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功率

2.台风天日本的超市被抢空,为什么单单剩下了韩国泡面?

3.我想了解一下气象信息共享的体制和机制

4.云南省文科考生人数2023

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功率

应对极端天气工作汇报_稳妥应对极端天气

太阳能电池加工工艺革新:一般工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4%~16%,而用新的激光加工技术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使用聚光光学元件形成聚光光伏电池,极大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减小电池使用面积,同时由于小尺寸电池可以利用现有集成电路制作工艺来加工,从而使太阳能光伏发电总体成本大幅度降低。聚光是降低光伏电池利用总成本的一种措施。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根据光照强度、环境温度选择合适的安装角度(一般朝向正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达到最高。当然由于每个地方的纬度不同,太阳能电池板的垂直面和正南的夹角也不一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所在区域的日照时间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电池板。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天会有长达8小时的日照时间,但是有些地区,可能没有这么多。

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时还要注意维,避免磕碰,撞坏等意外发生。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地方要稳妥。

百度百科-太阳能电池

人民网-改变聚合物结构可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

台风天日本的超市被抢空,为什么单单剩下了韩国泡面?

第19号台风“海贝思”12日晚在日本伊豆半岛登陆,肆虐两日后灾情日趋严重。日本NHK今天(14日)中午最新快讯显示,“海贝思”已致40人死亡,16人失踪,189人受伤。为应对极端天气影响,日本民众早在台风来临前就提早做好了防范准备,将超市内的水、电池、即食食物等应急物资购一空,货架孤单的角落里唯独留下了韩国泡面。

而这些被形容为“日本人避难时都不愿购买的韩国泡面”,被日媒认为是反映出了如今“历史上矛盾最恶劣化的韩日关系”。据日本产经新闻13日报道,第19号台风“海贝思”来临前,日本超市被抢购一空。11日,在日本东京一家超市,部分食品类商品全部售罄,人们提着满满当当的购物篮排队结账。

然而,被大扫荡后的速食产品货架上,却独独留下了许多农心辛拉面、土豆面等韩国知名品牌的方便面产品,在空空如也的日本超市里,显得“孤单寂寞冷”。

文章分析称,从韩国泡面“遇冷”,似乎足以窥见不断加剧的韩日矛盾有多严重。因为即使在性命攸关的灾难面前,应急物资再紧缺,日本人也不愿意购买韩国产品。

有的网友表示即使价格便宜也不想购买韩国产品,除了因为众所周知的两国矛盾问题,还因为对韩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缺乏信心。也有的网友表示,韩国的方便面太辣,会让人口渴,这样会浪费宝贵的水,不适合做应急物资。尤其对于一些容易因辛辣食物造成肠胃不适的人来说,紧急避难情况下,还是选择常吃的、较为温和的食品更稳妥。

他们解释称自己只是单纯地不喜欢吃韩国的方便面,吐槽其口味难忍。而且其他国家的方便面产品,在“泡面大国”的日本本就销量平平。

我想了解一下气象信息共享的体制和机制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环境条件。当前,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与气候正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维护气候系统的均衡,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而描述大气及其相关圈层状态和特征的气象科学数据,不仅是气候系统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科学数据是人类社会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基本数据、资料,以及按照不同需求而系统加工的数据产品和相关信息,具有明显的潜在价值和可开发价值,并在广泛应用过程中得以增值,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科技信息。开展科学数据共享不仅是当代科技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气象科学数据以其广泛的应用需求和较好的业务基础,被列为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首批试点。下面简述近几年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进展与未来发展思路。

一、 中国气象科学数据的现状与业务支撑环境

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是历史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系统性最强的地息之一。中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的多样性,尤其是拥有丰富的人文记录和自然记录并存这一独特条件,倍受国际学术界重视。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气象部门已经形成了地基和空基相结合的大气及其相关环境探测体系。包括常规地面、高空、辐射、酸雨、农业气象观测、大气本底观测站和其它许多特种观测站网。另外,我们还在南极建立了中山和长城两个长期观测站。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两种业务卫星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弥补,可连续获取全天候、全球范围多种光谱的海量大气环境信息。依托FY-1、FY-2气象卫星应用系统工程建设,中国气象局已经建立了国内功能最完备的卫星资料接收应用系统。接收并保存了FY-1、NOAA、FY-2、GMS、METEOSAT、EOS等多种国内外气象卫星与地球环境监测卫星资料。

目前,中国正在沿海岸线和大江、大河、湖泊及内陆重要城市布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其获取的数据不仅会显著提高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的能力,而且在生态监测、航空保障和防灾减灾等领域也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沙尘暴监测预警能力,我国沙尘暴监测系统在现有15个气象台站中布设土壤水分监测仪器,20个站布设波段太阳光度计,15个站布设大气热红外辐射仪,10个站布设大气能见度仪,15个站布设测量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大气飘尘仪器,15个站布设气象梯度观测小塔,等等。对影响沙尘暴发生、发展的下垫面土壤水分、植被状况和边界层参数以及气溶胶物理与化学特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定量的监测。

经过长期积累,中国气象局拥有了大量且经初步规范化处理的气候系统观测数据.目前数据存量已经超过100TB。未来随着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环境卫星、新型自动观测站网等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每年的数据增量将超过200TB。

作为数据共享业务支撑环境,中国气象局拥有较完备的气象信息网络通信系统,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气象通信系统(GTS)区域中心之一。投入业务运行的中国气象局气象综合信息网络系统(简称9210)已经构成了国家、省、地、县四级气象资料和产品实时收集、传输和分发体系;由世界气象组织(WMO)管理和全球各国参加的全球气象通信系统网络实时地进行全球观测站网资料交换和数据产品的分发。

中国气象局应用巨型计算机系统对每天大量的气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国家北方高性能计算中心就设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拥有国产神威、、曙光以及IBM、CRAY等巨型计算机,为数据共享提供了可靠的硬件设施保障。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建设和风云02批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可以为各类气象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存储、服务提供高效的业务系统和海量存储环境支撑。

二、 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进展与运行机制

作为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成员国,中国与国际社会有着广泛的气象合作以及气象资料和产品的交换。我们在1980年就加入了全球气象通信系统,每天有数万份的气象报告传输给世界各国,为全世界的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和业务科研提供服务。同时,根据WMO 40号决议精神,中国积极提供基本的长序列历史资料参加国际交换。我们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数据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在国内,中国气象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通过同城用户终端给总参、空司、民航、水利、海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北京大学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实时传输气象资料。我们所接收到的气象卫星资料也面向所有用户公开广播。

2001年12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气象局发布了《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工作,通过网络、介质拷贝等多种形式为各领域用户提供公益性共享服务。为了配合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开展,不断增强共享服务能力,科技部下达了“气象资料共享系统建设”项目,在数据整合集成、技术标准保障、共享服务平台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开发;同时,中国气象局也整合内部,开通了“卫星资料共享服务网站”等服务平台。通过两年多建设,已经完成了地面、高空、海洋船舶、卫星遥感等13大类共68种数据集产品的研制工作,总数据量达到了740GB;整理研制了“气象科学数据分级分类规范”、“气象科学数据元数据标准”、“气象资料共享服务实施细则”等一批急需的数据标准规范和技术方案;初步建成了由一个主节点和8个分节点构成的分布式共享服务网络,网上可供下载数据总量超过了100GB,为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联机检索和数据下载服务。

近3年来,中国气象局为公益性用户提供了大量的离线与在线方式的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据统计,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期间,国家气象档案馆为科研、决策、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国防等领域用户提供来访服务627人次,提供数据总量430GB;共享服务网站://cdc.cma.gov.cn)访问量超过12万人次,新增注册用户218个单位,在线下载数据量500GB以上。

为了保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持续深入开展下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利于共享开展的管理运行机制。在共享试点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了共享制度。

第一,站在国家高度,制定“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为数据共享开展提供政策性指南和执行依据。

开展共享,政策先行。中国气象局在共享试点筹备阶段,就非常重视部门政策的制定,依据《气象法》的法理原则并借鉴WMO有关数据交换政策,制定并颁布了《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不仅使开展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为此项工作的迅速启动并能够持续规范开展下去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二,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按照分级分类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共享工作开展。

气象科学数据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基础差异很大,为了迅速开展公益性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必须面向急需,立足实际,选择基础较好的常规观测资料和实时卫星气象资料提供服务。同时全力组织新数据集的研制,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气象科学数据产品。

第三,加强管理,注重标准,建立业务化的运行机制

在开展共享服务中,首先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在共享启动之初,中国气象局就明确要求各级资料管理单位将开展共享服务纳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将数据共享工作纳入正常业务程序进行规范管理、考核评估,保证其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推进共享工作与气象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相衔接,构成科学合理、流畅的信息系统。

三、 进一步推进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思路

虽然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离国家和社会对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尚有很大的差距,目前能够提供共享服务的还只是基础较好的部分常规要素和实时数据,气象科学数据整体效益还远没有充分发挥。要进一步深化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开展,构筑整个领域的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络体系和持续稳定的运行机制,我们需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推进科学数据共享,按照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总体要求并结合气象部门发展,今后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更扎实的努力。

1、 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不断增强共享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

目前和今后几年,是气象现代化建设蓬勃开展的时期,各种新型观探测仪器和设备将不断地应用到实际业务中去,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高时空分辨率和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一类是传统的气象要素与参数,通过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观测精度和时空密度得到大大提高;还有一类是新增的地-气、水-气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等气候系统各圈层及其相互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各种参数。这些数据不仅要在气象业务和科研中迅速应用,也应当通过规范化处理加工,形成标准化的数据产品,对其他领域和部门提供共享服务,以使国家投资效益最大程度发挥。加快推进省级高时空密度资料开发与共享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整体数据优势。这是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2、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加强数据整合与历史资料抢救,为共享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集产品。

加大数据的整合力度,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数据集产品是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持续开展的本源。作好此项工作一是开展珍贵历史资料和卫星遥感存档资料拯救工作,有效保护利用历史数据;二是加强古气候资料的整理与开发,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三是开展多源数据整合集成,开发地基与空基资料、常规与特种观测资料、大气与其他圈层资料相融合的综合分析产品;四是面向关键科学问题与热点区域,开展主题数据加工分析,形成一批综合性的数据集产品。

3、 以共享带动气候系统领域的整合与有效配制,构筑气候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在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数据共享的同时,将以气象行业数据融合和共享交换为突破口,构筑跨部门、多学科、涵盖气候系统领域的网络化、分布式资料共享体系,形成部门、领域、行业之间顺畅的数据信息交换和共用,从而带动气候系统领域各类探测系统的优化、规范和科学合理布局以及通信传输与数据管理平台的整合集成,使国家投资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也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加速向前迈进。

4、开展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营造数据开放、共享的机制与氛围。

当今世界学科交叉、融合、渗透日益明显,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换已经越来越成为迫切的需求。同样,现代大气科学发展,越来越注重对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相互作用机理的探索与研究。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已经与地震局、测绘局、民航总局和水利部等部门就数据交换与共享开展了协作,也通过“局校合作”与北京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云南大学等教育机构签署了包括数据共享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共同推进科学数据高效流动与低成本使用。下一步,我们将本着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原则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开展部门、院校、机构之间合作与共建,形成数据双向、多向流通机制,促进各自领域工作开展。气象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长期以来就非常密切,目前,中国气象局与140多个国家开展了气象科技合作和交往,与20余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积极参与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世界天气监测(WWW)、世界气候研究(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IHDP)、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等重要国际机构和国际。今后我们将坚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科学数据开发与管理共享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国际数据引进与利用。

四、 几点建议

1、 加大支持科学数据共享力度,推动国家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要使科学数据真正开放、流动并在共享服务中充分发挥效益,首先需要在国家层面上统一调度,加强规划和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气象、海洋、生物、医学等基础性、公益性特点显著的领域,建成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网);其次,需要加强历史数据和以往存留在各部门的科研项目数据的拯救和整理工作以及共享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共享能力和在线服务能力,推动科学数据的全面共享和有效利用。

2、 参照全球气候观测,加快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进程,推动气候系统数据共享。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冰雪圈中的各种过程,以及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人类活动影响的不断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大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国际科学界已经提出并正在实施全球气候系统观测.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积极参加国际GCOS,建立一套与国际先进国家同步发展的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对我国开展气候变化要素、气候灾害、气候状况的监测和气候的科学利用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加快我国气候系统观测的研究和建设进程,必须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多部门协调,联合推动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力争早日全面建设我国气候观测系统,实现气候系统数据共享。

3、 尽快制定国家信息共享法规政策,营造资料共享的新秩序。

打破信息壁垒,挖掘各部门数据,做好科学数据的收集、质量控制、资料存贮和管理、分级分类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均需要国家法律或法规予以规范和保障。同时,数据共享服务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和国际接轨的科学数据的分发和利用问题、涉密科学数据和资料的保护权限等问题,也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办法和法规体系支持,以便规范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发挥科学数据的最大效益,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同时为社会和国家需求服务。因此,应该加快制定国家信息共享法规政策进程,从根本上规范科学数据共享并保证其持续深入开展。

我们相信,通过国家的宏观规划与大力支持,中国气象局及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的劳动,气象科学数据共享工作必将全面深入地向前迈进,气候系统资料共享一定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世界科技创新与进步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出处:《科学中国人》)

云南省文科考生人数2023

2023年云南高考报名人数为39.93万人。

其中,普通高中生35.57万人(文史16.36万人、理工19.21万人),“三校生"4.36万人。2023云南高考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的有3.25万人次,参加体育类专业考试的有1.88万人。与2022年相比,今年报考人数增加了1万人,创历史新高。

全省已完成网上报名和确认、资格审核、考生体检等工作,英语科目听力考试和口语测试、艺术类专业统考、体育类专业统考、高职单招等4项高考专项考试已安全平稳顺利完成,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录取5.75万人。考试准备工作正按有序推进中。

主要工作举措:

1、规范考务管理。取人技联防、一岗多控等手段,对试题试卷全流转过程进行“全过程、无死角”监控。开展省—州市—县区—考点“四级”考务培训,全体考务人员参加教育部网络考务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省—州市—县区全覆盖考前检查,省级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领导带队,赴全省各州市开展考前检查,考中选派巡考员进行实地巡视检查、网络巡查,多措并举,保证考试组织安全有序。

2、严肃考风考纪。按照教育部要求,把防范手机作为2023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今年全省所有考场均为标准化考场,所有考点首次配备使用智能安检门,所有考生经智能安检门检测无异常后方可进入考点,同时,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还要进行人工安检,坚决把手机拦在考点、考场之外。

各考点均实现5G手机信号屏蔽全覆盖,通过扩大考点内无线电信号屏蔽范围、开展考点周边电磁环境监测等措施协同发力,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同时将严把考场入口关,严防行为,实现考试过程全程录像,确保发生问题可追溯、可倒查。深入开展诚信考试教育,引导考生诚信高考、拒绝。

3、优化服务保障。考前,加强对考生的心理疏解和备考辅导。自即日起,将陆续通过云南省招考频道网站、微信公众号推送考生赴考提醒。考试期间,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治安、出行、食宿、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综合保障服务;为残疾考生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

及时向社会公布省、州市、县区咨询服务电话,进行24小时应急值守,畅通咨询渠道;加强舆情监控,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舆论环境。考后,将通过、官微等线上平台,结合线下现场面对面咨询服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和招生信息宣传,适时做好招生预警通报典型案例。

4、强化应急处置。认真落实感染“乙类乙管”以及其他传染病防控措施,加强与卫健、疾控部门会商研判,做好备用考场、监考员的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地震、洪涝和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协调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地震、气象等部门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加强预测研判,完善应急预案并指导各级开展模拟演练。

考试期间,实行教育、宣传、网信、工信、公安、保密、卫健、市场监管、无线电管理等多部门24小时联合办公、联动值守应急,快速稳妥处置涉考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