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潮会议_应对寒潮天气会议
1.北京停暖气时间是什么2022?
2.冬天为什么会下雪
3.2017今年是百年寒潮是真的吗?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4.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5.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预案
6.今年春节广东省,香港的天气如何,会很冷吗?
北京停暖气时间是什么2022?
2022北京停暖气时间是3月22日24时。北京市022年暖季经历了多次寒潮天气,共组织9次气象会商会议,根据天气预报共发布11次“升温令”,确保“气温下降室温不降”,科学决策开始供暖和停暖时间,于2021年10月28日0时起进行供热系统点火调试,2022年3月22日24时结束供热,本暖季正式供热提前9天、延长7天,历时137天。
北京停暖气标准
按照北京一直以来的惯例和相关规定,停暖气的时间一般为每年3月15日。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有“看天供暖”的时候。比如,如果3月15日以后,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摄氏度,或是遭遇强降雪等极端天气,就有可能会延长供暖。不过,停暖最晚不晚于3月31日。
通常每个暖季,市城管委、市气象局、市专业气象台等多部门都将举行四次“气象会商”。其中,暖季到来前会进行三次气象会商,这三次会商主要是就何时正式供热进行研判。而暖季结束前,则将进行第四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气象会商,主要研判停暖前的天气和气温情况,来决定何时正式停暖。
冬天为什么会下雪
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呢?
冬天温度相当低,地面的温度也都在零度以下,高空云层的温度因此就更低了。云中的水汽可以直接凝成小冰晶以及小雪花,这些雪花增大到相当程度时,气流就托不住它丁,就会从云层里掉到地面上来,这就是下雪了。
因为有相当强的上升气流,空气的温度非常大,雪花在云层里增长的时间也长,所以降下来的雪花就非常大。同时由于雪花面积大,受到的阻力也大,在空中飘扬,不会很快掉到地面上,因此在空中与其它雪花碰撞、粘连以及愈聚愈大,快到贴近地面的时候,就是纷纷扬扬的大雪了
为什么会下雪?
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雪是由水凝华而成的。 雪的形成和种类 我们都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是由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雪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成为雨滴的。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相互碰撞时,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些融化,并且会互相沾合又重新冻结起来。这样重复多次,冰晶便增大了。另外,在云内也有水汽,所以冰晶也能靠凝华继续增长。但是,冰云一般都很高,而且也不厚,在那里水汽不多,凝华增长很慢,相互碰撞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不能增长到很大而形成降水。即使引起了降水,也往往在下降途中被蒸发掉,很少能落到地面。 最有利于云滴增长的是混合云。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当一团空气对于冰晶说来已经达到饱和的时候,对于水滴说来却还没有达到饱和。这时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在初春和秋末,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做降"溼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同样雪的大小也按降水量分类. 雪可分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类, 具体见表3. 表3. 各类雪的降水量标准 种类 小雪 中雪 大雪 24小时降水量 2.5以下 2.6-5.0 大于5.0 12小时降水量 1.0以下 1.1-3.0 大于3.0 没有到过冰川的人,很难想象冰川表面还会出现大大小小的湖泊。其实,在一些较大的冰川上,冰面湖泊是屡见不鲜的。 冰面湖 为什么冰川上会出现湖泊呢? 冰面湖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冰川上的冰下河道融蚀冰川,产生巨大的洞穴或隧道,洞穴顶部塌陷,便形成较深较大的长条形湖泊。一种是冰川低陷处积水,在夏季产生强烈的融蚀作用而形成的。另外,冰川周围嶙峋的角峰,经常不断地崩落下岩屑碎块。如果较大体积的巖块覆盖在冰川上,引起差别消融,就能生长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如果崩落的巖块较小,在阳光下受热增温就会促进融化,结果巖块陷人冰中,形成圆筒状的冰杯。冰杯形成速度很快,在冰面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积水潭,在夏天消融期间,冰面积水温度较高,有时竟达到5℃。因此积水的融蚀作用强烈,能把蜂窝状的冰杯逐渐融合一起,形成宽浅的冰面湖泊。 冰面湖给冰川景色增添了更为绚丽多彩的风光。夏天,每当朝日初升或夕阳西下的时侯,碧瓤瓤的湖面上霞光万道,灿烂夺目。 冰洞 冰洞 夏季,冰川经常处于消融状态中。冰川的消融分为冰下消融、冰内消融和冰面消融三种。地壳经常不断向冰川底部输送热量,从而引起冰下消融。不过冰下消融对于巨大的冰川体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当冰面融水沿着冰川裂缝流入冰川内部,就会产生冰内消融。冰内消融的结果,孕育出许多独特的冰川岩溶现象,如冰漏斗、冰井、冰隧道和冰洞等(我们知道桂林的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由冰内消融引起的冰川地貌很像喀斯特地貌,冰川学家称这种冰川形态为喀斯特冰川)。 冰钟乳 冰川上的融水,在流动过程中,往往形成树枝状的小河网,时而曲折蜿流,时而潜人冰内。在一些融......
为什么下雪后会感到很安静?
因为新下的雪的松散、多孔结构可以使声波在里面多次反射,从而减小声音.
当雪下一片时,中间会有很多小小的空隙.声波进去后,反射,反射,再反射,一直往里去,不再出来.所以雪花的结构可以吸收声音,就像活性炭吸收颗粒物一样.
所以下雪天就很安静了.
为什么屋里会下雪呢
上网查下雪原因
要什么条件才会下雪?
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怎样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相对溼度(相对溼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冰晶呢,往往相对溼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例如,空气温度为-20℃时,相对溼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溼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
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有人做过试验,如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溼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能见到雨雪。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所以我们有时才会见到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用人工降雪。
为什么会下雪?
我们看到的从空中飘落下来的雪花一般都是降自雨层云和高层云。云层中的水汽在凝结核的作用下,形成云滴。当云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云滴便形成了冰晶和雪晶。这些冰晶一方面随着凝华增长重量加大而下落,一方面又跟随云中水平气流和升降气流以及乱流运动上下左右乱闯,这样水汽不断在冰晶表面凝结,冰晶不断地成长壮大,最后形成了雪花。当上升气流不足以承受其重量时,雪花就会一直向下降落,而当冬天里的气温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下时,雪花便能自空中降落到地面.
春天为什么会下雪
下雪和季节是没有关系的啊, 主要取决于冷空气和暖溼空气的对流交汇 只是雪对发生在冬季而已, 早春气温没有大幅回升,遭遇冷空气依然会降雪! 夏天因为温度高, 当降雪接近地面时,多是冰晶或者雨水了!
冬天为什么会下雪?
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灵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回圈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
大气里以固态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的降水,叫做大气固态降水。雪是大气固态降水中的一种最广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大气固态降水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美丽的雪花以外,还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还有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雪霰和冰粒。
由于天空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 *** 的大气固态降水。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属的国际雪冰委员会,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
为什么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供华而来的固态降水。(十种大气固态降水形态: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雹)。
为什么天气会变冷.下雪?
今年寒潮来的早,从亚洲高压带过来的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就导致降温。降雪是因为冷空气与暖溼气流相遇后因为气温低于0摄氏度,所以降水就以雪的形式出现了。。冬季流感易暴发,楼主注意这种天气。感谢纳。
麻烦纳,谢谢!
2017今年是百年寒潮是真的吗?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每年冬季,都会有一次寒潮来袭,去年的寒潮被称之为世纪寒潮,而今年,据预测可能会是一次百年寒潮,寒潮是空气和气压较量后的结果,寒潮的形成有害也有益,但是前提是寒潮的强度不能太高。以目前全国的气温来看,寒潮的强度明显在逐渐加强,不知道今年寒潮会造成哪些后果。
2017今年是百年寒潮是真的吗?
黑龙江省气象台2017年1月9日10时20分发布:伊春、鹤岗、佳木斯寒潮**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内上述地区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发布绥化、哈尔滨、大庆、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牡丹江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48小时内上述地区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降温同时有4-5级西北风,阵风6级,请注意预防。
2017今年是百年寒潮是真的吗?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发布相关的汉朝预警信号,去年11月份开始,今年下半年最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新疆,至12月2日将自西向东席卷我国大部地区,具有实力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据气象专家李小泉分析,冷空气的影响主要是降温和大风,它的波及面很大,向南将会影响到华南地区。
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气温普降6-10℃,北京最高气温跌破0℃,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将跌至冰点左右。同时北方地区将遭遇4-6级大风,新疆风区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另外,随着冷空气和北风的大力清扫,华北和黄淮等地的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空气明显好转。12月上旬还将有几次冷空气频繁活动,回温乏力,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将由偏暖转为偏冷。
2016年12月到2017年2月,我国将遇到冷冬。原因:拉尼娜将于今夏爆发,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即赤道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降低的现象。
2017今年是百年寒潮是真的吗?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拉尼娜一定会导致寒冬么?李小泉表示,通常,出现拉尼娜时,中国冬季会更冷,但也并不意味着会进入寒冬,只是进入寒冬的概率高一些,特别是南方地区。“往年拉尼娜来了,会让冬天变得偏冷,但并不意味着会特别冷。可以看到,有一些年份进入寒冬,多与拉尼娜现象有关,但并不是拉尼娜来了,就一定会进入寒冬。” 如其所言,同样是超强厄尔尼诺转拉尼娜的1998/1999冬季,中国却经历了一个暖冬。中国天气网9月22日的报道指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但还未达到拉尼娜的标准。中国气象局将持续监测此次拉尼娜状态的发展。
10月26日,为期两天的2016—2017年度全国气候趋势预测会商会在京召开。会议重点对2016—2017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全国气温及降水进行了预测和讨论。
2017今年是百年寒潮是真的吗?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会议围绕前期海温、积雪、极冰、陆面等的异常特征,以及它们对欧亚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的可能影响进行讨论分析,对未来大气环流演变和我国冬、春季气温和降水异常趋势,尤其是冬春季冷空气活动强弱、干旱发生区域、阶段性强降温和雨雪冰冻出现的时段和区域进行预测。
今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距平指数达到-0.53℃,进入拉尼娜状态。若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以上,则判定为一次拉尼娜。专家认为,尽管从历史的统计分析来看,出现拉尼娜状态或者拉尼娜,我国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低的状态,但它不是影响我国气候的唯一因素,欧亚积雪、北极海冰、冬季风指数等也是重要因素。
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自然灾害非常频繁的国家之一,所以每年的5月12日各大学校都会开展关于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活动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下面由我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一
一.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掌握防灾减灾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灾难事故的发生,促使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班会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灾难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节目。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防灾安全知识。
三.班会过程:
1、宣布班会开始:
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
2、介绍相关知识:
▲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在户外怎样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
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如果被埋压怎么办:搬动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存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3、介绍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状况;
我国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地壳构造运动强烈而复杂,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区。近年来,国家对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高度重视,投入不断增加,保障更加有力。实施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重大项目。目前,集观测、实验、研发为一体的地震科技创新平台已经初步构建,成效明显。一大批优秀地震科技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宽频带数字化地震仪,不仅广泛应用于我国地震台网建设,还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利用空间技术监测和研究地壳运动的科技水平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在世界地震科学界的地位日益提升,影响不断扩大,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有论文,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里有专家,在大型国际会议上有声音。目前,与我国开展地震合作与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50个。
4、使学生学会判断地震前的预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
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地震前兆诗歌:
▲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有预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鸽子惊飞不回巢。
冰天雪地蛇出洞, 鱼儿惊惶水面跳。
▲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的预报。)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四.班会小结:
1、班会成果:
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了解我国地震工作发展的基本状况,学会在地震中如何进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也了解到四川地震的详细情况,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避震减灾的相关常识,而且他们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应变能力、资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心.
2、班会启示: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相关教育部门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按照活动内容,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各班级应结合实际,在落实好学校组织的集中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中学生的防震减灾的意识,时刻培养危机来临时的应变能力,始终做到临安思危,处变不惊。
气象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二一、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上自然灾害最为紧张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今年起,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动,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适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外一方面也是提醒国平易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正视防灾减灾,努力削减灾害损失。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事情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事情。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动。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患害、凌汛灾害、地动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回归空气旋涡灾害:我国是世上少量几个受回归空气旋涡紧张影响的国家之一。
雹子灾害:我国是世上冰雹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 海啸、赤潮。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三、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动的自救常识
——大地动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动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 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快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快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瓦斯,暂避到卫生间等跨度小之处,或是桌子,床铺等底下,震后快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黉舍,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碰到 地动,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底下,待地动过后再有序地撤离。西席等现场事恋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碰到地动,应用手护住头部,快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碰到地动,要注重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泊车。
——被埋要保存身体的力量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身体的力量,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黉舍人员避震
在黉舍中,地动时最需要的是黉舍领导和西席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动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动和防、避震常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以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演习动作树模
地动来临时:学生在课桌下、墙角、梁柱下以书包或不论什么坚固物品,保护头部,就地掩护。违部朝外,以坚固物保护头部,避免碎玻璃刺伤,平静等候主震已往!在地动暂停时, 进行第二阶段,头顶书包或者坚硬物,有秩序疏散。重心尽量放低,快步向前走,不推挤,不喧哗。
疏散前进时尽量靠走廊和楼梯两边依序向前快步走。有秩序的疏散到操场、小广场等空旷之处。
(2)、甲型流感(猪流感)
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承认,美国和墨西哥两国近期发生了猪流感疫情,另有多个国家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猪流感病例,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引起的猪呼吸体系疾病,可同时感染人和猪。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平凡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或死亡。
预防猪流感须知: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注重小我私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之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室内保持通风;
(3)、其他常见情况自救常识
1、如碰到了火警,首先保持5秒钟的镇定,尽快选择一条切实可行的逃活路线,如经常使用的门、窗、走廊、楼梯、太平门、安全出口等。在打开门、窗之前,必须先摸摸门、窗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就不克不及打开,应选择其它出口。如果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少许并快速通过,之后立即关好。当你认识的通道被烟火封锁后应该先向远离烟火的标的目的疏散,尽量避免向楼上疏散。同时,一旦到达一个较为安全之处,决不要停留在原地,应快速取措施,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当然,最好是能到达地面。
2、如果服装着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面部,身体不断滚动以毁灭火苗——遮住面部可预防面部被烧伤,制止热气和烟雾进入肺部。油锅起火,要快速关了瓦斯,并将锅盖平推到锅上,或将大量生菜倒在火上灭火。
三、电器起火时,要先断电,再用湿棉被、湿服装把火压灭。电视机、电脑起火时,要从侧面靠近灭火,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雷雨天气,日头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4、秋水被化学物品灼伤后,应把整个面部泡在清水里,连续做睁眼和闭眼的动作。冲洗后,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5、烫伤后,应在第一时间用冰矿地下水或清水冲伤口10分钟以上。如烫伤较轻无伤口,可用獾油、烫伤药膏或牙膏涂在患处。如伤口紧张,不可使用烫伤药膏或油剂,不可刺穿水疱。
(4)、特不要提醒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跟前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干电池供电的无线电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4、小结
5、倡议书
;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极端天气灾害造成影响,保障公共安全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生产正常运转,提高公司综合应急能力,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适度反应,快速响应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协调联动的原则。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以及因极端天气灾害造成次生、衍生灾害。
本预案所称极端天气是指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
本预案与相关市级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对接。由极端天气产生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其它灾害的处置适应于相关应急预案的处置。
1.5 分类分级
参照《江苏省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公共分级标准(试行)》,按照所造成的危害程度,极端天气灾害分为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I级,用红色表示);重大,(Ⅱ级,用橙色表示);较大(Ⅲ级,用**表示);一般(Ⅳ级,用蓝色表示)。
2、组织指挥体系
2.1: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许晓磊
副组长:许一栋
成 员:姚雪锋、肖亚平、杨磊、阚亚娟、陶晶晶、姚圣洁
2.2:公司成立应急救援小分队
总指挥:
协调员:
下设三个应急小分队:
第一队:队长:
队员:
第二对:队长:
队员:
第三队:队长:
队员:
2.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 全面负责极端天气灾害的应对工作,研究决定有关重要事项;
◆ 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会商,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和评估;
◆ 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程序;
◆ 研究决定极端天气灾害的处置方案和应对措施;
◆ 拟定应对极端天气灾害行动方案;
◆ 组织指挥各小分队、抢险抢救队伍、各部门等各方面力量,开展极端天气灾害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
◆ 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随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 决定社会救援的动用或征用。
2.4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
◆ 负责召集各参与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
◆ 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2.5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职责
◆ 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的实施;
◆ 当组长不在现场时,代替行使组长职责。
◆ 督促应急小组成员制订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
2.6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 联系周边应急反应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机构,落实共享及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
◆ 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
◆ 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
◆ 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现场指挥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合理建议;
◆ 负责组织本预案的制订和修正工作;
◆ 负责协调本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 负责一线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
◆ 负责一线应急处置工作的实施。
2.7应急救援小分队队长职责
◆ 负责一线救援具体工作的安排、监督;对应急救援负主要责任,按预案正确指挥其各小队进行救援,与领导小组协调,控制事态扩大;
◆ 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原受事故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
2.8应急救援协调员职责
◆ 做好与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的联系;
◆ 负责应急救援所需人力、物资的供应、协调;
◆ 密切配合总指挥的工作,高效、准确的传达救援实施命令,达到上下同心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救援任务。
2.9应急救援小分队职责
◆ 工作,实施一线应急处置工作;
◆ 迅速、及时、准确评估事故规模,及时上报事故的基本情况,向领导小组请求是否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 组织一线员工实施救援方案,减少伤亡及财产损失;
◆ 抢救现场物资;
◆ 组建现场消防队;
◆ 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2.10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联络电话
姓 名
电 话
姓 名
电 话
3、监测预警
3.1 预警启动
预警启动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1)严密关注和跟踪气象部门的预测预报,并迅速将预报警报发至应急领导小组。
(2)应急领导小组视情况转入应急小分队,进入应急工作程序。
(3)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预报警报后,对所分管领域、部门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出预测与评估。
(4)应急小分队召集重要部门进行会商,商讨应取的行动。
(5)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通知各自部门,加强值守和信息收集上报工作。
(6)应急领导小组成员通知各自部门进入戒备状态,提出注意事项和具体工作要求。
(7)领导小组成员根据预测报告及会商结果,向领导小组组长提出启动应急程序建议,确认参与行动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明确具体行动。
(8)应急救援协调员做好和周边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工作,防止出现次生、衍生。
3.2 预警信号发布制度
3.2.1 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按照“统一发布、快速传播”原则,由气象部门统一发布。
3.2.2 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协调员立即通知领导小组。
3.2.3 极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要通过板报、宣传栏、电话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及时向员工发布,当极端天气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时,应按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加大宣传密度,并增加防御指南等提示息。
3.3 预警信号等级
按照极端天气严重程度及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即I级(红色)、Ⅱ级(橙色)、Ⅲ级(**)、Ⅳ级(蓝色),(分级标准见附件2)。
4、预警行动
预警行动分为应急准备和预警启动两个阶段。
4.1 应急准备
当进入极端天气灾害多发季节或在接到极端天气灾害中长期预报后,即进入应急准备阶段。
应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1)经营公司与领导小组成员保持密切联系,通知各部门关注极端天气信息以及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
(2)领导小组成员对已有预案、工作程序进行检查。
(3)领导小组成员检查相关设备、器材及所需应急。
(4)领导小组成员向经营公司上报检查情况,经营公司对准备情况进行检查。
(5)经营公司和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召集相关会议,分析极端天气发展趋势,研究应对策略。
4.2 预警启动
4.2.1 四级响应(蓝色)。当达到Ⅳ级极端天气灾害预警级别时,由领导小组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将情况上报经营公司。
4.2.2 响应(**)。当达到Ⅲ级极端天气灾害预警级别时,领导小组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将研判结果报经营公司,根据情况决定相关部门组织响应,分级分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4.2.3 二级响应(橙色)。当达到Ⅱ级极端天气灾害预警级别时,领导小组立即展开工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统一指挥调度,进行应急处置。并迅速向经营公司报告情况,提出扩大响应的意见和建议。
4.2.4 一级响应(红色)。当达到Ⅰ级极端天气灾害预警级别时,领导小组扩大响应,由经营公司履行应急领导职责,经营公司领导进入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应对处置工作。极端天气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分赴各部门组织应对处置工作。应急领导小组按照上级要求和时限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提出请求和建议。
5 应急响应
5.1 应急启动
5.1.1 启动条件
极端天气对公司造成危害及重大影响时,即进入应急启动阶段。
5.1.2 启动与终止权限
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决定启动或终止应急行动。
5.1.3 应急行动启动后,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进入指挥位置,负责向小组成员传达指挥指令。
5.2 基本应急响应
基本应急响应的行动包括:
(1)协调员严密监测气象部门的情况,适度加大向领导小组上报信息的密度,提出相关建议。
(2)根据领导小组的指令,应急小分队按照应急预案开始行动。
(3)应急小分队队员向队长报告灾情和处置进展情况,对下一步行动提出建议,提出需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的事项。
(4)领导小组向上级公司报告灾情及应对处置情况,确认是否需要上级公司取支援行动。
(5)领导小组协调调度,统一指挥应急行动,对于职责分工不明确的事项,行使临时指定权。
(6)领导小组汇总有关情况,向上级公司报告。
(7)领导小组通报各部门,要求各部门对可能出现的次生、衍生提出工作建议。
5.3 扩大应急响应
取基本应急响应后,极端天气灾害仍在加剧,事态发展难以控制,超出本公司处置能力时,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扩大应急响应,向上级公司请求支援。
5.4 分灾种响应
根据不同灾种,应急程序启动后,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能和相应应急预案分别展开行动。(分灾种响应行动指南见附件3)
5.5 应急值守
在接到**及**以上预警信号后,各应急部门进入戒备状态,落实领导到岗,确保通信畅通。领导小组对各部门应急戒备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5.6 信息报告
信息报告是应对处置极端天气灾害的关键环节,按照院、省和西安市关于信息报告的规定,较大(Ⅲ级)以上极端天气灾害信息应按规定及时上报。
5.6.1 信息报告内容要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起因、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5.6.2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极端天气灾害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要在2小时内向上级公司报告,同时及时将情况通报各部门。信息以书面报告为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通过电话口头报告,随后再书面报告。
5.6.3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极端天气处置过程中,现场指挥机构应授权一名专人与领导小组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报告处置进展情况及相关信息。
5.7 灾情统计
灾情统计工作由各部门汇总到公司行政部。
5.8 指挥与协调
应急程序启动后,领导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由副组长统一协调。
5.9 现场指挥部
应急程序启动后,可根据情况设立现场指挥部,现场指挥负责现场处置工作,现场指挥由总指挥负责。
5.10 应急终止
当极端天气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生产生活运转恢复正常后,应适时宣布应急程序终止。
6 恢复重建
6.1 善后处置
极端天气灾害应急程序终止后,公司各部门应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做好灾害救助和灾民安置、现场清理等工作,恢复公司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
6.2 评估
极端天气灾害应急程序终止后,应急领导小组会同各部门及时组织调查、统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伤亡情况,对应急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6.3 征用补偿
应急程序终止后,要及时归还因处置需要临时征用的物资、设备等,造成损坏或无法归还的,应取适当方式给予补偿。
6.4 灾害保险
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气象灾害事故保险。公司配合保险机构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并依法做好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
7、保障措施
公司各部门应加快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统一调度与共享。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和保障体系,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志愿者组建群众性的应急救援队伍。
8、宣传、培训和演习
8.1 宣传和培训
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对公司从事应急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之熟悉和掌握本应急预案的工作流程。
8.2 应急演练
开展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应急演练,每三年举行一次。应急演练的形式为模拟演练、功能演练和综合演练。演练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9、责任与奖惩
9.1 极端天气灾害应对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9.2 对在极端天气灾害应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公司予以通报表彰。
9.3 对在应对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应公司予以通报批评,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分,触犯法律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10、附则
10.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上级公司负责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修编。
10.2 预案制订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制订和解释。
10.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今年春节广东省,香港的天气如何,会很冷吗?
广东今冬明春将数次降温 春运期间恐迎最冷天气
2008年12月26日00:38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春运期间天气或最冷
省防总召开会议,紧急部署防御冰冻灾害
新快报讯 (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粤水婷)日前南下的强冷空气导致粤北出现霜冻低温天气,但据预测,广东最冷的时段可能出现在春运、春节期间!昨日下午,省防总副总指挥、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主持召开了会商会议,部署今冬明春低温冰冻灾害总体防御措施和任务。
会议透露,今年12月初随着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的入侵,我国大部地区再次遭受寒潮天气,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全国有26个省市发布了寒潮预警信号。
省防总会商认为,今冬明春广东将出现几次明显的降温过程,最冷时段大致出现在明年1月中旬末期到下旬末期。“虽然出现今年年初冰雪灾害机会很微,但这个时段正值春节期间和春运的高峰期,人流又将高度密集,广东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不得不防。”黄柏青说。
根据早前决定,省办公厅明确将全省防御低温冰冻职能正式划入省防总管理。至此,省防总职能从原来“三防”(防汛、防旱、防风)变现在“四防”(增加防冰冻)。
省防总昨日要求,全省有关部门、单位都要确定应急工作联络员,及时向省指挥部报告应急处置工作动态和灾情信息,若发生灾情,将“每日一报”抗灾救灾综合情况,紧急情况一事一报。
会议透露,省防总将于下月组织防御冰冻灾害的模拟演练,重点检验组织指挥和应变能力,检验抢险、救灾、调度决策和指挥水平等。
粤春运客流估计超过1.38亿人次
外来工春节返乡需求更强烈
据新华社电 昨日在广州举行的2009年广东省春运工作联席会议上传出消息:尽管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已提前返乡,但2009年春运期间全省客流量仍会比2008年增长0.7%,预测超过1.38亿人次。省春运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广东2009年春运预测客流量达13807万人次。其中公路11900万人次,民航340万人次,均与2008年春运基本持平;铁路1371万人次,同比增长7.2%;水运196万人次,同比增长4.6%。
据悉,虽然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因就业形势严峻已提前返乡,但由于今年1380多万外来工因受冰雪灾害影响而留粤过节,预计2009年外来工返乡过节需求更旺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