气温均升高了很多,全年升高了1.0 ℃左右,这是比较大的。60年代气温距平是-0.5 ℃,到了2000年大概是?+0.5 ℃,?升高了1 ℃左右,这种升温幅度与华北地区的升温幅度差不多。

唐乃亥水文站径流量比较大的年代是50、60年代,大约为200亿m3,到90年代减少为150多亿m3。黄河下游断流,除了工农业用水增加以外,还与上游来水减少有关。

这个区域径流具有与降水一样的周期,年际变化周期是3~7年。对唐乃亥以上流量进行了小波分析,从年代(际)来看径流变化周期约为20年。70~90年代初径流量比较大,90年代以后有所减少,距平从90年代初开始为负值,若干年以后可能会变为正值。因此,无论是从年际变化还是从年代(际)变化的趋势来看,黄河源区的径流量都会增加。

上游其他几个站的情况是:玛多靠近黄河发源地,降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和整个区域的变化差不多;达日站虽然有些波动,但波动不是太大。当然从气温来看,玛多、达日两站的气温都是上升的。

蒸发与气温有关系,玛多站蒸发量是增加的,达日站蒸发量也稍有增加,地温也升高了,但幅度要小一些。唐乃亥等站降水量80年代增加,90年代有所减少,但减少不是很多,径流量变化却很明显。兰州站的流量变化趋势与唐乃亥站差不多。因为唐乃亥、贵德2站平均气温都升高,所以蒸发量增加了,加上人类活动使得兰州站流量减少得比唐乃亥站还多。从小波分析看,兰州站的径流量经历了少、多、少的过程,90年代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3年多的持续减少阶段,现处于转折时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正处于从偏小变偏大的转折期。

上述分析表明,唐乃亥以上黄河源区包括红原、若尔盖、玛多、达日、兴海等站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是太大。从60年代到现在年降水量虽有些变化,但不太明显。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降水相对偏少,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降水相对偏多,从90年代到现在降水偏少。此流域的气温变化特征是80、90年代偏暖,气温上升明显,相对于60年代气温上升了1℃。

降水和气温的这些变化也可以从黄河上游玛多、达日等站的观测值看出来。从唐乃亥水文站来看,黄河上游径流量在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相对偏多,但由于气温明显上升,使得蒸发量加大,加上工农业用水和城乡人民用水量剧增,使得黄河上游径流量从90年代初到现在呈锐减趋势。黄河上游的流量与该流域降水量有很大的关系,相关系数可达到0.75,这说明黄河上游的流量主要依赖于降水。但是从降水资料来看,90年代黄河上游降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是太明显,那么为什么黄河上游流量锐减得这么厉害?这只能说明一方面是蒸发增加了,另一方面说明流域的工农业用水、畜牧业用水、城乡居民用水增加了。

最后谈谈今后黄河源区的气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今后由于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会越来越多,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比80年代初增加了30×10-6~40×10-6。《全球变暖》这本书介绍,2100年地表升温幅度有的预测是2℃,有的是3℃,有的是1℃,总的来说气温都是上升的,但是增温幅度不太确定。

根据我的学生高原杰博士利用中科院大气所的气候数值进行的计算,今后20~30年间黄河源区的气温将会升高,降水也将有所增加。虽然根据黄河上游径流的小波分析结果外推以及全球模式的数值预测结果,黄河上游降水可能增加,但气温升高很明显,表明黄河上游的蒸发量将继续增大,加上开发大西北,黄河上游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用水也可能会增加,因此,可能还会导致上游径流今后进一步减少,使黄河源区生态进一步退化。

我的看法是:对黄河上游地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以前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现在的状态,而且必须考虑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的气候和水文变化。今后,黄河上游地区将要升温,生态将会更加恶化,用水量将增加,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系统科学问题来研究。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全国政协人口环境委员会呼吁过,他们也很赞成这一看法。

李吉均院士:

10年前,我为了研究古冰川,研究青藏高原,研究长周期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在黄河上游考察了几次,联系到现在这个会议,我想讲一点意见。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和季风的变化,按照地质气候记录来说,一般规律是高温跟高湿是配合的,但是温度与降水有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匹配关系,就是干旱,也有高温干旱和低温冷湿之分。几千万年以来,西北地区的主导是高温和高湿配合,低温和低湿配合。根据这个预测,黄河上游是不会这样干下去的,它会变湿。7年前我的一位研究生做西北干旱区荒漠化趋势研究时,曾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真正的干旱区在新疆和河西走廊的西部,那里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山径流量明显增加,但是祁连山东段的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则明显半干。这怎么解释呢?我想主要是蒸发造成的。真正的干旱区蒸发量也随气温升高而增大,但地方性的局部环流强,还有冰川的消融,也许高风水汽还有什么变化,共同表现就是出山径流量增加,不过现在还分不清楚哪个占主导地位,这值得研究。这些因素促使新疆及河西走廊西部径流增大10%以上。前年施雅风先生注意到这个问题,称之为气候转型,并对此作了认真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广泛重视。与此同时,北方的半干旱区包括甘肃东部的变干是很显著的,我很同意是蒸发的加强导致这一变化的观点。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季风加强,亚洲内陆是变湿的,这是地质记录告诉人们的,而没想到干旱区很快转湿了。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这些地方,由于蒸发迅速加强,土壤失去水分,大气环流还没调整过来,海洋上来的水汽还不足以使降水明显增加,因此造成了干旱化。青藏高原凡是发现泥炭的地方都是从全新世气温升高以后降水增加、温度增高、植被变好才开始聚集的。而冰期气候非常寒冷且干旱,在这种情况下植被是很差的,当然不会有泥炭生成。具体是多长时间能变过来,还要具体研究。现在新疆这个地方降雨增加,冰川融化、降水增加、地方性环流、高空输送的水汽各占了其中多大比例,这确实是要具体研究的。

我同意丑院士讲的“仅停止生态破坏不会有大量的水”这一观点,关键是看大的环境气候。那么是不是在生态上就不做事情了?应该做。黄河上游我们去了好几次,玛多这个地方的人在80年代说:别看这个地方很差劲,我们这里可是青海省人均收入很高的地方。为什么?就是放羊,羊多,产值就高。不过听说这几年不行了,牲畜太多,草原超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上月兰州分院成立50周年庆典的时候,请张新时院士做报告,他坚决主张把原始的游牧全部停止,改为人工草场放牧,原因就是原始游牧效益极低且破坏生态。当然,怎样做到这一点还存在经济上和政策上调整的问题,但不能让牧区无限制地增加牲口的数量。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工业化、城市化来解决问题。

黄河上游是黄河径流的主要形成区,其中兰州是300亿m3,唐乃亥大概是200亿m3。总的来看兰州正好是青藏高原的出水口。青藏高原是中国地貌的第一个阶梯,到第二个阶梯黄土高原开始进入耗水地区,往北入银川、包头就到了荒漠戈壁,耗水量更大,转了一个大弯之后又进入黄土地区,泥沙大增。中国的大地构造格局到了西部过后,方向变了:在洛阳以东是北北东向,洛阳以西是北西西向。从渭河谷地,到兰州、西宁、祁连山北麓,再到天山北麓,现在的产业带是这么布置的,古丝绸之路也沿此走向。以后西北发展工农业和各种产业都要水,也应该把水集中在这个地方。

现在有一个想法,在唐乃亥把水堵住,内蒙古需要多少水就放多少水,关中这一带需要水,产业带在这里,就调到这里来,让水的经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题外话。对黄河要好好研究,我们的水是非常稀缺的,特别是北方非常稀缺。有一个研究生答辩的时候,算了一本账,表明西北地区每公斤小麦花了将近3 m3水,这种农业是极其落后的农业,最后应废掉,把人口都集中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样生态也能得到保护。黄河上游也是一样,牧民住在游牧帐篷,也不是好日子,可以把他们迁到别的地方去,因为原始游牧必然会带来生态破坏。

丑纪范院士:

我主要谈3个问题:一是黄河源区气候的变化特征,特征就是干旱化;二是干旱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是从大气的水分循环,分析源区边界的水汽输送净流入量的变化,再分析降水和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的转折点。

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黄河上游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从1961年到2001年的资料看是明显上升的。我觉得在我国除了西南地区之外都明显升温,因为这个升温是年代(际)的时间尺度。我们讲的全球变暖是讲全球的平均温度,但是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在各个地区的响应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青海省东部的增温要比西部厉害。

黄河上游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的,但不是非常明显。从1961年到2001年来看,去掉年代(际)的变化,趋势是减缓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一般说来,从全球范围看,随着全球变暖,水分蒸发加剧,降雨量增多,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响应不一样,因此在这里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黄河上游蒸发量增大得很厉害。蒸发量的变化,人们一般的观念是温度升高,蒸发加大,但前不久宁夏气象局陈晓光研究员做了一个工作,把宁夏境内所有站的气温和蒸发的变化做了一个分析,结果表明气温虽然明显升高,但蒸发却减少了。叶笃正先生说他从国外资料中也发现了这个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陈晓光进一步做了分析,指出影响蒸发不只是气温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风速。为此陈晓光统计了宁夏的风速变化,发现随着气温的增高,风速显著减小,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即风的减小对蒸发的影响超过了温度的升高。

总体来讲,黄河上游温度升高是大家都知道的。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减少,蒸发的增大,导致干旱化非常明显。

干旱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以从大气水汽输送的角度看一看。因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局地的降水实际上是全球水循环的一个结果。全球的水循环不仅是重要的物质循环,也是能量的循环,太阳能把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上液态的水转化为汽态的水,随着大气环流输送到各个地方,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化为降水,把热量释放出来,实际上是这个过程。

分析一下黄河源区,实际上是按经纬度划出这一块来,看看通过边界输送进去的水汽量,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来看,实际上降水应该是这样的,流进了多少水汽,流出了多少水汽,地面蒸发了多少水汽,空气里的水汽含量变化很小,这就是降水。如果进去的水汽很少或没有水汽进去,也没有流出来,地面也没有蒸发的话,是不可能有降水的。除此之外,降水跟这个地区水汽的转换率有关系,流进那么多水汽,降水加上蒸发就是流出去的,如果降水效率很高,流出去的就会减小。为什么我说到这点呢?因为这跟人工增雨有关。同样进去这么多水汽,同样蒸发这么多,可能影响降水,因此会影响到流出去的情况。希望将来可以通过这个办法诊断一下人工增雨的效率。

黄河上游整层的QV变化。发现南北经向的水汽净输送跟降水有非常好的同步效应,完全是同相位的,并且南北向是正相关,而东西向是反相关。现在黄河上游降水跟整个西北的不一致,西北这段时间变湿了,黄河上游反而变干了,不完全一致。从水汽的情况看,西北的水汽多半是西风带来的,所以东西向的水汽输送是增加的。但从资料来看,东西向水汽输送与黄河源区的降水是反相关的关系。西边界流入,东边界流出,跟整个黄河源头的南北边界合起来看,正好水汽的流入量跟降水量的变化是一致的。

结论:为了探讨黄河上游源区区域异常现象的影响因子,计算了黄河源区箱型各个侧边界水汽净流入的年际变化,分析了源区箱型各侧边界水汽输送与源区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源区南、北边界层水汽与源区降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超过90%的信度标准,但计算源区降水序列与东西边界水汽输送相关,相关系数却未超过90%的信度标准。进一步讨论黄河源区水汽的输送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就是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偏南还是偏北,跟季风的强还是弱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降水的减少是整个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反映,既然是这样,很难取什么措施能够使得降水变多。如果仅仅就黄河源区来看,那个地方每平方公里才两个人,很难谈到有规模化的工农业生产等,可以考虑把人迁出来,不要过度放牧。但是这样的改善不能使降水增加。什么办法能使降水增加?是不是完全无能为力了?根据目前青海省从1998年开始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来看,在作业的区域和时间里,根据调研和当地群众的反映,增雨效果是明显的,但是目前每年用于黄河上游和环青海湖地区人工增雨的经费仅有500万元,而且只是在夏季短时间、局部的地方实行,因此,在合适的情况下展开黄河源区的人工增雨,应该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一件事。

人工增雨可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也就是10%~15%,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这解决不了整个干旱问题。

符淙斌院士:

我今天主要是想把刚刚通过结题验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即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的成果介绍给大家。根据这个项目的成果,从我国北方干旱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几方面的情况,为黄河源区的径流和生态变化的讨论提供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

先来看一看北方干旱化的现状。从最近5年用来表现干湿状况的3个指标即降水量、地表湿润指数和干旱指数来看,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干旱状况是非常严重的,其中包括了跟黄河有关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根据国家民政局统计,最近10年的旱灾是十分严重的,占了整个气象灾害的50%。特别是最近5年比以前的10年增长了10%,这是现状。回过头来看看北方的干旱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内陆干燥度的变化从200万~300万年前开始,干燥度突然增大,而且以后变率变得非常大。科学家还发现,这个变化可能是跟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有关系。因此,北方干旱化及亚洲内陆的干旱化是长期形成的。

第四纪以来,地球轨道的参数主要有4种周期,产生了相应的周期性的干湿波动以及变干趋势。我们研究得到的最基本的结论是,第四纪时北方沙漠分阶段扩大,北方干旱区总体上朝着越来越干的趋势发展。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界限在末次间冰期比末次盛冰期向北推移了大约250 km。最近1万年来的孢粉记录解释了岱海湖区全新世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历史,距今2 900年以来森林消失,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了寒冷干燥的时期。

岱海湖湖水古盐度和古温度的主要特征揭示了大约3 000年以来的干旱化趋势。长期的自然背景是,在百万年一直到几千年的情况下,北方地区总体来讲已经形成了干旱化的格局。最近100年来的情况怎么样?最近100年来,北方的干湿变化主要有两种准周期的变化,一个是大概在20年,一个大概是在70年。最近50年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化的发展,特别是华北和西北东部干旱化趋势非常明显,半干旱区的边界振荡式地向东南方向扩展。

干旱出现的频率,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增大的,土壤湿度也是减小的,其中包括我们所关心的黄河源区,这是最近50年的情况。

分区的情况,西北东部大概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系统地变干,并且干旱化是振荡式地向东、向南扩展。

从我们利用的径流量资料来看,花园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径流量减少,兰州是80年代以后径流量减少。

70年代黄河上游径流量有突然下降的特征,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径流量减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下面讲一讲未来。我们的项目建立了干旱化趋势预测工作体系,提出了未来10~50年的干旱化发展趋势预测意见,已经报国家有关部门了。

该工作体系包括3个部分:一个是干湿状况的自身变化规律,二是影响干旱化的主要物理因子,三是区域和全球数值的模式情景预测。我们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的神经网络对大概15种意见进行了集合,得到了对未来10~50年的预测的初步意见。在我们的实际预测中,所有的因素都是定量的,但是考虑到我们目前预测水平的可信度,只给出了一些定性的结果。

对2010年以前,主要做了4个地区即东北、华北北部、华北南部和西北东部的预测。西北西部的工作有另外一个项目,所以我们没有做那方面的工作。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区继续偏干,特别是华北南部干化有可能加剧,西北东部有可能转向偏湿。2010~2020年,大部分意见认为有可能由干旱转向缓和,但是这个预测意见的可信度比较低,因为有相反的意见。2020~2050年西北东部可能偏湿,华北南部继续偏旱。

还有些其他的预测意见,比如未来10~50年,北方地区极端大旱、大涝年份出现的频率加大,其中华北北部和华北南部大旱出现的频率将分别可能增加10%和20%;未来10~20年黄河上中游和下游的实测年径流量将分别减少10%和20%。在气候和干旱预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水模型以及在社会经济变化驱动下的需水模型,预测未来水的供需关系和缺水的势态。结果是未来50年花园口的径流量每10年减少5.7%,整个黄河每10年减少0.43%,并且在预测2030年用水低速增长的情况下,华北大部分和东北南部地区的年缺水量将达到1亿m?3。因此,建议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在未来50年北方缺水势态严重的情况下,必须利用外流域调水和非开发水。

这个项目专门用区域环境系统模式讨论了气候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就是半干旱地区恢复自然植被可能产生的气候环境效益。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发展了简化的大气环境系统模式,可以考虑各类大气成分的变化,包括硫酸盐、气溶胶、黑炭气溶胶、沙尘气溶胶等,还发展了新的水文过程模式。新的水文模式包括了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过程,考虑了降水在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此外还发展了土壤湿度的反演流程,因为土壤湿度对模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雨量是极其重要的。

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在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自然植被恢复25%、50%、75%和全部恢复以后产生的土壤上层湿度的变化和降水的变化的虚拟试验。可以看到恢复自然植被对于区域水文状况的影响是明显的。

虽然这个试验是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做的,但这个方法是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其于他地区,如果需要了解黄河源区恢复自然植被可能产生的气候影响和环境影响,这个模式可能是可用的工具。

任继周院士:

今天,很多院士、专家对气象、水文和个别生物方面做了很精辟的深刻阐述,黄河源的问题大家研究得相当深刻,我就农业生态特别是草地生态方面谈一谈如何适应现在的变化。

黄河源生态问题的根源是气候干旱化,大家一致认同,没有异议。此外还有人类不合理的干扰。气候干旱化我们无能为力,人类不合理的干扰,要看我们怎么使用,怎么管理,这是我们能做的。

江河源管理的特点与难点。江河源区一般属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生产力低,生产方式是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相适应的适应性生产方式,这是人类最早的仿生学。适应性生产方式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道理。还有藏族的居住家园,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藏传佛教文化的核心地区,宗教文化有它的系统性和保守性。在这个地方进行生态工作是有难度的。怎样治理?黄河源的生态恢复应该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框架内谋求持续发展,丢掉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其具体任务是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尊重藏族的传统文化,合理组织以适应性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减轻草地压力,创建藏族社会生产、生活的新模式,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不但是生态自然界的问题,还有社会问题,对生产生活新模式的逐渐形成要持之以恒。

第一,有哪些战略措施?一个是确定发展方向,改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为生态安全为主。建立健全的生态系统,包含地境、生物、社会。鼠害为什么这么严重?过去若干年用毒药毒老鼠,实际上老鼠的天敌也被毒死了,这是非常严重的。把老鼠消灭的同时,把天敌消灭了,老鼠恢复得很快,而天敌恢复得很慢。有一次我从俄罗斯经蒙古人民共和国到内蒙古,看得很清楚,蒙古人民共和国这边有鹰,草地不错,一到我们这儿就光秃秃的,鹰都不见了。恢复一个系统,不只是植物系统,而且包括整个系统,包括动物

浪浪山在哪个省

安徽省。狼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槎水镇方冲村狼山组。它是当地一个山群的名称,也是一个行政区的名称。位于潜山县与岳西县交界处,西北与岳西县石关镇仙湾村接壤。狼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槎水镇方冲村狼山组。它是当地一个山群的名称,也是一个行政区的名称。位于潜山县与岳西县交界处,西北与岳西县石关镇仙湾村接壤。名称来源:相传隋朝初年,三祖三参(三祖寺高僧)有一天带弟子外出弘法,恰逢大雨,衣服湿漉漉的。路过这里,没想到天气放晴,红日高挂。于是,几个师生选择了一个朝阳的地方休息,脱下袈裟晾晒袈裟,在当地方言中读作“郎袈裟”,于是当地居民就把这一带称为郎袈裟。因为这一带的山和山是相连的,所以看起来大海的波浪是无穷无尽的,也可能简单的说,演变成了波浪山,挂袍的传说也渐渐淡了。据说休息的地方在南山脚下,大概45度,像太阳能一样朝南。这座山被当地人称为杨大排。

狼山的古迹名胜

狼山原在长江之中,唐代高僧鉴真第三次东渡日本曾在狼山停留避风,北宋时狼山才与陆地涨接。狼山名胜古迹众多,法堂内陈列着艺术珍品十八高僧瓷砖壁画。拾级而上,金刚殿、大悲殿、藏经楼、三贤祠、葵竹山房,直至山颠的大观台、圆通宝殿、千年古塔、大圣殿栉比鳞次,加上星罗棋布、如珠宝串缀“平倭碑”、“白雅雨烈士墓”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墓”以及康熙御书碑亭等令人目不暇接。 北麓园在狼山北坡的悬崖之下,这里山石奇绝,峭壁兀立,有鬼斧神工之妙!狼山的峰、岩、洞、石属此处最负盛名。

进狼山门,即为法乳堂,原为广教寺的“大雄宝殿”,又称释迦殿。堂内三面瓷砖壁画是中国自东汉到近代的十八位著名高僧的画像,为当代著名画家范曾所作。出大殿西侧拾级向上,是一座七级四面的实心砖塔,称幻公塔。纪念北宋太平兴国年间(6一983年)狼山广教寺的住持和尚智幻,塔北有一碑亭,内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所立《抚台平倭碑》,记载明代抗击倭寇的史实。塔西首为紫琅园,原为“三仙阁”,现辟为餐厅。

再上,路右侧为白雅雨烈士墓。白雅雨是南通人,爱国学者,李大钊的老师,辛亥革命时领导滦州起义,后壮烈牺牲。山东南坡万松岭建有望江亭,在此可俯瞰浩荡长江,江南福虞两山隐约可见。其上为竹葵山房,其前有康熙御碑亭。登上狼山之巅,即见广教寺的主体建筑群,庙门前大观台,视野开阔,山水田野尽收眼底。庙门两侧有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进门就是萃景楼,是座两层小楼,昔日为戏楼。据戏剧界人士说,这样完好的“寺院舞台”,在中国也属罕见。穿过萃景楼,迎面就是圆通宝殿,内供大势至菩萨,佛像高达4.5米,是狼山寺庙中最大的佛像。两侧塑有“十六尊者”像。殿后的支云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6~983年),高35米,五级四面为南通三塔之一(另两塔为市内的文峰塔和光孝塔)。

塔后就是著名的狼山大圣殿。狼山大圣为唐代的释僧迦,他南游江淮,为民医病、治水,深受爱戴。唐中宗尊他为国师,乃一代高僧。殿内大圣菩萨身披龙袍,法相庄严;两旁为他的弟子度慧岸和木叉。殿内终年青烟袅袅,香雾氤氲。山下东南麓有唐代骆宾王墓;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曾随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流亡南通。与骆墓并列的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僚属金应和清《五山全志》编纂者刘南庐的墓,三墓稍上还有朝鲜爱国诗人金沧江之墓。

狼山南畅北幽,北麓以山为屏而构园,悬崖陡壁上题刻甚多,称题名坡。园内崖下为曲流溪水,西部临水巨石,近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题为“大磊落矶”。至今尚留有张春所建的“赵绘沈绣之楼”和“林溪精舍”、“语梅楼”等建筑。还有松巅阁、海月岩、鹁鸪岩、夕阳洞、仙人洞、寒玉泉等景迹。

再往北至花园路城山路口是中国天主教十二大朝圣地之一的“狼山天主堂”,由民国上海三大建筑设计师潘世义在民国二十五年建造,是南通第一座近现代派哥特过度风格建筑,教堂内悬挂着“爱国老人”马相伯和“草圣”于右任的题词,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著名教育家、慈善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爱国者——朱开敏的墓穴也安葬在此。

江边黄泥山与马鞍山以其奇特的地貌,峥嵘崛兀的山石,斧砍刀般的悬崖,雄视大江开阔的视野,使它格外为游人所垂青。龙爪岩在黄泥山的西首,这一带三面江水环抱,一壁青山屏立。这里也更是欣赏夕阳晚霞绝佳之处。 天主教会于南通城内早在清朝中叶就已经开教,并且兴旺发达,但是狼山周围却尚无天主教信徒。在一百多年以后,据传一个居住狼山北麓,名叫黄齐诗的富农找到南通本堂许神父(法籍),述说起其夫人常年患病,久治不愈,多方拜山进香问仙,也无结果。心灰意冷之际,远房一位奉教亲友赠送了一幅圣母圣像劝其恭敬祈求,必得恩佑。不日黄夫人在自家屋前看见狼山之巅出现一华丽妇人踏云显现,手捧玫瑰花瓣散落於屋前湖泊之畔后消失,其着实惊呆,躲入屋中竟发现华丽妇人与远房奉教亲人赠送的圣母圣像极为相似,大呼惊叹圣母娘娘显灵,不日就顽疾痊愈,全家感恩。此次即为还愿而来,献上显圣的湖泊和周围一大块土地以供教需。由于当时狼山西南五六里处的“圣弥额尔堂”正面临了江岸坍塌朝不保夕的危险,许神父随即将教堂播迁于此,建于湖泊的正东侧,时年1925。

当时由于正值新教区筹划成立,兼任通海两地总铎的朱开敏神父将亲赴罗马接受庇护十一教宗(又译教皇)的亲自祝圣,成为天主教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上首批六位中国籍主教中的第一位,所以对教堂的定位未有明确,而依然奉“圣弥额尔总领天神”为新堂主保,加上当地佛教民众对教会的认知不足和经费等问题,所以新教堂不大,风格也和一般民居建筑无异。1927年,朱主教归国赴任,任命国籍邱神父接任南通总铎。邱神父目睹前来狼山朝山进香士女,四时不绝,而教堂门虽常设,除数大瞻礼外,无人过往拜堂,不禁悲从中来。在邱神父到海门主教公署向朱主教禀告狼山堂由来现状后,朱主教极其重视,令神父在堂中供一露德圣母像,恳求圣母赏赐中华公教教务发达,教外者奉教识主,使该处千万朝山进香士女能认识真正天上母皇,而冀一破迷信,并在各堂区行祭圣事时呼吁信友往狼山朝拜圣母。教友们闻主教号召,前往朝圣者日见有人。其中因病而求狼山圣母得愈者更不乏其人,因此往狼山拜圣母信众日增月盛,“狼山圣母堂”也由此得名。朱主教深感狼山圣母施恩之众,意愿他处信友也能同沾恩泽,遂发起故乡上海信友前往狼山朝拜圣母。

到1931年,狼山本地信佛贫妇许也因圣母显圣而疾病痊愈,她宏愿,举债奉献三十银元,请上海朝圣团购买浑身圣母像一尊,以壮圣堂瞻观。其他教友闻风兴起,并得到上海大通公司工友的量力添助,向法国购买。该圣母像的造型独特,是露德圣母和无玷圣母的结合,据称是圣母发显黄齐诗之妻、许等人时的样子。狼山圣母像运到当天,朱主教亲抵狼山举行了盛大的祝圣开幕典礼。堂外广场,周边马路,各地朝圣信友人山人海,有数万之众。上海轮船公司也专门开通航班,驱一千五百客轮船两艘,接送上海教友。堂内弥撒接连不断。当朱主教亲行五六品主教大礼弥撒时,大声疾呼:“此堂太小,根本不足以容众,望全国教胞,通力合作,能使本山早建大堂,让朝圣之众有所荫庇,安心敬拜。圣母既然引人来此瞻拜,亦必感动人心,玉成善举,望在场教友恳切祈祷。”狼山作为一个朝圣地的地位已经形成。1933年,朱开敏主教率第二批准备领受牧职的国籍主教以及中华朝圣团赴罗马朝圣时,向庇护十一教宗当面提出了颁赐狼山朝圣“全大赦”特恩的申报请求,在经过教廷传信圣部的严格调查考证后,教宗欣然颁赐“凡圣母月、玫瑰月及诸圣母瞻礼日赴狼山朝圣得全大赦”的诏书,并定狼山堂为“求赐中华圣教广扬之专门圣地”。由此,狼山堂正式在教会内成为了我国的一大朝圣地,前后不足十年。一处教胞绝迹之佛教盛行地能继而成为圣教朝圣地,全赖狼山圣母特别眷爱及朱主教睿智筹划和全国信众热心虔诚。随后,朱主教前往法国露德圣地,在露德圣母显圣圣山上取出白石一块运送回国,作为以后狼山新堂奠基祭台圣石之用。

1936年,为狼山新堂建设奉献已达三万银元,朱主教考虑此经费虽远不能盖一堪比徐家汇的豪华大堂,但狼山堂狭小拥挤,一遇天气突变,朝圣人群躲雨之处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已经将近十年,长期以往实在不忍。但狼山的地位今非昔比,所以朱主教对新堂设计建设格外重视,不敢妄自动工。为此,他想起了上海土山湾工艺大师潘克恭之子,上海法租界首席测绘师潘世义先生。潘世义是我国第一批留学海外的才子,在巴黎大学专研建筑学,曾在法国学术界被誉为最杰出的东方设计师,与朱家也素有往来。前些年刚和朱主教的舅舅“爱国老人”马相伯合作,在上海建设了“息焉堂”,其风格独特,设计严密,后来被评为上海二十二处最优秀的历史建筑。对于狼山堂这样拥有重要宗教含义的教堂,请他出山设计督造是最合适不过的。为此,朱开敏主教亲赴上海拜见潘世义先生,与他商谈了关于狼山新堂兴建的事宜,潘世义知情后言明分文不取,义务全程亲自打造圣地新堂。当年四月初,潘世义便将新堂设计图纸送达海门主教公署,并把设计理念全数向朱主教阐明,月底便在狼山老堂北侧三十米处开工兴建。当时潘世义考虑到建设难度和地质情况,选择了大堂和钟楼分开建造,先砌大堂再盖钟楼。在夯实完钟楼地基准备竖桩时,潘公和上海汇利鹤记建筑厂工程队黄冬生和陆工头跳到墙脚柱底中放置一枚圣母显灵圣牌和圣女婴德圣牌,岂料悬置当空的三千磅大柱当头砸下,情急之下用手推此千钧之柱,三人竟毫发无伤。第二天当放置第二柱的时候,又有铁匠工作其下,大柱又断索砸下,铁工得而闪避,大险。当时在场几十人见此前后两事,皆为出生入死之刻不容缓之际,但都能化险为夷,出险入夷,大声高呼狼山圣母的特助护佑。

1937年,在历时一年之后,大堂全部竣工。因中日抗战的时代背景,一向极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的朱开敏主教,选择了五月九日这个当年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国耻日作为开堂典礼日,寓意明朗,主教全心将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奉献给狼山圣母,期望我国国民勿忘国耻,复兴图强。当天观礼朝圣宾客教胞数万甚众,光上海公教进行会(含苏州)成员在教友领袖、沪上大实业家陆伯鸿的带领下便有四千余人。南通城内的旅馆,狼山镇上的香店,到处都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朝圣徒,对当时南通这个城内居民才数万有余的边远小县来讲,盛况空前,礼佛拜山进香士女第一次被公教朝圣信友给盖过。狼山的形象也为之改变,以前作为苏东佛教重镇,现在更是全国天主教的朝圣之地,名声大振。从此,海外信众也纷纷慕名而来,尤其以法、意、比、加、美等国人士最为积极,其中不乏著名政商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时期,一位曾经担任过朱开敏主教国际联络秘书的外国神父,将其在南通朝圣时拍摄下来的一段录像,作为表明中国是个文明国度,爱好和平,其宗教自由社会和谐的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不断播放,以争取中国抗战最需要的国际援助,而南通也就此步入国际舞台。

在狼山新堂开堂典礼当天,除了中央、省、市各级政商绅学团体和全国兄弟教区发来贺电外,国家立法院长(类似国会下议院议长)、国父中山先生之子孙科致信祝词,国家监察院长(类似国会上议院议长)于右任“草圣”送来对联挂於祭台两侧,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朱主教的舅舅马相伯也亲书题字。其能在如此经费紧张,时间短暂内建设成这样的艺术瑰宝,实在不易,潘世义先生劳苦功高,阙功甚伟。

由于天主教会内部对朝圣地本堂有着严格的要求,一旦拆除或搬迁,其全大赦资格自动取消。所以在新堂落成前,朱主教再次向罗马圣部提出申请,教宗庇护十一再次呈文批复,并且颁赐他的“宗座遐福”给新落成的狼山新堂。新落成的狼山堂正式命名为“狼山露德圣母堂”,但本堂瞻礼却出乎常理的是12月8日的“无玷圣母节”,这也是许所奉献的那尊供奉在祭台上方的狼山圣母像的缘故吧。狼山堂也作为中心教堂,管理南通总铎区25座教堂中的:永兴镇的领报堂、七匡头的天神堂、张芝山的伯多禄堂、三圩头的亚纳堂、李观音堂的圣婴堂、唐家闸的若瑟堂以及三十里的安多尼堂七个会口。此后我国经历了抗战的蹂躏,而狼山新堂因在建造时注入的爱国情愫,也成为江苏爱国信友心中对国家命运祈求的中心。八年来不顾日伪威胁,朝圣人群依然每年不减,更流传出了一篇著名的爱国祷词:“童贞玛利亚,我们主教、神父、教友全体都赶赴到你脚前来求你保佑我们于大难中。天上的母后,你的圣教会的子女们,正在向凶恶的黑暗势力搏斗,你在天上要照顾我们,坚定我们每人的信德,使我们加强忍耐,孝顺天主,至死忠于主的工作,依靠你大能的庇佑,我们定能战胜凶恶的敌人。兹向你诚心诚意的许愿,候将来由你的德能使暴风雨平息,和平、光明、幸福的日子到来后,我们就欢欣鼓舞地去狼山谢恩,庆祝你给正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朱开敏主教率领海门教区全体神父、修女赶赴狼山,举行了盛大的五六品主教大礼谢天主弥撒,庆祝八年对日抗战的胜利。

1951年,海门教区成立及朱主教等首批国籍主教祝圣二十五周年银庆,海门、上海、南京、苏州等教区为朱开敏主教进行了隆重盛大的纪念庆祝,海门教区也在当年五月的第一主日举行了将海门教区奉献给狼山圣母的盛大仪式,教宗庇护十二也给这个著名的朝圣地颁赐了他的“宗座遐福”,并准许狼山圣母像举行加冕仪式,佩戴。著名爱国教会音乐家、主教侄子朱希圣先生谱写了旋律动听、节奏优美、后来传唱大江南北的《狼山圣母歌》作为该堂的专属朝圣歌曲。至此,圣教会对我国近三十处圣堂颁赐了“全大赦”特恩和十二个朝圣地进行了认可呈文,其中海门教区拥有“全大赦”的教堂共四处之多,而狼山更是这十二大朝圣地之一。(海门教区的四个全大赦教堂因历史及自然原因,目前只有狼山圣母堂在正常使用,其余仅留有废弃的启东曹家镇圣女小德勒撒堂,该堂为原全国第六大教堂,建筑精美堪比佘山大殿。)朱开敏主教并积极筹款兴办众多知名的学校(小学117所、初中27所、高中7所及南通农业专科学校)及医院、施诊所、安老院、孤儿院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大大促进了所在地区的社会文明进程,在全国廖若晨星。作为一个新兴的国籍教区,原本地瘠民贫,但能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有如此傲人成绩,远东罕至。 1960年3月22日,九二高龄的朱主教在海门主教公署内蒙主宠召,离开尘世,葬于海门教区四大教堂之一的天朴袁公所“圣墓”之内(天朴袁公所已在六十年代末因海门运河开河而拆除)。耶稣会总会长及全体神职在香港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追悼纪念会,于斌枢机在台北多福堂联合各地在台主教进行接连三天的大礼追思弥撒,并为朱主教启动“封圣”申请。教宗若望二十三闻讯通电全球教会,赞其一生功勋并祝福其家属,并对朱主教倾注毕生心血的狼山圣母堂再次颁赐了“宗座遐福”。

中,狼山教堂被工厂占用,除教堂主体建筑有幸保留外,其余全部拆除。后,狼山教堂的面积大大缩小,土地被周围单位和居民划分,来之不易的朝圣地的珍贵也就此逐渐埋没在了故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成为了一段远去的历史。最近,因南通市委市开始对该处人文景观的重视,已经再次逐渐恢复起在中国天主教内应有的崇高地位,这颗天主教界的掌上明珠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狼山风景区每年还会定期举办菊花展,菊花是南通的市花。

余秋雨在1992年出版的《文化苦旅》中提到过狼山。《狼山脚下》是余秋雨游览狼山后的感想。作者因为狼山的名字不似江南其他地方的那么风雅,而对狼山产生兴趣,前来游览。其中提到了骆宾王墓及张謇等南通历史文化名人。

2011年,泰斗级国画大师、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社长陈大章来南通考察,在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发展和文化艺术大使、现代国宝“中华龙壶”创始人季汉生陪同下观赏了狼山风景,陈大章回京后专门绘画了狼山胜景图,并在画上提作了“碧落明珠耀江海,百波滟潋涤潮头”经典诗句。

求关于黄河的资料

黄河,古称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千米。(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千米,南北宽1100千米,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千米。

黄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径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324立方米。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黄河典故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与黄河有关的掌故是很多的,都与黄河的水文地理特性有关。

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说到黄河的航运,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因此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秦粟输晋,泛舟之役"的记载。西汉及唐朝均建都长安,利用黄河及渭水水道,沟通运河、江淮,使长安运输便利,成为国际大都市。但黄河上中游河段险滩多、水流急,中下游泥沙多,不利于航行。自清末以来,公路、铁路兴起,航道久不整冶,黄河水运遂告衰败。

历史上曾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但黄河的水能变清吗?黄河水在青海境的河段是很清的,但流经黄土高原后,各支流带入大量泥沙。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结果,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在每年入黄的泥沙已非人力所能控制,虽经长期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减少泥沙50%,但至下游仍有8亿吨,黄河仍然清不了。出圣人是很难的喽。出了圣人,首先把黄河治好,这句话就改做了"圣人出,黄河清"了。

鲤鱼跳龙门

"鲤鱼跳龙门"。龙门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北距壶口瀑布65公里。龙门之南就是开阔的关中平原了。黄河水从狭窄的龙门口进入宽阔的河床中,河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龙门之形成,因其东龙门山和其西梁山各申出山脊,相互靠拢,成为一个只100多米宽的狭窄口门,束住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水位升高,而出了狭谷后河谷变宽,水位骤降,落差很大,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就是指跳跃此处。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争跳这个成龙的门关。能跳过者,立时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传说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博,奋斗不息。古人认为此龙门峡为大禹所开,故又称之为"禹门口"。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黄河有一个马蹄形的大弯叫"河套"。俗语云:"黄河百害,惟富一套"。这里说的一套就是指河套地区。本来自西而东的黄河由甘肃到了宁夏的中卫,沿贺兰山转而向北,至内蒙古的临河受阴山阻挡又折而向东,到托克托县突然掉头,沿吕梁山南下,绕了一个大弯,这个特有的大弯曲,好比套在宁蒙平原上的一个大布套,所以人们称这里为"河套"。河套平原西起贺兰山、大青山,东到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南达鄂尔多斯高原,北抵狼山、大青山,纵贯宁夏、内蒙。宁夏部分称西套,也叫宁夏平原或银川平原;内蒙部分称东套,并又分为前套和后套,统称为河套平原。黄河流经这里,地处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人们兴修了许多引黄水利工程,形成黄河灌区,使得粮棉富足,"塞上江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黄河的泥沙。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三门峡

"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的由来。三门峡是黄河进入大平原以前最后一段峡谷是最险要的一座山峡。这里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两岸石壁陡峭,河中两座石岛把急流分为三股。人们把这三股水路分别叫做"人门"、"神门"、"鬼门","三门峡"名称由此而来,鬼门、神门中水势险恶,仿佛只有鬼神才能通过;而人门则水势稍缓,但也是水深流急,舟船难行。如今"三门天险"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横亘峡谷的大坝,像一条银色的缎带把山西、河南两省连接起来,这就是1957年动工兴建的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

"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历史上,黄河多次决泛,纵横乱流,河道大幅度摆动,导致黄淮之间大面积地区经常蒙受惨痛灾难,历代统治者都把治河做为大事。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十分重视冶黄工作。1952年第一次出京视察,就选择了黄河,并把公元1855年兰考东坝头铜瓦厢决口处作为视察的重点。他从济南砾口到徐州黄河故道,兰考到开封北郊柳园口,从邙山脚下到黄河北岸的人民胜利渠,在这次视察中,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

渭水

"泾渭分明"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这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仍然是可以的。但是,当我们来到二河汇合的地方,看到的却是渭水浊于泾水。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混,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有人还就此撰文,认为是古人搞错了,应该是泾清而渭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古人错了吗?实际上,从流经的地域来看,渭水自甘肃乌鼠山流经陕西入黄,流泾的是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地;而泾水全程流经的是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河水含沙量而言,应该是泾水大于渭水的。据统计,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到了现代,由于渭河流域尤其是上游地区人类活动的原因,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也同样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仍然存在,但已是渭水水色深于泾水了。并不是古人搞错了,这是后为对环境发生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因为这一成语的缘故,每年来泾渭会合处看"泾渭分明"的人不少。现在,当地人已经准备开发这一旅游,利用游艇,载送游人到"泾渭分明"去看。

--------------典故与名篇-------------

紫气东来 周昭王二十年,函谷关关令尹喜,见东方紫气缭绕,云蒸霞蔚,登上关前土岗眺望,见一位老者(老子)骑青牛自东而来。便力挽老子在此写下了举世闻名的《道德经》。后人为了纪念这一盛事,将尹喜登高远瞩的土岗起名为"望气台",并在土岗上修建有三丈多高的"瞻紫楼",取"紫气东来"之意。

虞灭虢、唇亡齿寒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欲借虞国之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公谏道,虞虢之间的关系就好象嘴唇和牙齿一样,互为表里,嘴唇剥去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灭亡了,虞国将跟着灭亡。虞公不听宫之奇之言,答应晋国借道。结果,晋灭虢后回师,又灭了虞国。

鸡鸣狗盗 战国齐公子孟尝君,以养士称,广致人才,威望日增。秦昭王知道后,拜为相。后引起秦王手下一些人的嫉恨。昭王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助于昭王幸姬。幸姬想要狐白裘。孟尝君座客有能为狗盗者,夜入秦宫,学为狗偷,得狐白裘献幸姬。于是幸姬为言昭王,孟尝君得释。孟尝君飞车东逃,欲出函谷关。昭王悔,着人驰传以追。当时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夜半至关下,恐人追至。座客中有能为鸡鸣者,遂学鸡鸣,孟尝君遂出关。

周召分陕 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用武王弟周公旦、召公爽辅政。当时,天下很不稳定,周、召二人决定分陕而治(分陕的具体位置,《水经注》说以陕城或陕陌为界,《括地志》则说以陕原为界)。这样,周公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方新发展的地方;召公的责任则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古籍所称"陕西",均指今陕县以西。元明之后,陕西省之得名,亦源于此。

召公遗爱 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县以西由召公治理。相传他下乡视察时,就在田间地头处理民间事务。地方官吏要群众腾出房屋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他马上制止了,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还在棠梨树下受理民事,听讼决狱,他秉公而断,使民无冤抑,把他分管的这一块地面治理得有条有理,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召公死后,人们思念他的政绩,怀念棠梨树,写成甘棠的诗篇。浓荫郁葱的甘棠树下,留下了召公一颗体恤民情,广施仁政的博爱之心,也留下了"召公遗爱"的千古美谈。

杜甫夜宿石壕村子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由于受房官一案的牵连,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洛阳行至华州。此时,正值安史之乱,途中夜宿石壕村(今陕县观音堂镇甘壕村)时,发现这里征兵之残苦较之新安所见更甚,不是白天来抓兵,而是夜间来捕捉。他亲眼目睹一老翁**外逃,老妇苦苦哀求并说全家的不幸:"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唯有乳下孙------。"这使人闻之落泪的话语,更加激发杜甫忧念时世,俯就弱者的高尚情操,于是挥笔写就千古名篇《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渑池会盟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谦颇为赵将伐齐有功拜为上卿。时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诈以十五城换和氏璧。赵王从缪贤荐,遣蔺相如出使秦国。相如不辱使命,既挫败了秦王阴谋,又完璧归赵。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赵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勿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秦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秦盆缶,以相"。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悦,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参考资料:

梦寻黄河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100字志愿者6篇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1

今年暑我参加了系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三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三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 心得体会 。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虽然没有帮到很大的忙,到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共事,积极配合大家顺利完成工作,虽然我的作用很小,但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助我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享用。并且亲眼看到了海运提单、装箱单、、产品质量证明书等一系列与国际贸易流程有关的单据副本。之前,这些单据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有学习过,但是,我没有看到过到底它们长的怎么样,此次实践让我有幸目睹了它们的“芳容”.短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其中,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我终生受用。以后的大学生涯中,我会继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这次实习,我们不仅从个人能力,业务知识上有所提高,也了解到了团队精神、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有了这一次实习的经历,无论是今后的学习,还是工作,甚至是生活,我都会更加清楚,自己要什么、该做什么、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好;相信,此次实习将是我今后人生的一个良好开端。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我到目前为止学的专业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今后两年的学习中我要加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和充实自己。但是我相信有了今年的经验,在明年的社会实践中,我一定能出色的运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学校有了较多的实践经验让我知道不能只局限于校园获取知识,更要走向企业,走向社会。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下来的学习中,我一定要很好的积累知识,为明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让自己频繁地参与实践活动,因为它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得一部分。使得我们的思想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思维在实践中得到开拓,更好的认识和适应社会生活,更好的领悟人生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为将来以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2

我认为,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光停留在书本,生活在现实中就应将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正确公平的估计自己,把今天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从头开始,过去的就让他过去.

我总喜欢挑战一些新鲜事物,因为只有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勇敢的去尝试,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努力赶上.优胜略汰是社会进步的法则,超越压力,战胜自我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工作面前,我积极肯干,认真负责,喜欢在乐观中进取,用微笑面对人生.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从成功里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得到成功和自信.” 虽然自己资质平平,卑微鄙俗,成长的历程艰难险阻,但我相信,带着微笑,不懈的努力,定能战胜一切!

今年暑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一个月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一个月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每一天,捧着厚厚的问卷,怀着一份份坚定的信念,我们在烈日下奔跑着。感谢这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我们在这过程中成长了不少,懂得了不少。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初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强了扎根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身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真的很有意义,我想以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学生的暑期实践。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3

在TCL多媒体制造中心实习的三个月中,对TCL有所了解,TCL企业的愿景是目标“成为受人尊敬和创新能力的全球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尽责,公平公正,变革创新,知行合一,整体至上。使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承担责任,TCL经营多媒体制造中心,通讯科技,电脑,空调,照明等。品牌价值排第三位,价值三百多亿元。

作为TCL王牌的一名员工,我的工作岗位是包装工,打包装是一个繁重的体国活,必须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工序非常简单,写标签,封箱子,拿机壳,套袋子,每天都重复做这样的事情。实际工作十二小时。劳动强度大,加上天气炎热,还有机壳里含有有害物质。使皮肤过敏,全身发庠。体无完肤。每每睡觉时都睡不好,皮肤的溃烂,使我有过退缩的念头,但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我的性格不能容忍我退缩,放弃。带着全身的伤痛,调整了步伐,继续坚定地坚持到最后。

在TCL实习期间,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后备质检的培训。懂得如何辨别机壳的好与坏,质量工作不仅是品质部的事,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员工的事的质量意识,知道只有那些真正重视质量的企业,才能用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游刃有余,通过这三个月的实训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在面对苦难时能够展现出顽强坚韧注重团队精神。认识到个体不一定是整体,现在是一个分工协作的时代,团队的作用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至关重要。整体至上和团队协作是TCL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自己诚心待人。别人才可能对自己以诚相待。职业的高贵与低贱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生活不能等到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4

这是我进入大学后参加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过程中自己收获了很多,记得一开始自己犹豫了好久,但最终选择了参加了学校团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果让我得到了曾经没有的社会经验,也让我知道了很多

六月份组成团队时,我主动打电话要求参加学姐组成的团队,学姐同意了,刚成立时有十一个人,可七月份实践时只剩五个人,有的成员由于放等原因而放弃了实践的机会,最终只有五个人并肩作战了,中间有些环节也就不得不停止了。其实。平时我也是一个容易动摇不定的人,不过这次和学长们一起合作,机会难得,我坚持了下来。我知道要想获得什么想收获就得学会付出,并且要坚持到底,这样才能成功。

在活动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有关问卷调查设计就连续讨论了几天,最终将各个成员的问题和答案进行了集中讨论和优化,形成了问卷调查。其实,当时花这么多时间讨论问卷我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不过当调查时我突然发现认真讨论问卷是有必要的,因为有很多问题居民们并不了解。所以从这一过程中我知道做什么事都得认真对待,认真考虑。

差不多七月六号我们就开始行动了。来到园林社区居委会,社区干部热情地接待我们,并安排人员为我们带路。冒着火辣辣的太阳,我们一家挨着一家地进行了问卷调查。记得第一家是位老党员,他不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很认真地帮我们填好了问卷了,真实地反映了社区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他还希望我们能够给上级领导传达相关问题,接下来的几天,居民们都很热情地帮我们做好了问卷。小孩老人都那么让人容易亲近。不过我也遇到了不理我的情况,那位看都没看就示意我走开,看上去蛮自傲的,不过我还是走开了,自讨没趣。其实,社会就是这样,我们要慢慢学会适应。可能是别人正忙或心情不好,要学会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充满抱怨和不满去看这个世界,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处理问题。对比整天呆在学校里,我们得到的是如何和同龄人相处,而走出学校,我们可以遇到形形的人,此时我们更应该学会与这些人相处,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

通过两天的努力,终于把问卷调查做完了,不管怎样,也收集了很多真实的情况和共同的问题,我们也有很大的成就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负责想学院汇报组员的安全状况和活动的进展情况,每天必做,这也感觉到参加此次活动的意义。

接下来的工作是筹备“医疗卫生知识抢答”晚会,组长让我做主持人,那时特兴奋,第一次挑战这样的任务,给了我不少的压力和动力,所以每天都在忙着写串词开场白等台词,然后便是忙着背台词。那次晚会开展得非常顺利,狼山镇的领导也来参加了发言,居民们也积极踊跃地回答了我们的知识抢答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居民还积极参加“关注农村,关注人民的健康”的签名活动。对我来说,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受益匪浅。首先,锻炼了我的口才和胆量,以前我是一个当众讲话会紧张的人,可这次没有(其实也有点),很自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第二,增强了我的自信心,让我觉得自己只要好好准备了,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再次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其实做主持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应玚能力,比如遇到突发情况要学会临场应对,而我没有,我只是背好了台词,并没有那种能力,以致中间有些环节打乱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做,还是学姐帮我应了过去。其次,平时要练练口才,多练习普通话,学会与观众沟通。

最后我们还帮园林社区做了一个安全感方面的的问卷调查。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得到了很多。不管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要做到:第一,学会坚持,坚持就会成功。第二,不畏艰难,学会克服困难,不能轻易放弃。第三,团队组员要有团结精神,互相帮助,共进共退。第四,学会与别人合作,学会与别人交流,学会处理好与社会人的关系。最后,积极参加,主动做事,要学会勤奋,做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人。当然还有很多的收获,就不说了。他们充实着我,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以上便是我参加本次活动的个人总结,收获不少,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满怀信心地走进这个社会。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5

本人的专业为商务英语,在此次实习进程中,充分应用了商务专业知识,充分了解话术及沟通技能,并充分将其利用于实际。取得了使人满意的成果并收获颇丰。

在此次的实习中,我担负了中国人寿的邀约员职务,负责邀请或鼓励各中端及高端客户参加各大客户权益增值会议。在邀约的进程中,碰到了各种情况,从中我的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进步。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锻炼,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很多方面的能力,为往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阶段的锻炼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发挥长项,补足缺点,从而保证往后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能有较大幅度的进步。

实习进程中,在单位领导的培养和教导下,通过本身的`不断努力,不管是在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工作上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碰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老员工

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他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接纳听取。严格遵守公司的 规章制度 ,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踏实的完成了工作。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工作中,我跳出了课本的束缚,真正面对生活,面对现实,应用我们所学 ,在实践中成长。从服从导师吩咐到主动预备材料,录进卡片。对业务的有了进一步了解。而负责接听电话,直接面对我们的顾客,让我体味到了微笑服务诠释的真理。而后的看似简单但精密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仔细。所以我一直都在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刚开始时,总要不可避免的出错误,但是渐渐的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 导下,我渐渐的减少出错,并争取不出错。我把每次出错都作为对自己的一次警示,人生不谢绝出错,然而如何拯救,并预防下次出错,这才是我看重的态度。

工作中和工作之余我做到坚持学习,建立正确人生观,我知道一个优秀的工作职员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进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进步自己的思想境地,才构成的。在实习进程中,我学会了琢磨客户的心理和应用适合的沟通方式与客户进行交换沟通。

社会实践自我鉴定6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的酒店生活快过去了,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

思想上,自觉遵守酒店的的规章制度,坚持参加酒店的每次的培训。要求积极上进,爱护酒店的一砖一瓦,一直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工作者的重要性。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强烈追求,端正工作态度,作到了理论联理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部门、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一专多能的长处及思想文化素质,包括生活中也学到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做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

工作上,本人自20xx年工作以来,先后在餐饮部、总台、房务中心等部门工作过,在去房务中心工作之前,酒店重新装修期间还参加酒店自办的培训,那时候是学习客房的操作技能,不管在哪个部门,都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争当行家里手。为我以后的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得,刚进餐厅时,那时候的酒店生意爆满,而我虽然是刚从母校那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但这一现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为了尽快掌握服务行业,每天坚持来到酒店学习酒店制度及理论知识等等,到了工作时间,就和那些前辈们学习实际操作及帮忙做点小事情,到了晚上思家的心情与日俱增。

那时经理知道后常给我们开会,聊聊工作的不便及心中的不满加上自身不足,以给予工作上支持精神上的鼓励,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克服和努力,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者,就样度过一年半的餐饮工作,让我收获最多的也就是在餐饮的时候,它让我了解到了人们最基本的交际场合中的礼仪,对待客人要热情、友好、耐心、周到。这也是我本人性格中所缺乏的、所没有的,也让我明白与同事之间相处也需要这种精神。其实这也是改变不好性格的良好途径。

我后来工作的时间大部分在客房,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客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我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服务,这就要求着我不仅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来源,与各部门也要保持紧密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传达信息的急时性、准确性。这些从前厅所学到的也就让我在房务中心的工作得心应手。于此同时加强与同事间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彼此之间相互体谅,形成一个团体力量,这样更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进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面只是我工作中取得的一点成绩,这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始终坚信一句话“一根火柴再亮,也只有豆大的光。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柴,则会熊熊燃烧”。我希望用我亮丽的青春,去点燃周围每一位客人,感召激励着同事们一起为我们的事业奉献、进取、创下美好明天。

不足之处就是情绪波动较大,不够温柔,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不断的锻炼完善自己,争取作一名优秀的酒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