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气候条件_蒙古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1.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类形
2.为什么说我国的 气候特征是复杂多样的
3.气候形成的因子
4.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5.锋和气团对天气有何影响
6.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内蒙古气温历史最低
8.毛乌素沙漠大气运动及气候特征
9.气象专家:即将影响京津冀的冷涡暴雨是什么雨
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类形
一、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 ? ?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 7000-8000MJ/m2,为高值区。 ?
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 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另外,通过计算表明,波长较短的波段,海拔越高时,其红外波段的能量越低。高原的紫外和可见波段的相对通量高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尤以紫外波段更甚,而红外波段的相对通量低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就各波段的绝对量而言,高原比东部平原要高得多,以紫外、可见、红外三个波段的能量为例,西藏高原分别是苏州的2.9、l.6和1.1倍。从太阳辐射资源来看,红外、可见光和紫外各波段太阳辐射4至9月的总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7%。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资源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同步,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紫外到辐射虽然在太阳辐射的总通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藏北、阿里地区观测到紫外辐射及其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大的,那曲(海拔4500米)观测到晴天正午紫外辐射瞬时值达70W/m2,神仙湾(海拔5300米)为99W/m2,表明晴天时高原地区大气对紫外辐射的消光能力很弱。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各波段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大,但各波段辐射强度占总辐射强度的百分比的变化则不一样,紫外波段将上升,可见光波段略下降,而红外波段将下降较多。?
二、气温低、日较差大、年变化小?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
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日较差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的大小与地形、植被、于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辐射相对较弱,降温少,所以昼夜温差较小。?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小,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地年较差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年较差是北部大南部小,西部大东部小?
青藏高原年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要小4-6℃以上。形成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夏季温度比较低,而冬季的温度不太低,尤其是在西藏南部地区,冬季干燥,太阳辐射强,局部地区增温比较明显,所以,冬季相对而言不太冷,导致气温年变化较小。 ?
三、降水少、地域差异大?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最多降水量约是最少降水量的200倍。以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巴昔卡为例,降水量极为丰沛,平均年降水达4500毫米,是我国最多降水中心之一。由于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东西走向,以及缅甸西部的那加山南北走向,构成朝西南开口的马蹄形的地形,每当夏季从孟加拉湾吹来的温暖偏南气流冲入马蹄形的地形后,迫使气流转变成气旋性弯曲,这可以从马蹄形内台站地面风向频率看出,东北风和西南风频率几乎相等,形成季风辐合区,而巴昔卡正好地处西南气流转为东北气流的位置上,易造成丰沛的降水。溯雅鲁藏布江北上,深入高原腹地,降水急剧减少,而且沿雅鲁藏布江地区的降水可达400毫米,比流域两侧山麓一带降水多,雅鲁藏布江河谷地是西藏主要农区。?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与雅鲁藏布江之间,有一狭长的少雨区,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阻挡南来的暖湿气流北上,气流翻过高大山体,下沉增温,相对湿度变小,不易形成降水,为"雨影区",是西藏较为干旱的地区。东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地区,降水较多,为400-600毫米。藏北地区受切变线、低涡天气系统影响,加上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藏北多雨中心,气候比较湿润。雅鲁藏布江下游与怒江下游以西地区,是青藏高原年平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一般都在600-800毫米以上。黄河流域的松潘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祁连山脉的东南部也是一个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平均500毫米左右。其它大部分地区约在200-500毫米,高原东部的三江流域横断山地区降水偏少,在400毫米以下,其中尤以怒江河谷降水更少,是著名的于热河谷,出现具有亚热带干暖河谷特征的灌丛。被河流切割的地区,象吉隆、聂拉木、亚东等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也可高达1000毫米以上,随着高原抬升降水迅速减少。 ?
四、高原气候带的特征?
根据温度和水分指标,结合植被,考虑大地形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将青藏高原地区划分为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藏东南海拔较低处的亚热带山地和热带北缘山地,并依据水分状况又将高原气候带进一步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等13个气候类型区。这里仅对高原气候带和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气候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1)高原亚寒带。大体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通天河河源以东,地域辽阔,包括西藏那曲至青海阿尼玛卿山、青海东南隅,平均海拔4500-4800米,>10℃期间天数少于50天,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是青藏高原主要牧区之一。由于高寒,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本区东部水分条件较好,在海拔较低处利用有利的局地环境和零星河谷地可种植青棵、马铃薯。但是本区西部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应该指出的是,在高原亚寒带中,有一部分地区,如北羌塘、阿里北部和通天河河源以西平均海拔高度4800-5100米的地区,全年均不出现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数,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19℃,甚至可达23C℃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霰、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于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目前几乎无开发利用价值。?
(2)高原温带。西藏境内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喇山东段一线,为高原温带与高原亚寒带的气候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一条重要的气候界线。这条界线南北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从生产实践来看,此线以北,为广阔的高寒地区,以牧业为主,粮食作物如青棵、小麦等基本不能成熟,但此线以南粮食作物基本上能成熟。另外,这条界线大体上也是有无天然森林以及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高原温带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中喜马拉雅山以北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流域有较宽阔的河谷,还有青海涅水、黄河流域。这一带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平均海拔高度2700-3700米,>10℃的天数50一150k不等,年降水量400-600毫米。西部要比东部干旱,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作物有小麦、青棵、豌豆、油菜等,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种植小麦能获得高产,局地小气候比较温暖可种植喜温作物,灌溉有明显增产效果。主要气象灾害是春旱和低温冻害。?
(3)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的气候。青藏高原东南隅海拔很低,气候异常温暖湿润,具有热带北缘、亚热带气候的特征,不同于高原气候。藏东南为喜马拉雅山南翼外缘低山地区,谷地多在1000米直至百余米为热带北缘山地。夏季受西南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寒冷气流受高大山体阻挡,气温远较同纬度地区高,全年日平均气温几乎均>10℃。这里气候异常温暖湿润,低处为热带常绿雨林、季雨林,可种植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农作物一年三熟。这一地区气温等值线和降水等值线多沿雅鲁藏布江大峡弯谷地及其支流呈树枝状分布。背崩以南海拔5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内、气候湿热,年均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可达2500一3000毫米,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有利的地形和环流形势,使区内的气温远远超出同纬度的气温,因而使该地区成为我国热带的最北地区。这里冬季十分温暖,比同纬度东部地区气温高3-5℃,干季降水虽少,但云雾绕绕,湿度大,有利于热带、亚热带作物为生长。本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且春温低于秋温,表明该地区气候的海洋性程度十分明显。本区降水丰沛,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呈线性递增,最大降水高度约在海拔3500米处,南部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湿舌沿雅鲁藏布江向北伸入高原,构成一个狭长的多雨带。由于降水日数多,平均降水强度大,暴雨时有发生,易酿成山地灾害。尽管本区气候资源丰富,但沿雅鲁藏布江大峡弯及其支流的谷地可耕地甚少,限制了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种植和发展。 ?
五、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位置偏西,则长江中下游、川东和贵州多雨;而川西与华北少雨;如果位置偏北,则长江流域少雨干旱;偏南则长江流域多雨偏涝。 ? 再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它直接阻挡了我国西部地区对流层下部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流。冬季,冬季风阻滞于高原以北,使我国西北内陆冷高压势力更强,并使冷空气南下的途径偏东;使位于高原南面的印度比其东西同纬度地区气温高而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夏季,青藏高原阻挡了西南季风深入北上,使大量的来自印度洋热带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只能大部停留在南亚的东北部和青藏高原的东南一隅;一部分掠过高原东南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进入我国的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加强了这些地区的降水过程,而我国西北地区则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干旱少雨。?
另外,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其涡源就在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存在,它可以使高原上空的大气产生热力对流,这种热力对流能使高原上空的云泡汇集,成为云团、云区或云带,最后在南支西风急流的吹送下,以跳跃式的水平运动方式移出高原,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量降雨。为什么说我国的 气候特征是复杂多样的
中国的气候(climate of China) 中国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东半部具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即冬季盛行大陆季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海洋季风,湿热多雨。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西北地区则因僻处内陆,为海洋季风势力所不及,具有西风带内陆干旱气候。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最主要者为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洋流、地形及大气环流。这四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地理纬度和太阳辐射 中国领土南北延伸约50 纬度。由于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就有显著差别,因而导致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各异。尤其是在冬季,南北的太阳辐射量的差值就特别大。例如在冬至日,漠河地区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分别为509.9 焦耳/平方厘米·日与2546.5 焦耳/平方厘米·日。夏季,白昼长度随纬度增高而加长,部分地补偿了太阳高度角上南北差异的影响,太阳天文辐射南北差异不大。例如在夏至日漠河与海南岛南端太阳天文辐射相差仅254.6 焦耳/平方厘米·日。但就全年平均状态而论,则为南多北少,其差值甚为显著。这是中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夏季差异小,气候具有水平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大气透明度和云量等的影响,中国年均日照时数以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为最大,超过3000 小时。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江南丘陵及西藏东南察隅地区最小,约为1000~ 2000 小时,其余广大地区多在2000~3000 小时。中国各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334.4~919.6 千焦耳/平方厘米。其分布形势与日照长短相对应,西藏高原达627.0~919.6 千焦耳/平方厘米,新疆盆地约为501.6~678.8 千焦耳/平方厘米。东部地区最低值在川、黔,为334.4~376.2 千焦耳/平方厘米。由此向东、向北又逐渐增加,至华北、内蒙古一带为585.2~3.4 千焦耳/平方厘米,东南沿海及东北地区约为459.8~501.6 千焦耳/平方厘米。各月总辐射量分布更复杂,最小值大多出现在12 月~翌年2 月,最大值出现时间受雨季影响很大,珠江、长江一带在主要雨季过后的7 月,华北、东北分别在雨季前的6 月及5 月,西南地区则在季风雨季前的3~4 月,进入雨季后仅在7 月出现全年最低值。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气温的季节变化和由春入夏升温的速度。中国各地辐射平衡值,除北纬40°以北地区冬季出现负值以外,大部分地区全年均为正值。年均辐射平衡值以海南岛为最大,约292.6~334.4 千焦耳/平方厘米。川黔地区最小,约146.3 千焦耳/平方厘米。西藏高原西部及东北和内蒙古北部、北疆一带亦小于167.2 千焦耳/平方厘米。其他大部分地 区为209.0~292.6 千焦耳/平方厘米。海陆位置和洋流 中国由于海陆物理性质不同所导致的下垫面热量状况的差异,表现突出。冬季大陆气温明显低于海洋,尤以高纬地区更甚。相反, 夏季大陆易于增温,气温明显高于海洋,而非干旱的大陆和海洋亦均为水汽源,低纬地区尤明显。在上述变化中,受地形和面积的影响,大陆的升降温都比海洋快,是变化的主导方面。海洋虽是稳定因素,但也与洋面性质和大小有关。东亚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大陆上冬季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夏季印度热低压的形成。海上情况则正相反。高低压的生成、分布和性质的季节变化破坏了行星环流的带状分布规律,引起海陆间空气质量的季节变化和输送。因而欧亚非大陆是这种季变的最大中心,约占全球交换量的一半。亚洲大陆是海陆空气质量最大季变中心的核心,形成了著名的东亚季风。具体的海岸形式、走向和盛行风向的相对位置及距海远近等的差异造成各地局部气候差异。中国内陆地区常年得不到海洋气流的调节,气流的大陆性表现非常明显。南疆沙漠的形成除因高原影响外,亦与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有关。中国沿海洋流有太平洋西部的黑潮暖流和自渤海南下至台湾海峡的沿岸流(寒流)。黑潮距中国海岸较远,冬季又盛行去岸风,对中国增温、增湿作用不大,但春夏对沿海气温和台风活动及梅雨的盈亏等有一定影响。沿岸流使近地面层空气稳定,利于海雾形成。中国沿海雾的季节变化受其影响很大。地形 中国为多山国家,地形对中国气候影响颇大,尤为多种局地性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高原本身不仅通过对周围大气的直接加热和冷却作用,形成独特的高原寒冷气候,明显地破坏了气候按纬向呈地带性分布的一般规律,还通过和大气环流的相互作用,影响到周围地区的气候特征。高原的突出地形容易加强它南北两侧的气流的东西成分和其东侧的南北成分,能引起5000 米以下西风气流的绕流、分支和汇合,直接对中国东部气候季节变化和雨带位置起着制约作用,还对南北气流和水分交换起阻碍和扰动作用。因此,冬季则有利于北侧蒙古冷空气的积累加强及沿其东侧向南的侵袭,加强了冬季风。夏季又阻挡了印度洋暖湿空气直接向北的输送,但却有利于高原东侧偏南气流的盛行,因而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冬冷夏热的干旱气候形成及中国东部温湿季节变化明显的季风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季风结构复杂亦与青藏高原有关,在高原附近对流层低层,中国东部主要是海陆季风。在中低层高原附近受高原上气压系统的控制形成高原季风,冬季表现为高原北侧和东侧为西风,南侧为东风,夏季正相反。对流上层还有冬夏间西风和东风带的季节交替,它们相互影响和制约。高原季风有加强和扩大中国东部季风活动范围、影响其进退速度的作用。此外,夏季高原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还在南北方向形成一个在高原为上升气流,在两侧为下沉气流的垂直环流,并以南侧者为主,称为经圈季风环流,正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哈氏环流方向相反。中国许多大体东西走向的山系亦对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换起障壁作用,常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如秦岭即为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界线。北起大兴安岭,西南至云贵高原的第二级台阶地形的边缘,阻挡夏季风入侵,大 体为中国东部湿润气候和西部干燥气候的分界线。山地还通过对局地气流的阻障作用改变了气温和雨量分布。通常迎风坡多雨、湿润,背风坡少雨、干燥;在山地,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形成气温垂直地带性特点及山地气候等。大气环流 在上述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东亚季风环流是影响中国气候最直接的因素。冬季高空基本气流为西北风,低层自北向南分别盛行干冷的西北、北和东北季风;夏季高空北纬30°以北为西风,以南为东风,低层自南向北为湿热的西南季风和偏南到东南风,因而形成了随盛行风的转变,在环流、天气系统、气团性质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的气候特征(见中国的气旋)。四季流场与季风进退 中国四季流场各有特点,冬夏季风的季节替过程,不但规定了季风区域,还因环流、地形及地理位置的不同,形成了各地的气候差异(见中国的季风气候)。①冬季。冬季环流约始自10 月中旬,结束于翌年4 月中旬,其中以12 月~翌年3 月初是冬季风的全盛期。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势力强大的冷高压区。青藏高原的存在和它形成的低温高压中心叠加在蒙古高压之上,都使高压势力得到加强。这时在地面图上蒙古高压控制着整个亚洲大陆, 成为干燥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地。在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形成一个低气压,它是西来气旋的总汇。在赤道以南的太平洋和印度洋面亦为低气压。由蒙古高压发散出来的气流,一支向东流向阿留申低压;一支向南可达赤道附近的南海,这是中国冬季风的南限。西限受地形影响及于青藏高原的北缘和东缘,形成一条地形锋,其东南一段即“昆明准静止锋”,是为冬季大陆冷气团与西南暖气团之间的锋面。在冬季风盛行时期,中国大部分在单一的极地大陆气团(Pc)控制下, 天气寒冷干燥,只有当它在向南流动的过程中与较暖湿的地面或海面接触, 下层不断增温增湿,逐渐形成变性极地大陆气团(NPc),特别是在暖海洋面变性,从海上回流,再与新鲜的极地大陆气团相遇而形成锋面时,会出现阴雨天气。云南高原受蒙古高压影响较小,而常受热带大陆气团(Tc)所构成的西南暖流所控制,天气晴暖干燥,形成中国冬季的温暖中心。但在昆明准静止锋影响下会出现阴雨天气。冬季大陆高空为盛行西风所控制,在3000 米以上的高度上受青藏高原的阻障和分支作用,西风急流在高原两侧分为南北两支,南支是副热带急流, 北支是极锋急流,并在东经140°附近形成西风带平均大槽,东经90°附近高原北侧形成平均脊,在对流层中上部皆维持这一“西脊东槽”形势,在槽后冷平流的诱导下,蒙古反气旋频频南下,冷空气向南爆发常形成寒潮天气。寒潮是中国冬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强大的寒潮会引起中国大面积地区的剧烈降温、雨雪和大风等天气。侵入中国的寒潮冷空气大都源自欧亚大陆北部北冰洋等地,移入中国前常在西伯利亚中部(北纬43°~65°,东经70 °~90°)积累加强(这一地区称为寒潮关键区),然后南下,并不断减弱。寒潮本身是冬季风活动的一种形式,也具有北强南弱的特点。华南地区冬季强冷空气入侵的次数为黄淮地区的1/2、东北地区的1/3、引起的降温幅度也比北方少。②春季。是冬夏环流的过渡时期,高空南支西风急流于3、4 月间先后两次明显减弱、北移。北支位置变化不大,但强度减弱。同时南亚平均大槽也明显减弱,中国上空基本气流由西北渐转为西风。相应在地面的活动中心也 发生变化。高纬的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两个活动中心逐渐减弱,并分别向西和向东移动。低纬开始建立南亚印度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并不断向北扩展。同时形成了东北低压及鄂霍次克海高压。自黄海到日本一带形成变性高压区,华北、华东出现南风的机会增多。在它的影响下,华北和东北开始出现少量春雨。西北和华北的西南部常出现一连串分裂的小型反气旋环流,它与由青藏高原南侧绕流而来的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明显的切变线, 冷暖空气交绥,江南容易产生降水过程。同时热带海洋气团开始进入华南, 极锋逐渐向北推移,南方进入春雨季。总之,春季高空西风带虽逐渐北移,但波动较多,地面南北冷暖气流交替消长,形成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多变的特点。③夏季。从6 月初~8 月底,海陆温压场形势起了根本变化。在地面图上蒙古高压已不复存在,印度热低压却强烈发展。青藏高原的增温亦比四周同高度的自由大气快,高原近地面层也由冬季的冷高压变成热低压,从而更加强了大陆热低压的形势。海上的阿留申低压已隐而不显,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却非常强大。上述两活动中心成为夏季控制中国天气气候的两大环流系统。中国大陆盛行由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其风向在东亚主要为东南风, 在南亚为西南风。东南季风的最北界限可达内蒙古,相当于盛夏极锋到达的最北位置。中国西南季风盛行于青藏高原南部、云贵高原西部和南岭以南的珠江流域,其北限可视为热带辐合带的北限。在此界限以南夏季为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替的地区。就高空环流形势而论,从6 月中旬开始,亚洲上空气流经历一次最明显的变化,行星风带跳跃式地向北推移。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西风急流突然北进,原来位于南海上空的东风气流移到高原南侧。西风带明显向北收缩。平均槽脊位置几乎与冬季相反,强度也较冬季为弱。东亚平均大槽消失,变成鄂霍次克海浅脊,在乌拉尔地区亦出现高脊,在两脊之间建立一大槽。中国北部上空仍为西风带系统,即温带西风和副热带西风气流,西部受性质不同的大陆副热带高压(低层为大陆热低压)控制,南部则分别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热带东风系统影响。环流形势远较冬季为复杂。夏季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来自热带与赤道海洋洋面,一般称为热带海洋气团(NTm)与赤道海洋气团(NEm),二者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降水的形成。中国的主要雨带和雨季大多与夏季风的消长有关。主要雨带大致位于夏季风前沿,随夏季风的进退而南北移动。平均每年4 月下旬华南夏季东南季风盛行,5 月中旬华南沿海形成一大雨带。以后逐渐北移,6 月上旬雨带移至南岭以北,使东经100°以东的华南地区出现春雨期。6 月中旬,地面太平洋高压脊线由北纬15°突然北跃到北纬20°~25 °,夏季风北进到华中地区。在高空“两脊一槽”形势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槽前暖平流区,南来的暖湿气流源源北上,同时槽后冷平流也促使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冷暖气流在长江流域交绥产生锋面(极锋)和气旋活动。由于鄂霍次克高压的阻塞作用,在江淮流域维持着一段较稳定的、持续的降水过程,此时正值当地梅子成熟时节,故称为“梅雨”(见中国的梅雨)。7 月中下旬,亚洲上空西风带再次经历一次剧变,北移到最北位置。地面太平洋高压进一步向西向北扩展,高压脊线从北纬25°再次北推到北纬30 °附近(北纬25°~35°),夏季风开始在华北盛行。至此,环流形势从初夏进入盛夏。 在盛夏期间对流层低空(1.5 公里高度)中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南风, 仅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盛行西风系统,两支气流在黄河上游汇合形成一条切变线。在其移动过程中产生降水。地面极锋移到其最北位置,雨带再次北移到黄河流域,稳定于北纬40°以北地区,形成华北、东北的雨季,是为夏季风鼎盛时期。江南则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同时西南和华南地区由于西南季风前沿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又出现大雨带,使华南一年中出现两个汛期。在夏季风活动期间,中国还受到台风的影响。据研究,至少有85%的台风产生在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汇合的热带辐合带上,此外,副热带高压南缘东风带上还经常产生东风波,在东风波上发展起来的台风约占10%。如东风波移到热带辐合带而使两个系统结合时,产生台风的可能性就更大。中国是世界受台风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有4/5 以上的省区均可受到台风的直接影响(见中国的台风)。④秋季。是环流的过渡季节。变化过程与春季相反,但速度却较之为快。9 月上旬,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又复相继出现。两者与印度低压和北太平洋副高压同时成为秋季的地面四大活动中心。在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影响下,冷空气很快南下侵入华北和中国东部地区。对流层上部副高压脊线亦逐渐南移,但速度较慢,因而在中国东部地区秋季有一段时间地面为冷高压, 而高空仍在副热带暖高压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但在西南地区,由于地形影响,极锋南撤较缓,产生秋雨绵绵的天气。南海在9 月份仍受热带辐合带控制,两广及台湾省沿海台风活动仍甚频繁。10 月中旬,亚洲上空气流又发生一次突变,高空西风带迅速向南扩展, 副热带西风急流又回到青藏高原南侧,副热带高压脊线南撤到中南半岛,东亚大槽又重新建立。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又恢复到冬季的环流形势。东亚大气环流冬夏的明显差别,及过渡季节环流改变的突然性是其他大陆上所没有的。由环流的季变而引起的天气气候的季节差异,也是东亚独具的特色。中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过渡季节较短。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都很大,因逐年冬夏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不同,使一些地区常出现冷暖旱涝等异常现象。①气温。与同纬度地带相比,中国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甚大,且越向高纬、愈向内陆愈大。年均温的分布,在东半部地形较平坦地区受纬度影响明显,北冷南暖;从东北北部(漠河为-5.0℃)至南海诸岛(西沙岛为26.4 ℃)相差30℃以上。西半部受地形影响显著,青藏高原除东南一隅外,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在高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年均温差异也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冬季1 月均温等温线除山地外大致与纬线平行,最低值出现在黑龙江省北端的漠河为-30℃(1927 年1 月26 日在西藏那曲地区海拔4677 米处测得最低温度为-55℃),台湾岛南部和海南岛南部则在20℃以上。平均每向北增加一度纬度,气温递降1.5℃,与全球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偏低15~20℃,黄淮流域偏低10~15℃,长江以南偏低6~10℃,华南沿海则偏低5℃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受大陆季风影响所致。中国在隆冬1 月约有3/4 的陆地均温在0℃以下。0℃等温线在东部大致东起淮河,经秦岭至东经105 °处,沿四川盆地西缘折向西南,穿过横断山脉到高原东南沿林芝、德让宗一带。有些东西向的山脉对气温的影响非常显著,例如1 月平均8℃等温线几乎和南岭平行。长江流域大致在0~8℃。但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和大巴山的双重屏障,又处于青藏高原的东侧,气温偏高。秦岭是中国气候的重要界线。在昆仑山、秦岭以北,天山、阴山以南,1 月均温约-12~0℃;天山、阴山以北和吉林、黑龙江省大部地区约-22~-10℃。大兴安岭北部和阿尔泰地区在-30℃左右。青藏高原一般在-24~-10℃。中国冬季除青藏高原外,有3/4 国土受寒潮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和霜冻。青藏高原则全年高寒,夏季亦见冰霜。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约自10 月~翌年4 月在长达7 个月的时期内最低温在-5℃以下,且大部分地区的绝对最低温在-30℃以下。1969 年2 月13 日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镇曾出现-52.3℃的低温。最低气温在-40℃以下的严寒日数为35.1 天。青藏高原3000~4000 米以上的地区虽各月都可出现0℃以下的最低温,但绝对最低温一般都在-30℃以上。南岭山脉以南除个别年份外,最低温都在0℃以上。中国夏季最热月多出现在7 月份,仅少数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海南岛部分地区及滇南,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前的6 月或5 月。东部沿海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如大连、青岛、舟山等地则出现在8 月。7 月气温分布,全国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地7 月均温低于20℃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大都在20~28℃。东部平均每一度纬度温差仅为0.2 ℃。漠河与西沙的温差仅为10℃左右。闭塞的盆地及内陆低洼地区出现高温中心,如鄱阳盆地7 月均温达30℃以上,月均最高温高于34℃,极端最高温达39℃以上。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火州”,其7 月均温达32.8℃,最高气温不低于35℃的炎热天数达100 天之多,平均最高温达40℃以上,绝对最高温曾达48.9℃。中国北方普遍是春温高于秋温,南方则多是秋温高于春温。②降水。中国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雨热同季,降水变率较大。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与夏季风的关系最为密切。400 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夏季风影响所及的界限相当,800 毫米年等雨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平行。台、粤、桂、闽、浙、赣、湘和川、滇、藏的一部分地区正常年降水量在1600 毫米以上,其中浙闽粤和川西一些山地及喜马拉雅山南坡年降水量在2000 毫米以上。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均超过2000 毫米,其中高山地区达3000~4000 毫米。在基隆东南的火烧寮,因位于迎风坡地年均降水量达6000 多毫米,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之地,降雨最多的一年竟达8000 毫米以上,是中国年雨量最高记录。在背风面的澎湖列岛年降水量仅800 毫米。在淮河、汉江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年份的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为800~1000 毫米。秦岭淮河以北大多少于800 毫米,但气候带的温度指标 气候带≥ 10 ℃积温及其天数最冷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备注Ⅰ北(寒)温带< 1600 ~ 1700 ℃(< 100 天) <-30 ℃ <-48 ℃ Ⅱ中温带1600 ~ 1700 ~ 3100 ~ 3400 ℃ (100 ~ 160 天) -30 ~-10 ℃ -48 ~-30 ℃ Ⅲ南(暖)温带3100 ~ 3400 ~ 4250 ~ 4500 ℃ (160 ~ 220 天) -10 ~ 0 ℃ -30 ~-20 ℃ Ⅳ北亚热带4250 ~ 4500 ~ 5000 ~ 5300 ℃ (220 ~ 240 天) 0 ~ 4 ℃ -20 ~-10 ℃ Ⅴ中亚热带5000 ~ 5300 ~ 6500 ℃ (240 ~ 300 天) 4 ~ 10 ℃ -10 ~-5 ℃ 云南地区5000 ~ 5300 ~ 6000 ℃ (240 ~ 300 天) 4 ~ 10 ℃ -10 ~-1 ~-2 ℃ 云南地区Ⅵ南亚热带6500 ~ 8000 ℃(300 ~ 365 天) 10 ~ 15 ℃ -5 ~ 2 ℃ 云南地区6000 ~ 7500 ℃(350 ~ 365 天) 10 ~ 15 ℃ -1 ~-2 ~ 5 ℃ 云南地区Ⅶ北热带8000 ~ 9000 ℃(365 天) 15 ~ 19 ℃ 2 ~ 5 ~ 6 ℃ 云南地区> 7500 ℃(350 ~ 365 天) 15 ~ 19 ℃ 2 ~ 5 ~ 6 ℃云南地区Ⅷ中热带9000 ~ 10000 ℃(365 天) 19 ~ 26 ℃ 5 ~ 6 ~ 20 ℃ Ⅸ南热带> 10000 ℃(365 天) > 26 ℃ > 20 ℃ Н高原气候区域< 2000 ℃(< 100 天) 长白山地区可达800~1000 毫米,是东北降水量最多之地。而往西北年降水量则明显减少,大兴安岭西部、内蒙古高原为200~400 毫米,西北内陆地区除新疆西北部达400 毫米外,大多不足200 毫米,是中国少雨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许多地区年降水量均在20 毫米以下,成为干旱中心。青藏高原上的降水东南多、西北少,高原西北部估计在100 毫米左右。中国北方是夏雨冬旱,南方则是夏多雨冬少雨。淮河以北地区雨季短而集中,是夏湿冬干的夏雨区。如华北、东北等地7、8 两月雨量占全年60~ 70%,其中东北东部雨季稍长,7~9 月是夏秋雨区。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雨季虽长,但主要为春雨梅雨区,7 月初~8 月有一相对干旱期,入秋后又有秋雨,以西部较为明显。华南沿海地区雨季从4 月底~10 月中旬,前期4、5 月为东南季风大雨期,8、9 月为台风雨期,中间6、7 月也有一相对干旱期。台湾东北端冬季为迎风海岸,是中国唯一的冬雨区。西部高原地区干湿季明显,雨季约从5 月下旬~10 月下旬(东部至9 月),雨季降水量比干季大9 倍左右。西北干旱地区则全年少雨。中国年降水变率分布大体为降水量多的地区变率小;降水以气旋雨、地形雨为主的地区变率也较小;而降水量少、台风雨、对流雨多的地方变率大。中国东半部北纬30°以南地区是年变率最小的地区,大都在10~15%,但沿海地区因台风影响较多,变率在15%以上。往北至华北平原一带,夏雨比重大,形成一高变率中心(超过30%)。东北地区气旋雨较多,一般在10~15% 左右。西北干旱地区变率最大,但已无实际意义。中国气候区划1979 年中央气象局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将中国气候区划分为气候带、气候大区和气候区3 级: 第1 级为气候带,以日均温大于10℃的积温、最冷月均温和年极端最低温等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指标,自北向南将中国划分为9 个气候带,并将青藏高原另列为高原气候区域。各气候带的温度指标见表。第2 级为气候大区,采用年干燥度(指有植物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作为划分气候大区的指标。年干燥度小于1.00 为湿润(A); 1.00~1.49 为亚湿润(B);1.50~3.49 为亚干旱(C);大于3.50 为干旱(D)。将上述气候带又划分为18 个气候大区。第3 级为气候区,主要采用季干燥度作为气候区的指标,东北地区冬季很长,采用积温作为指标;青藏高原因属高原气候,故采用最热月均温为指标;再细分为45 个气候区。根据这一划分,中国大陆绝大部分都分属从中温带到南亚热带的各气候带,仅东北北端属于北(寒)温带,台湾南部、雷州半岛以南及云南南部局部地区分属北、中及南热带。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的界线约在北纬34° 附近的淮河秦岭一线向西至东经104°后,再折向西南到贡山附近。这条界线及南亚热带的南界是中国气候上两条较重要的分界线,也是争论较大的界限,尤其是后者,或认为还要北移,包括整个台湾至梧州、南宁以南地区都属北热带。在上述气候区划中,干旱气候大区的界限约与夏季风的内陆界限相当, 青藏高原气候区域的界限大致与图中的线4 相当。
气候形成的因子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你知道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有哪些吗?我在此整理了气候形成的因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
辐射因素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热能的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地面接受热量后,与大气不断进行热量交换,热量平衡过程中的各分量对于气候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表现在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上,而地理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可以归结到辐射因素上。地理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气候;由于海洋和大陆具有不同的热力学特性,如容积热容量、导热率等海洋与陆地显著不同,因而海洋和大陆在气候上差异很大,比较而言,大陆上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温度的年较差是区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重要指标,并且,夏季大陆是热源,冬季海洋是热源,热源有利于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而冷源有利于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海陆的分布使行星风带分为若干个高低压活动中心,这些高低压活动中心对于气候形成有重要影响,此外,海陆分布的不同也影响天气的变化;地势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在于,海拔高,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对气候影响不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为湿度和热量。
环流因素
包括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影响气候的因子包含气温、雨量、气压和风。
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
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弱等。
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等。
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气流因素
由于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的影响
三圈环流中干燥的极地东风/信风带大气的干湿影响
三圈环流随季节的变化
下垫面状况
人类活动
海陆位置
由于海洋和大陆具有不同的热力学特性,如容积热容量、导热率等海洋与陆地显著不同,因而海洋和大陆在气候上差异很大。比较而言,大陆上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海洋大。温度的年较差是区分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重要指标,并且,夏季大陆是热源,冬季海洋是热源,热源有利于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而冷源有利于高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海陆的分布使行星风带分为若干个高低压活动中心,这些高低压活动中心对于形成世界季风气候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例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海陆分布的不同也影响天气的变化。
地形地势
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例如山地气候中的阳坡效应和阴坡效应,迎风坡和背风坡效应。大致而言,地形主要是对气流产生阻挡和抬升作用。地势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在于,海拔高,云层少,太阳直接辐射增强,散射辐射降低,温度降低,湿度减小。而不同的地形也对气候影响不同,高原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明显。
中国气候的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期(非季风区除外)。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条件的优势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使中国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例如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引种到中国后却广泛种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红薯最早引种在浙江一带,在全国普遍种植。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也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种植。夏季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例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富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与之同纬度的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阿拉伯半岛等地却多呈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景观。
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涝灾较少,南方则旱涝灾害均会不定期发生(旱例:云南)。
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以及南部沿海等地则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台风(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时称为台风)以6?9月最为频繁。
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即冬季风)。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
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其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区。
亚洲气候特点: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影响的特点。
扩展资料亚洲(Asia)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其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东西时差达11小时。(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长期以来,亚洲一直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目前有大约42亿人居住在亚洲,占世界人口比例超过60%。
锋和气团对天气有何影响
一、气团
1.气团的概念
一般来说,由于纬度、下垫面、地形及植被、土壤含水量等因素的不同,地面上空气温度、湿度与稳定度方面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有一定差异,即是不均匀的,这也是对流层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就广大区域而言,在水平方向上仍然存在着物理属性(温度、湿度、稳定度等)比较均匀,垂直方向变化比较一致的一大块空气,称为气团。气团的水平范围一般可达几千公里,垂直范围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常可发展到对流层顶。
气团是在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和适当的环流条件下形成的。因而要形成气团,首先要有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即气团的源地,如广阔的海洋、巨大的沙漠或冰雪覆盖的陆地等等。不同的源地形成不同物理属性的气团;除源地外,气团的形成还需要有合适的环流条件,即较稳定的环流,才能使大范围的空气较长时间停留在这样的下垫面上,通过辐射、对流、蒸发、凝结等物理过程使之逐渐获得与下垫面相适应的相对均匀的物理属性。
气团形成后,当环流形势发生改变,它离开源地移动时,由于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气团的物理属性也随之而发生改变,称为气团的变性,该气团也被称为变性气团。
2.气团的分类
按照气团的不同物理属性或气团在源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有热力分类法和地理分类法两种。
热力分类法是根据气团温度与其所经过的下垫面之间的温度对比区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如果一个气团比相邻气团温度高或向着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使它所经之地变暖,而其本身逐渐冷却,这种气团称为暖气团;如果一个气团比相邻气团温度低或向着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使它所经之地变冷,而其本身逐渐增热,这种气团称为冷气团。暖气团和冷的下垫面接触时,向下垫面输送热量,气团的下层空气由于热量的输送而冷却较快,形成逆温,稳定度增加,所以暖气团属于稳定气团。在暖气团控制下,由于下层空气冷却发生水汽凝结,产生平流雾、低云或毛毛雨等天气现象。冷气团与较热下垫面接触,它自下垫面吸取热量,下层空气变热,形成上冷下热的不稳定状态,所以冷气团属于不稳定气团。在不稳定气团控制下,易发生对流运动,产生对流云、阵性降水或雷暴天气。
地理分类法是根据气团形成源地把气团分为四类:即北极(南极)气团(又称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其中,前三类气团又可分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赤道地区惟在海洋上才具有可以形成气团的条件,因此只有赤道海洋气团,见下表。
3.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
(1)来自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或称变性西伯利亚气团,冬季可影响我国各地,在夏季影响仅能达到我国北方与西北地区,偶尔亦能达到黄淮流域。在这种气团控制下,在冬季,一般大陆辐射冷却强烈,气温低,水汽含量少,经常有逆温层出现,天气晴朗,这种特征尤其在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中心附近地区特别显著。
(2)来自热带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海洋气团,又称热带太平洋气团。在夏季,除西北部分地区外,全国其它各地均可受其影响;冬季则仅影响华南与西南地区,有时也可影响到华东、长江以南地区。在这种气团控制下,一般低层不稳定,而中层常有一个下沉逆温层,大气一般较好,在午后,陆地上常有积云出现。夏季,当有垂直运动发展时,其上的逆温层常被破坏,可出现对流性天气。(3)来自欧洲大陆副热带地区的热带大陆气团,在夏季影响我国西部地区,有时也可影响到华北,在这种气团控制下,一般天气炎热而干燥,地面气温高,可达35~40℃或以上,气层不稳定,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少,故天气晴朗少云。
(4)来自印度洋的赤道气团,又称季风气团,夏季可影响到我国华南地区,并造成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大量的降水。
二、锋
1.锋的概念
当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时,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带,它的宽度在近地面气层中约数十公里,在高空可达200~400 km,过渡带的宽度与大范围的气团相比显得很狭小,可近似看成是一个几何面,称为锋面。锋面两侧气团的性质差异很大,气象要素值和天气现象发生激烈的变化。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习惯把锋面与锋线统称为锋。
锋线长的有数千公里,短的有几百公里。锋面是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天气系统,由于冷空气的密度大,锋面在空间随高度向冷气团一侧倾斜,所以冷气团处于锋面下方,而暖气团处于上方,通常暖空气会沿着锋面向上爬升,绝热冷却,容易发生水汽凝结,所以,锋面多预示着阴雨天气。
2.锋的分类及天气
根据锋的移动情况,可以把锋分为暖锋、冷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四种类型。(1)暖锋 在锋面的移动过程中,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暖锋上,暖空气沿着锋面缓慢爬升,一般可上升到5~6 km,甚至到达对流层顶。暖锋的坡度(锋面的倾斜程度)一般较小约为1/150,所以锋面在地面覆盖的范围很广。暖空气在上升过程中绝热冷却,如果此时空气湿度较大,在锋面上就会形成一系列云,称锋面云系。暖锋云系依次为卷云(Ci)、卷层云(Cs)、高层云(As)、雨层云(Ns),随着锋的移动,地面上某点将依次观察到这些连续变化的云状,天气也将由晴到阴到降雨。由于暖锋的坡度较小,暖空气的对流较弱,所以降水区域宽广,其平均宽度一般约300~400km,而降水强度较小,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在降水区,由于雨在下面冷气团中蒸发,使冷气团中水汽含量达饱和时,在低空可以出现一些碎雨云(Fn),并可形成锋面雾。地面锋线移过本地后,天气逐渐晴朗,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当暖空气本身比较干燥或由于地形等下垫面原因的影响,锋面上也可能无云,或者只出现一些高云,没有降水,而在夏季如果暖空气本身潮湿不稳定,内部扰动强烈,这时锋面上可出现积雨云(Cb)和雷阵雨天气。
暖锋在我国出现比较少,春、秋季节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2)冷锋 在锋面的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根据冷锋移动速度快慢,可将其分为一型冷锋(缓行冷锋)和二型冷锋(急行冷锋)。
a.一型冷锋 此型冷锋移动速度较慢,暖空气缓慢地沿锋面滑升,锋面坡度大约为1/100,锋面云系与暖锋相似,只是其排列次序正好相反。天空出现雨层云,开始降水,随着锋的移动,云层逐渐升高,降水停止,气压升高,温度降低,风力减小。
一型冷锋所形成的降水与暖锋相似,其降水量(云状及云量)与暖空气本身是相关的,不同的是,暖锋的降水区域位于锋前而冷锋位于锋后,而且由于冷锋的坡度较暖锋要大,其降水范围较前者窄,平均宽度约150~200km。
b.二型冷锋 此型冷锋移动速度较快,锋面坡度很大,一般1/40~1/80,锋前暖空气被迫急剧抬升,产生剧烈的天气变化,但范围较窄。
夏半年,由于暖气团比较潮湿且不稳定,在地面锋线前面常出现旺盛的积雨云和雷暴天气。冷锋过境时,往往乌云满天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但时间短暂,冷锋过境后则天空晴朗;而冬季时,特别在北方,由于暖空气相对干燥而稳定,仅在地面锋线附近出现降水云层,有连续降水,锋过境后,云很快消失,但风速迅速增大,常出现大风天气;对于特别干旱的地区或季节,二型冷锋到来时,经常会出现沙尘暴,而没有或很少降水。
冷锋是影响我国天气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天气系统之一,其冷空气大多来源于西伯利亚或蒙古高原。夏半年,冷空气活动较弱,南移时常在我国北方地区形成缓行冷锋,影响区域主要为华北地区;冬半年,冷空气频繁南下,在北方时,势力较强大,常形成二型冷锋,特别是北方出现冬春连旱时,常形成沙尘暴,但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逐渐变性,势力有所减弱,移动到长江流域或华南地区后,常转化为缓行冷锋或准静止锋。
(3)准静止锋 当冷、暖气团相遇时,势均力敌,或由于地形阻滞作用,锋面很少移动或在原地来回摆动,这种锋称为准静止锋(静止锋)。一般把6h(连续两张天气图)内锋面位置变化小于一个纬度的锋定为准静止锋。准静止锋多数是冷锋南下,冷空气逐渐变性,势力减弱而形成的。准静止锋天气和缓行冷锋天气相似,只是其锋面坡度更小(1/150~1/200),所以地面雨区范围更广,平均宽度可达400~600km,一般降水强度较小,多为长时间的连绵细雨。当冷或暖空气加强,准静止锋转为冷锋或暖锋,可以产生短时较大强度降水。
活动于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华南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和天山准静止锋、秦岭准静止锋等。
华南准静止锋是影响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冬春季节时,冷空气强盛,地面锋线可南伸至南海中北部海面,称为南海准静止锋;夏半年,活动频率相对较小,位置也较偏北,一般在30°N附近,称为江南准静止锋。
华南准静止锋形成后,一般可维持较长时间,平均约10天左右,特别是当冷空气频繁补充南下,准静止锋长久地维持在某个区域存在,造成连续长时间阴雨天气,如华南地区冬季的低温寡照天气,在南岭山区,有的地方1、2月份日照百分率不足20%。
昆明准静止锋主要是南下冷空气受云贵高原所阻挡而形成的,常与南岭准静止锋连为一体,二者天气特征也近似。
(4)锢囚锋 由于冷锋移动速度较暖锋快,冷锋赶上暖锋或者两条冷锋相遇,把暖空气抬到高空而在原来锋面下面又形成的新锋面,叫锢囚锋。如果锋前冷气团比锋后冷气团更冷,称为暖性锢囚锋。而如果锋后冷气团比锋前冷气团更冷,则称为冷性锢囚锋。由于锢囚锋是两条移速不同的锋合并而成,因此保留了其原有两条锋的一些天气特征。但由于锢囚后,暖空气被逐渐抬高,沿锋面扩展,所以锢囚初期,云层逐渐增厚,云区范围扩大,降水区域也随之扩大,降水增强,随着锢囚的发展,暖空气被抬得很高,水汽含量减少,云层变薄至消散,降水慢慢减弱停止,而锢囚锋也变成了单一的暖锋或冷锋,锢囚消失。
锢囚锋主要出现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以春季最常见。
上述各种锋是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活跃,锋的形成和移动,给许多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是造成我国夏季温暖湿润、冬季严寒干燥的主要原因之一。
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沙尘来源及其路径
近4年春季,我国境内共发生53次(1999年9次,2000年14次,2001年18次,2002年12次)沙尘天气,其中有33次起源于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换句话说,就是每年肆虐我国的沙尘,约有六成来自境外。这是7月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向媒体公布的研究结果。他说,2002年春季,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具有出现时段集中、发生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3个特点。影响我国的沙尘天气源地,可分为境外和境内两种。分析表明:三分之二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地区,在途经我国北方时得到沙尘物质的补充而加强;境内沙源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发生在中亚(哈萨克斯坦)的沙尘天气,不可能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乃至华北地区。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境内的沙尘天气高发区,但一般不会影响到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我国的沙尘天气路径可分为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偏北路径:西北1路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西北2路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偏西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偏北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
近年我国的大风沙尘天气
经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现将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几次主要大风和沙尘暴天气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993年:4月至5月上旬,北方多次出现大风天气。4月19日至5月8日,甘肃、宁夏、内蒙古相继遭大风和沙尘暴袭击。其中5月5日至6日,一场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新疆东部、甘肃河西、宁夏大部、内蒙古西部地区,造成严重损失。1994年:4月6日开始,从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刮起大风,北部沙漠戈壁的沙尘随风而起,飘浮到河西走廊上空,漫天黄土持续数日。1995年:11月7日,山东40多个县(市)遭受暴风袭击,35人死亡,121人失踪,3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1996年:5月29日至30日,自1965年以来最严重的强沙尘暴袭掠河西走廊西部,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树木轰然倒下,人们呼吸困难,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酒泉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两亿多元。1998年:4月5日,内蒙古的中西部、宁夏的西南部、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遭受了强沙尘暴的袭击,影响范围很广,波及北京、济南、南京、杭州等地。4月19日,新疆北部和东部吐鄯托盆地遭瞬间风力达12级的大风袭击,部分地区同时伴有沙尘。这次特大风灾造成大量财产损失,有6人死亡、44人失踪、256人受伤。5月19日凌晨,新疆北部地区突遭狂风袭击,阿拉山口、塔城等风口地区风力达9至10级,瞬间风速达每秒32米,其他地区风力普遍达到6至7级。狂风刮倒大树,部分地段电力线路被刮断。1999年:4月3日至4日,呼和浩特地区接连两天发生持续大风及沙尘暴天气。这次沙尘暴的范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一直到东部的通辽市南部,瞬时风速为每秒16米。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风力最高达到10级。2000年:3月22日至23日,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面积沙尘暴天气,部分沙尘被大风携至北京上空,加重了扬沙的程度。3月27日,沙尘暴又一次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至9级。正在安翔里小区一座两层楼楼顶施工的7名工人被大风刮下,两人当场死亡。一些广告牌被大风刮倒,砸伤行人,砸坏车辆。2002年:3月18日到21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我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
沙尘暴的概念、规定和标准
一、沙尘天气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
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二、沙尘天气过程分类
沙尘天气过程分为四类:浮尘天气过程、扬沙天气过程、沙尘暴天气过程和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浮尘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浮尘天气;
扬沙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5个或5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扬沙天气;
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沙尘暴天气;
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在同一次天气过程中,我国天气预报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国家基本(准)站在同一观测时次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
三、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
1、决策服务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天气过程发生时,在内部公报、专报及决策服务材料中发布沙尘天气预报。
2、公众预报
国家级标准: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天气过程发生,且影响范围较大或影响到京津地区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沙尘暴警报。;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发生,并将造成严重影响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沙尘暴警报。
省级标准:
由各省(区、市)气象局参照国家级标准确定。
说明:
1、省级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报中国气象局备案。
2、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应包括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对策。
3、中央气象台向公众发布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前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有关省气象台通报,省级气象台向公众发布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前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中央气象台及有关气象台站通报。
沙尘暴天气成因及物理机制
沙尘暴天气成因
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气候背景;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或飑线是有利于沙尘暴发展并加强的中小尺度系统;有利于风速加大的地形条件即狭管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
沙尘暴形成的物理机制
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主要危害方式
⑴ 强风:携带细沙粉尘的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用设施,造成人蓄亡。
⑵ 沙埋:以风沙流的方式造成农田、渠道、村舍、铁路、草场等被大量流沙掩埋,尤其是对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威胁。
⑶ 土壤风蚀:每次沙尘暴的沙尘源和影响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蚀危害,风蚀深度可达1~10厘米。据估计,我国每年由沙尘暴产生的土壤细粒物质流失高达106~107 吨,其中绝大部分粒径在10微米以下,对源区农田和草场的土地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⑷ 大气污染:在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区,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TSP)增加,大气污染加剧。以1993年“5.5”特强沙尘暴为例,甘肃省金昌市的室外空气的TSP浓度达到1016 mg/m3,室内为80 mg/m3,超过国家标准的40倍。2000年3—4月,北京地区受沙尘暴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达到4级以上的有10天,同时影响到我国东部许多城市。3月24—30日,包括南京、杭州在内的18个城市的日污染指数超过4级。
黑风的危害
黑风的危害主要有两个字,一是风二是沙。
大风的危害也有两:一是风力破坏,二是刮蚀地皮。
先说风力破坏。大风破坏建筑物,吹倒或拔起树木电杆,撕毁农民塑料温室大棚和农田地膜等等。此外,由于西北地区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等经济作物出苗,生长子叶或真叶期和果树开花期,此时最不耐风吹沙打。轻则叶片蒙尘,使光合作用减弱,且影响呼吸,降低作物的产量;重则苗死花落,那就更谈不上成熟结果了。例如,993年5月5日黑风,使西北地区8.5万株果木花蕊被打落,10.94万株防护林和用材林折断或连根拔起。此外,大风刮倒电杆造成停水停电,影响工农业生产。1993年5月5日黑风造成的停电停水,仅金昌市金川公司一家就造成经济损失8300万元。
大风作用于干旱地区疏松的土壤时会将表土刮去一层,叫做风蚀。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平均风蚀深度十厘米(最多50厘米),也就是每亩地平均有60到70立方米的肥沃表土被风刮走。其实大风不仅刮走土壤中细小的黏土和有机质,而且还把带来的沙子积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为降低。此外大风夹沙粒还会把建筑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层,叫做磨蚀,也是一种灾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说过,狭管,迎风和隆起等地形下,因为风速大,风沙危害主要是风蚀,而在背风凹洼等风速较小的地形下,风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中发生沙埋的地方,沙埋厚度平均20厘米,最厚处达到了1.2米。
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损失。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风中共死亡85人,伤2人,失踪31人。此外,死亡和丢失大牲畜12万头,农作物受灾560万亩,沙埋干旱地区的生命线水渠总长2000多公里,兰新铁路停运31小时。总经济损失超过5.4亿元。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沙尘暴还会使地表层土壤风蚀、沙漠化加剧,覆盖在植物叶面上厚厚的沙尘,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作物减产。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50人,重伤153人。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威武、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威武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4、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沙尘暴缘起土壤风蚀
据新华社兰州电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一项为探讨沙尘物质的启动、传输机理而专门设立的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近日用品顺利完成。
通过实验,专家们发现,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风是土壤最直接的动力,其中气流性质、风速大小、土壤风蚀过程中风力作用的相关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项实验还证明,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之一。专家认为植物通常以3种形式来影响风蚀:分散地面上一定的风动量,减少气流与沙尘之间的传递;阻止土壤、沙尘等的运动。
此外,通过实验研究人员得出一条结论: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内蒙古气温历史最低
内蒙古历史最低气温是零下50.8℃。
内蒙古根河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北部,大兴安岭林海北段,是我国最早开始供暖的地方之一,每年9月1日开始供暖,供暖期长达9个月。九月的根河已然美丽“冻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0℃以下。
在这里,年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8℃,极寒日数多(日最低气温≤-40℃),持续时间长。曾有过极寒日达到69天的年份,而最长连续极寒日高达到27天。因为根河市连续极寒日数,冬季和1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极端值为全国之最,被国家气候中心授予“中国冷极”称号。
内蒙古气候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统称内蒙古高原。但内部地貌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沙漠、戈壁等多种地形。
由于地处中纬度内陆,大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只有大兴安岭北段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以中纬度天气系统影响为主,而季风环流影响则视季节变化而定,冬季风影响时间长,夏季风不易到达,且影响时间短。
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严寒,春季风大少雨,夏季温热短促,秋季气温剧降;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变率大,无霜期短。温度分布由大兴安岭向东南、西南递增。
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的分布与气温相反,因而形成在热量最多的地区降水最少,热量最少的地区降水最多的水热分布不平衡格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内蒙古自治区
毛乌素沙漠大气运动及气候特征
毛乌素沙漠(纬度37°27′30~39°22′30N,东经107°20~111°30′E,)处于中纬度西风带中,高空终年为西风环流所控制。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势力强大的冷高压区,青藏高原的存在和它形成的低温高原中心叠加在蒙古高压之上,都使高压势力得到加强,该冷高压中心经常位于蒙古的西部,毛乌素沙区在此天气系统的控制之下,盛行由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这时在地面上蒙古高压控制着整个亚洲大陆,成为干燥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地。
由于西伯利亚高压特别强大,在单一的冷高压控制之下,天气晴朗,再加之毛乌素地势较高,下垫面裸露,多为沙所覆盖,辐射冷却强烈,因而加强了寒冷的高气压,冬季十分严寒而漫长(长达160~170d)。同时,在单一的冷高压控制下,空气比较稳定,很少有水汽输送进来,显得特别干燥,降雪稀少。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沙随大风向偏南方向飞扬。冬季气候特点可归纳为冬长严寒,降雪稀少,气候特别干燥。春季陆地表面受热逐渐增多,西伯利亚高压开始减弱并向西北撤退(但仍为高压性质),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扩张,海洋气团开始侵入我国东南沿海大陆,但由于毛乌素沙区处在两高压之间的相对气压较低的区域,所以这里南北气流经常耦合,低压不断出现,锋面经常南北移动,天气多变。春季由于气压活动中心位置很不稳定,天气系统频繁过境。锋面过境常伴有偏北大风,为大风最多的季节。由于春季本区温度回升快和多大风,使干燥的地表面更干燥,沙随风飞扬,风沙强烈。夏季大陆强烈增温,印缅低压达最盛,而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达最强,并向西移到西经150°和北纬40°的海面上,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印缅低压的东和东偏北部并且在副热带高压的西侧。湿热的海洋气团涌向我国,形成夏季风。只有2~3km厚度的东南季风翻山越岭,到毛乌素沙区时势力已不强盛,沿途水汽消耗甚多。夏季亚欧大陆中心形成的干热的大陆气团也经常东移到此,本区是这两种气团争夺的过渡地带。东南季风到达本区并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则降水多,反之,热带大陆气团到达本区并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则干旱异常。夏季的前期,东南季风虽已前锋到此,但不强盛,并时进时退,而本区多处在偏北方向来的变性气团控制之下,故仍然干旱少雨。七月初开始,本区才处在东南季风控制之下,使本区降水显著增加。但降水时间不长,只有两个月左右。一旦西藏高压在本区上空停留时间延长,就会出现严重的夏旱。夏季持续时间很短,只有30~40d左右。秋季与春季相反,地面迅速冷却,印缅低压南退并减至很弱,而西伯利亚高压又逐渐向冬季风过渡。由于下垫面迅速冷却,低层空气很快降温,而高层空气反而比较温暖,形成空气下冷上暖的稳定天气。由于冬季风来势很猛,秋季持续时间比春季短,只有70~80d左右。秋季在东南季风退却之际,我国东南海面上移动性高压又逐渐增加。这种高压常有暖湿的气流吹送到大陆上来,它被北来的冷空气抬升形成部分降水。毛乌素沙漠东南距海洋甚远,中间又有层层山脉和高原相隔,对夏季东南季风的长驱直入有一定阻挡作用,但东南季风仍可影响本区。西北方是亚欧大陆腹地,冬季干燥寒冷空气可以迅速到达本区。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毛乌素沙区具有季风气候的特征。特别在盛夏季节,东南季风对夏季降水仍有决定意义。本区全年的大部分时间为西北季风控制,气候干燥寒冷。
毛乌素沙漠地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南部,其北部和西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势较高,对入侵毛乌素沙漠地区的寒潮或冷空气有屏挡作用,同时由于冷空气滞留和积聚而气温较低;毛乌素沙区的中东部地势较低,气流越过高原后的下沉增温作用,使气温有一定程度增高。鄂尔多斯高原对于东南季风前进的阻挡和高原迎东南季风坡的动力抬升致雨作用,使本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显著减少。
气象专家:即将影响京津冀的冷涡暴雨是什么雨
什么是冷涡暴雨?
孙军介绍,所谓冷涡,就是在高空旋转的冷性涡旋系统,它的中心温度比周边低,因此称为“冷涡”。与之对应的,像台风,它的中心温度比周边高,就是暖性涡旋。
而冷涡暴雨,就是在冷涡控制下形成的暴雨。冷涡每年春末夏初在我国内蒙古、东北地区出现频率很高,经常反复经过或影响这一带地区。
以21日开始的这次过程为例,冷涡发源于蒙古高原地区,位置与以往经常出现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这一位置相比偏南了一些,向南掉到华北平原这一带,再配合其他有利气象条件,就形成了这次比较强的降水。
冷涡一定带来降雨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每一次冷涡过程都会伴有暴雨,需要一定天气条件配合。
“高空冷涡是高层系统,在大气中层比较明显,也就是在500百帕附近,相当于5000米左右高度上,它必须有低层天气系统相配合,才能产生比较强的暴雨,像21日开始的这次过程,低层低涡作用非常大。”孙军说。
这次冷性涡旋掉到华北平原之后,在低层也伴有一个比较强的涡旋系统出现,也就是我们说的低层涡旋系统,即低涡,高低配合,才造成满足暴雨产生的天气条件。低涡的形成主要与高空冷涡强迫作用和华北地区地形作用有关,另外,还与降水产生的潜热释放有关。
在低涡形成后,其前部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条件非常好,另外,由于暖湿气流是暖的,冷涡是冷的,冷暖空气相叠加,形成上冷下暖的结构,容易造成大气不稳定,促成了较好的大气不稳定条件生成,同时冷涡南侧和东侧有很强的风向风速辐合,对暴雨发生起到触发作用,基于这些因素,暴雨就出现了。可以说这次过程低涡的作用更大。
为什么说这次暴雨较强
孙军表示,关键在西南暖湿气流强盛。
据观测,这次过程与低层低涡相伴的风速达到20米/秒以上,一般风速达到12米每秒后,就是很强的过程了,气象上称之为西南低空急流,像这次达20米/秒,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水汽和动力强盛,带来的降雨量就比较多。像2012年“7·21特大暴雨”和2016的“7·20暴雨”,西南暖湿气流也十分强。
春末夏初影响东北华北地区的降雨只有冷涡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
春末夏初华北地区降雨的受影响因素比较多,冷涡只是其中一个影响系统。孙军介绍,有时西南涡北上,也会影响到华北地区,比如“7·21特大暴雨”;还有高空低压槽系统过境,也会带来暴雨;还有西北涡东移,也会影响华北地区。再比如去年的“7·20”暴雨过程,它是由高原低值系统东移,在华北地区加强形成高空涡旋系统产生的,与东北冷涡系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结构。
这些系统里,哪个系统是影响东北华北降雨最多呢,孙军的回答是:不一定,但在春末夏初东北冷涡系统是主要的。
另外,我们都知道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是华北的主雨季,那时的降雨主要受季风北推、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因此,这次的降雨同“七下八上”主雨季的降雨还是有本质不同的。
冷涡暴雨有什么特点?
一般分散性强,难预报。
孙军介绍,冷涡暴雨过程中,由于冷暖空气对比比较明显,因此这种天气表现为降雨局地性强,有时候比较分散的特点。另外,过程表现非常剧烈,往往伴有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但如果低空低涡系统较强,像这次过程,也会出现范围较大的暴雨、大暴雨天气。
在预报上,预报员还是基于数值预报进行,这是天气预报的基础。其次,根据冷涡产生降雨的概念模型,结合高低空配置进行进一步判断。另外,预报员也会同历史上的相似个例进行对比,做出预报。
冷涡暴雨为什么落区分散,难预报呢?孙军介绍,冷涡系统是比较大的,直径大概在500公里以上,因此造成的降水天气在面上分布较广。但影响暴雨出现的低涡尺度就比较小,直径大约在200公里以内。在这个系统里,冷热对比比较强,不稳定状态分布不均匀,触发降水发生的条件分布也不均匀,因此就表现为局地性比较强。尽管华北一大片都可能会有降水,但有可能北京有,天津就没有,北京大、天津就比较小,甚至北京各区相差都很大,局地性比较突出。因此,还需要通过卫星观测、雷达观测等手段,加强短时临近预报。
冷涡暴雨怎么防御?
由于冷涡暴雨天气局地性强,分散,降雨落区很小,但对流性强,有时候会出现短时强降水等特点,所以在防御上是比较难的。有时尽管雨量不大,但在极短的时间降下来,致灾性也很强。
孙军介绍,防御这样的天气,首先要在人员、物资上做好准备。6月1日,北京进入汛期,在信息员培训、物资准备、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响应等方面要做好有关工作。另外,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即便你所在的地区不在降雨预报预警覆盖范围,只是在它周边,但因为这种降雨分散性强,也必须及时关注预报和实况信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