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农村在移栽蔬菜秧苗的时候会多带些泥土?

2.晚霜天气对蔬菜种植危害很大,如何应对?

3.冰箱冷藏室特别冷蔬菜结冰怎么回事

4.剧烈降温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蔬菜冷了还能吃吗_天气冷蔬菜水分蒸发快

水果、蔬菜采后应及时入果蔬冷库贮藏,冷库内的低温可抑制其呼吸作用,推迟其后熟作用,减弱其蒸发作用等,这就是水果、蔬菜冷库冷藏的主要原理。但是,所有的水果、蔬菜并不是储藏的温度越低越好,若超过其最适的储藏温度,就会产生生理病害。所以,各种水果、蔬菜冷库都有其最佳的冷藏温度。例如:苹果的最适宜温度为O℃.而广东香蕉为11℃。即使同一品种,因成熟度、产地、季节和气候条件不同,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原产于温带、寒带的水果、蔬菜·大多数的储藏温度在O℃左右,而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水果、蔬菜的储藏温度要比O℃高得多。果蔬冷藏库内的温度应波动小,一般为±1℃。温度波动过大和过频,就会在水果、蔬菜的表面结露,形成大量水滴,这样表面水分增加.易引起微生物的滋生而造成水果、蔬菜大量腐烂变质。防止果蔬冷库库温波动的方法:一是经常检查库温;二是入库前进行预冷。相对湿度:水果、蔬菜中的水分是维持其生命活动和新鲜度的必要条件。由于水分含量高,它的饱和蒸气压高于环境的饱和蒸气压,在长期的储藏过程中,水果、蔬菜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而失去。失水过多,明显地呈现萎蔫。这样.不仅水果、蔬菜重量减少,而且果实表面皱缩,质量降低,有的甚至失去商品价值。困此,果蔬冷藏库要维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水果、蔬菜萎蔫。水果、蔬菜的失水另外一个途径是由于呼吸作用散发一部分水分。但散发的水分数量不多,大量水分还是由水分子蒸发散失的。水果一般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90%~95%,蔬菜要求85%-90%。如果冷库内湿度过低,可在鼓风机前配合自动喷雾,以调节其空气湿度。总之,水果、蔬菜在果蔬冷库贮藏期间要有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温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分库储存。

为什么农村在移栽蔬菜秧苗的时候会多带些泥土?

对于冬季蔬菜大棚种植,为了减轻冬季照光不足,给蔬菜带来影响,大棚菜农要极时掌握利用太阳每一天日照时间,打开棚盖进行,让蔬菜进最大限度吸收阳光,二,可用灯光光射作用替代能达到蔬菜正常生长需求。

可以得到更多的光照;而菜地起垄,垄之间是沟,垄上一般比沟里高15-20cm左右,这么一来,冬天出太阳,得到光照多的当然是垄上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起垄,在垄上播种育苗、定植蔬菜。冬天白天、天气较短太阳光照时间也较短,可晚上比较冷,必须要保持大棚温度不能过低,现在最好的办法在大棚内生个炉子增加温度再装上一些加热灯泡,提高大棚的光照度。

大棚上午阳光照棚面清雪揭毡,下午温度下降盖毡,后墙挂反光幕,增设电灯照明,基本解决光照弱的问题。在底肥充足、底墒较好的情况下,秋冬季尽量少浇水、不追肥,以利于保持地温、气温,降低空气湿度,不沤根、不伤根,促进蔬菜的正常生理生长。在阴雨天风口不能打开,防止雨水滴入棚内,再次增加棚内湿度。温度而言,要做到晚上早放棉被,次日清晨晚收起棉被。

通常东西走向与地面齐整的日光温室,南面的作物种植密集一些,北面则稀疏一些;畦面应该为南低北高;到植株生长中后期时,叶片较多,应该及时去除下部老弱、染病叶片,利于土壤采光,也利于作物更好生长。长时间放小风,就可以很好的降低棚内湿度。也可以铺设地膜,采取膜下浇水,防止水分大量蒸发。也可以在行间铺设稻壳或者碎秸秆,既可以保持地温,又可以吸收棚内的湿气。

晚霜天气对蔬菜种植危害很大,如何应对?

蔬菜是人们日常吃的食物之一,天气变冷了,露天种植的秋冬季蔬菜也会受天气不利影响,特别是移栽的蔬菜,要重新适宜新的土壤环境,扎根生长,搞不好会明显的焉苗、恢复生长慢;前几天乡居小菜移栽了芥菜,就有这感触,下面结合来说说:

一、冷天移栽蔬菜的不利影响

深秋里天气变冷,温度没那么高,相对来说更适合秋冬季蔬菜的生长,但季节性天气变化是多面共同影响的,深秋里温度低些,虽然晴天出太阳光照弱不暴晒,但也会导致菜苗叶子水分蒸发流失而焉叶,加上常刮北风、空气干燥,移栽的菜苗本身就比较水嫩,在这样的露天环境下,叶子包括叶柄更容易水分蒸发流失而焉叶,甚至部分叶子缺水明显而变黄干枯,整株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生长;下面就来说说冷天移栽蔬菜要注意些什么,蔬菜更容易扎根长好。

二、冷天移栽蔬菜注意些什么,蔬菜更容易扎根长好?

1、移栽菜苗根系多带泥土

需要移栽的蔬菜育苗期是生长在固定的土壤里,细嫩的菜苗根系紧贴着周边细腻的泥土颗粒吸收利用水分养分来生长,移栽拔苗时尽量让根系多带些泥土,减少菜苗根系受损,这样在新的土壤环境里菜苗更好扎根,焉苗程度轻。

为减少菜苗受移栽不利影响,最好是现拔现移栽,比如傍晚要移栽,那事先整好土、准备好底肥等等,拔苗了就可以施底肥、浇定根水,把菜苗移栽;冷天光照稍微弱,白天什么时候移栽都可以,但建议还是接近傍晚那时候移栽比较好,因为白天有光照照着很容易焉叶,而傍晚的话太阳落山,进入夜晚有露水湿润,不焉苗,到早上也还有露水,经过一晚上的适应、恢复,菜苗挺立明显,更好熬过白天天气的变化,就算焉叶但程度也很轻微。

2、挡风防晒用得上

尽管冷天里天气不暴晒,但空气干燥、北风吹、弱光照照着也会导致菜苗容易流失水分而焉苗的,建议可以的话还是像热天里移栽蔬菜一样给移栽的菜苗遮挡遮挡,减少冷风吹袭及太阳晒,浇水保湿等其他方面也做得好的话,菜苗3天这样可以扎根稳长出新根系;乡居小菜刚开始移栽芥菜是不遮挡的,后面见菜苗叶子焉垂得挺明显的,表层泥土也容易变干就摘来新鲜的树枝叶、柊叶插着遮挡了,后面浇水湿润,菜苗逐渐变挺明显。

3、碎小疏松透气泥土稍加厚覆盖菜苗根部

移栽的蔬菜一般是浅根系的,覆盖蔬菜根系的泥土不厚,秋冬季里土壤容易变干,不利于菜苗扎根,移栽的菜苗焉苗严重的话不单是叶子流失水分焉垂,水嫩的主茎也发软,因此移栽时用碎小疏松透气泥土稍加厚覆盖菜苗根部起到保湿的作用,菜苗更好长新根系扎根稳。

4、注意浇水湿润

菜苗要在新的土壤环境里重新扎根生长需要湿润的土壤环境,移栽菜苗了之后要注意浇水湿润,浇水时不单根施,茎叶也淋湿,减轻焉叶情况、利于焉叶恢复,加上有树枝叶遮挡,被风吹干流失水分速度稍慢,湿度保持得比较好,更利于恢复。

总结:随着天气变冷,还风干物燥,移栽蔬菜多注意浇水湿润、挡冷风防晒等细节,减少焉苗,让移栽的菜苗更早扎根好,在秋冬季里更顺利的生长。

冰箱冷藏室特别冷蔬菜结冰怎么回事

最近霜冻天气在我国各大菜区频繁出现,这对我们的蔬菜种植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按照惯例,谷雨节气过后,霜冻基本就不会出现,但天不遂人愿,可以说这个时间节点出现霜冻是最大的?天灾?,在霜冻发生后,我们如何评估损失?如何采取措施减少损失?霜冻后又该注意哪些管理措施?成为了菜农朋友最为关心的话题。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植保经验,将霜冻发生的危害及发生后的一些管理措施做分享,希望对菜农朋友的蔬菜栽培管理能够有所借鉴。

一、霜冻发生的特点

霜冻的发生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地势低洼:古话说?雪下高山霜打洼?,就是说越高的地方下雪越大,越低的地方霜冻就发生的越厉害。地干旱缺水:霜冻发生时,越是干旱的地块霜冻就发生的越是厉害。抗逆性差:早春的天气没谱,不管是露地栽培还是棚室栽培,抗逆能力差的蔬菜霜冻越是发生的厉害,尤其是今年,冷热交替比较频繁,抗逆性决定了霜冻发生的是轻还是重;远离村庄的霜冻比较重:同样的霜冻,城郊的比乡村的一般较轻,而村里的又比远离村庄的轻。

总体上来说,由于已经过了谷雨节气,地温已经升高,因此,当前发生的霜冻特点是冻上不冻下,下边根无恙。霜冻的时间也就几个小时,基本上都在凌晨2点至5点这段时间。

二、霜冻对蔬菜产生的危害

霜冻对于蔬菜的危害,根据栽培环境的不同危害程度也是有差异的。

温室栽培:近期的霜冻对温室基本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冷棚栽培:对冷棚的影响主要看秧子的抗逆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降低秧子的抗逆能力;第二个影响是会有冷害发生,如叶片失水、萎蔫,但不会发生冻害;露地栽培:霜冻对露地栽培的危害最大,基本都是冻害。总体上来说对于果菜类,由于小苗刚定植,植株没有一点抗逆能力,受影响最大;叶菜类比较抗低温,直接会导致抗逆性变差,但不会危害根系。

冻害发生以后,我们需要进行评估是保苗还是弃苗,这和果树是有区别的,那么什么时候弃苗什么时候保苗呢?

弃苗:如果符合以下三个特点应果断弃苗。一是地上部已全部冻死;二是结果盛期,如果蔬类开花坐果前可以保,但到了盛果期,想保也保不了;三是没有挽救价值的。只要符合以上三点,及早准备下茬作物,有利于挽救造成的损失。保苗:作物的苗期,冻了一部分,但是还有芯叶,或者虽然叶片受冻,但茎还是好的,这种情况根系基本没有受到伤害,保苗后还能接着长,只要是苗期的,都要尽量去保。

三、如何采取应对措施缓解冻害?

霜冻发生后,主要的管理目标是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在应对措施上一养二促三控温。

一养:针对的是根系。采取一定的措施养根。什么措施都不做,下部的根系紧跟着就会坏死。而养根的办法就是浇小水并冲施一些养根的肥料,如含有天然源生物刺激素的有机水溶肥。需要注意的是浇水一定要浇小水,因为此时的根系是最弱的,浇水一大,极易出现因缺氧而沤根。二促:针对的是茎叶。在做好养根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促进茎叶重新萌发,出杈,提高抗逆能力,因此,只要有茎叶,一定要促。在促茎叶上我们菜农朋友常采用的手段是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的混合溶液,但是不建议用这种方法去促,因为磷酸二氢钾虽然是比较好好的叶面肥,但进入叶面后被吸收利用的时间要长一些,基本需要3天时间。而芸苔素的本质是激素,激素的刺激性太大,用的越多,后期的抵抗力就下降的越快。建议使用植物源氨基酸加植物源生长素,吸收利用是最快的,基本4~6个小时就能见效。三控:主要针对的是棚室栽培。将棚室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进行中低温管理。本来就已经受到了冻害,如果突然间温度太高,蔬菜根本就适应不了。

通过养根和提高蔬菜的抗逆能力以后,冻害症状就能缓解一大部分。另外,许多菜农朋友在霜冻发生后,就急着剪干叶、黑叶,一定要让苗缓上两天再去进行剪除枯枝败叶,让植株有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

四、霜冻过后棚室栽培病害防治很关键

1、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

霜冻的显著特征是降温,可能不会出现冻害或冷害,但蔬菜的抗逆能力一定是会下降的。抗逆能力是作物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抗逆能力越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范围就越广,反之就越差。霜冻过后,如果气温急剧升高或管理不当造成棚室内温湿度过高过低,都会容易引发病害。

因此,霜冻过后,对于棚室蔬菜栽培来说,病害的防治很关键。按理说,到了谷雨过后,灰霉病、晚疫病、霜霉病、细菌害就不会太重,但今年到目前在许多种植区仍然发生的较为严重,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因为今年的气候比较反常所导致的。

2、病害有效的应对措施

应对病害,总体要把握的原则是防大于治,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1)、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是根本

可以说,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是病虫害的根本,自身的抗逆能力高,受病害侵染的系数就会降低,而抗逆能力的提高,目前在生产上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喷施叶面肥,如前面提到的植物源氨基酸+植物源生长素。

(2)、环境的调控

棚室的环境调控主要针对的是温度,现在所有的病害,除了白粉病、病毒病,可以说几乎都和温度有关,都是闷出来的。这一时间段温度的控制我们讲究的是?大通风?。在早晨8点左右就要开始打开风口,刚开始开小风,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棚室温度达到24℃左右时,整个风口就都应该打开。如果等到棚室温度已经上升到27℃~28℃再开风口,就已经降不下去了,下午风口也尽量晚一点再关闭。

另外,如果是温室栽培,到了中午可以将底风口也开一小口;如果是冷棚,底风口不用开启。

(3)、棚室消毒

目前发生的病害如白粉病、蔓枯病、叶霉病、晚疫病、霜霉病都是气传病害,切断传播源比打一遍药效果要好。因此,在打杀菌剂之前用强氧化剂进行棚室消毒就显得比较重要。药剂建议用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全园喷淋,打药时全园都要打到,越严实越好。

另外,无论是什么茬口,什么蔬菜,如果苗子是买来的,一定要带育苗盘拉回来。运到棚室后先别着急定植,根据往年的发病情况喷一遍药杀菌,很多菜农朋友对这一点根本不重视。瓜类的白粉病、西红柿的灰叶斑病、茄子的褐斑病、辣椒的叶枯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苗子带毒引起的,因此,菜农朋友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

(4)、对症打治疗剂

根据病害发病和分类的不同,我们应对症打药,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对于病害的症状,大家基本都可以识别和诊断,我在这里就着重列出防治方案供菜农朋友借鉴。

①、低等真菌病害

当前发生的低等真菌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和晚疫病。建议选用吡唑醚菌酯+霜脲氰+氰霜唑,这三个药剂搭配在一起长效加速效,对低等真菌病害有很好的铲除作用。

②、高等真菌病害

对于高等真菌病害,首先我们要加大防风排湿的同时,要做好预防措施,预防推荐喷施药剂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如果已经发病,要针对性用药。

灰霉病、菌核病:推荐用药啶酰菌胺+枯草芽孢杆菌;白粉病:吡唑醚菌酯+已唑醇;炭疽病、靶斑病、灰叶斑病、蔓枯病:在高等真菌病害中,这几个病害是最难治疗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合用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建议的药剂为福美双+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锰盐,用这个组合菜农的反响不错。

③、细菌害

针对细菌害,目前主要有两类药剂,抗生素和铜制剂。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抗生素类的速效性较好,而铜制剂类的迟效性较好,因此,菜农朋友在选择药剂时要根据实际发病情况进行选择。

另外,病毒病是最难治的,目前没有一个药剂能够杀死,因此,最好的方案是预防,如果发病,只能通过钝化减少危害。

蔬菜栽培在遭受了霜冻后,首先我们要进行评估是齐苗还是保苗,如果是保,就要围绕养根和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等方面采取管理措施,而霜冻后往往也是病害的高发期,因此,也应引起菜农朋友的高度注意。

剧烈降温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可能是冰箱为了达到降温的作用,当冰箱冷藏室在制冷工作时,冷凝板的温度会低于零度。而空气中含有水分,而冰箱这种比较密封的环境中,新鲜蔬菜水果还会散发出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会冷凝成水。如果冰箱清理不及时,就会出现较明显的结冰和结霜现象。

建议处理方式:

1、冰箱中出现结冰结霜现象是因为冰箱中水分因为冷凝作用成水到冰箱冷凝板上,并在低温的情况下出现结冰现象。所以减少结冰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冰箱内部空气中的湿度,所以在夏季,以及空气比较潮湿的地区,减少冰箱开门的次数是减少冰箱内部结冰的最好办法之一。

2、不要将没有凉透的食物放进冰箱。没有凉透的食物,不仅会升高冰箱内温度,还会把水汽蒸发进冰箱内。所以食物要凉透,放进冰箱时使用保鲜盒或保鲜膜密封。

春季是由冬季到夏季的过渡季节,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地面温度逐步升高,这时中高纬度的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所控制的范围和强度明显缩小并减弱,而副热带高压却开始西伸到太平洋西部,印度低压也逐渐抬头,同时,控制东亚地区的高、低压系统已由冬季的两个中心增加为四个中心,即中高纬度的系统在减弱、退缩,而副热带地区的系统却在发展和加强。东亚大陆却为印度低压及其向东北方向伸展的低槽所代替,相应的太平洋西部全为太平洋高压所控制。由于春季地面温度逐渐回升,南支气流开始活跃,大气层结逐渐不稳定,相应的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而且时常有南支波动气流的配合,所以降水比冬季显著增多。

广东的低温阴雨天气主要发生在早春的2~3月。此时极地大陆冷气团开始变性减弱,而暖湿的南支槽则开始活跃起来,北方冷空气主力从我国东部南下时,与热带海洋来的暖湿气团相遇,往往形成两股势均力敌的冷暖气流交锋,并徘徊于南岭至广东沿海之间,称之为南岭静止锋或南海静止锋,因而导致广东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

“倒春寒”是指在季节上本应回暖反而出现寒冷的一种异常天气现象。通常,春季的气温是逐渐上升的,但有时受较强的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会突然下降,出现比常年温度明显偏低而对作物造成冷害的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前期气温回升正常,后期比常年偏低;二是前期气温偏高,后期气温比常年偏低。

二、春季低温阴雨和倒春寒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广东的春季是冷暖交替、潮湿多雨的季节,而春季又是百业生产的重要时节,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期待着明媚的春光,也要警惕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利影响。

春季正值早稻播种育秧和旱地作物播植期,若遇上低温阴雨天气,常导致烂种、烂秧和死苗,不但损失良种,还贻误农时,影响夏种作物和晚稻适时播植,导致晚稻后期遭遇低温冷害的机率加大而减产。低温阴雨除影响春播、春种外,对其它种植业、养殖业均有较大的影响。它给春收作物带来湿害,使产量和品质下降;叶菜类蔬菜提早抽苔而低产,使蔬菜上市供应量减少和提前结束供应期;早播维菜和瓜豆蔬菜作物烂芽死苗,推迟上市时间而产生蔬菜供应上的春淡季。造成树开花授粉和果实发育不良,落花落果增加而降低座果率,还会导致香蕉心叶腐烂、果实软腐。低温阴雨还会影响鱼苗生长和发病致死;家畜受寒又易发生各种疫病,甚至造成大量死亡等。

从农业生产来说,“倒春寒”更有害。因为早春农作物播种都是分期分批进行的,一次低温阴雨过程,仅危害和影响一部分春播春种作物,而且早春出现低温阴雨多数是危害春播作物的针芽期,其耐寒能力较强;大多数果树还未进入开花授粉期,其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亦较强。可是一旦过了“惊蛰”节气之后,南粤大地气温明显上升,春播春种已全面铺开,各类作物生机勃勃,秧苗陆续进入断乳期,多数果树陆续进入开花授花期,抗御低温阴雨能力大为减弱,若这时出现倒春寒天气,就面临大面积烂秧、死苗和果树开花座果率低之灾,其它春种作物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春季低温阴雨和“倒春寒”不仅影响“米袋子”生产,而且影响“菜篮子”生产。

三、春季低温阴雨和倒春寒的标准

广东省气象部门对这种低温阴雨和倒春寒天气作了以下的统计规定:

(一)低温阴雨

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2℃,且连续3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15℃,且日照时数少于或等于2小时,连续7天或以上。

凡在2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即统计为一次低温阴雨过程。

(二)倒春寒

中、南部地区从3月11日起,北部地区从3月21日出现低温阴雨过程时,即称为倒春寒天气。

(三)低温阴雨和倒春寒强度

其过程出现日平均气温≤12℃,持续天数3~5天为轻度(若此过程中出现日平均气温≤10℃,≥3天则上升为中度);过程出现日平均气温≤12℃,持续6~9天为中度(若此过程中出现日平均气温≤8℃,≥3天则上升为重度);过程出现日平均气温≤12℃持续≥10天为重度。

四、春季低温阴雨和倒春寒对早稻播种育秧的影响

春季低温阴雨是实现早稻适时早播早插的一个障碍。低温阴雨直接影响早稻种子发芽、生长,致使秧苗的生理机能失调和诱发病害,而最终导致烂秧死苗。广东由于烂秧死苗损失的谷种,在过去,一般年分超过2万公斤,严重年份超过1亿公斤;近十多年来,随着保温育秧面积增多,烂秧死苗损失虽已减少,但大田露地育秧仍占一定面积,尼龙薄膜覆盖育秧仍有烂秧死苗现象,因此,春季低温阴雨对早稻播种育秧仍是一个威胁。下面主要讨论上述育秧形式的烂秧问题。

1、烂秧现象及其原因

烂秧包括烂种、烂芽和死苗,广东烂秧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一)低温造成烂芽或死苗

播种后遇长期持续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低温条件,种子不能扎根出苗,就会造成烂芽。出苗以后遇低温则会大大降低幼苗的生活能力,使根苗生长十分缓慢,抗逆能力削弱;如果温度低于某种程度,维持一定时间,则会损害生理膜,由于膜损坏而引起生理代谢紊乱,导致秧苗死亡。而在出苗后遇到霜冻直接冻死秧苗的情况,在广东是比较少见的。

(二)淹水缺氧造成烂芽或死苗

长期持续低温阴雨,秧田长期渍水,在淹水缺氧环境下,种胚活力下降,秧苗不能正常扎根;在低温寡照条件下,根系吸收力弱,光合作用几乎停止,从叶部向根系输送的氧气也极少,造成根系缺氧而影响生长。在缺氧条件下,使秧苗呼吸作用消耗胚乳中的大量养分,并产生还原性物质毒害秧苗,使秧苗生活力降低,导致死苗。

(三)长期低温寡照造成“饿死”

由于长期低温阴雨,日照不足,叶绿素形成受阻,叶片变黄白色,光合作用微弱,甚至停止,又进一步削弱秧苗的生活能力,处于三叶期前后的“断乳期”秧苗,胚乳养分已经耗尽,而次生根尚未发达,若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则秧苗和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水肥的能力大为减弱,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受到抑制。因而导致植株缺乏营养,逐渐干枯而死,即所谓“饿死”。其表现为先烂根而后死苗。

(四)生理失水死苗

秧苗受长期的低温阴雨危害后,生理机能受到障碍,根系生活力严重削弱,甚至已经烂根,吸水力极差,遇到突然转晴的天气后,气温上升快,白天阳光较强,叶面蒸腾迅速增加,而根系生活能力尚未恢复,幼苗根系吸水弥补不了叶片蒸腾消耗而“干死”,尤其三叶期前后更为明显。气温回升时出现干死的秧苗,表现为叶片卷曲,青枯状,根系尚未腐烂。

(五)病害烂芽或死苗

通常造成大量烂秧的病害主要是腐生性微生物病害,它主要发生于种芽或幼苗阶段。在低温阴雨环境下,种苗或幼苗生活力受到削弱,病菌趁虚侵染,而诱发腐生害。腐生菌形成游动孢子的最适温度是10℃~15℃(在4°C以上时菌丝就能蔓延),在这样低温条件下,可以形成大量游动孢子,随水传播,从芽口侵入谷粒内,利用胚乳营养物质,致使幼芽幼苗因养分供应不足及病菌影响变黄枯而死。

(六)毒害死秧

持续阴雨造成秧田淹水缺氧环境而产生还原性物质毒害秧苗。秧田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亚硝酸等,达到一定的浓度便会直接毒害谷芽或幼苗,导致烂根死苗。春旱年份沿海地区秧田常有咸害,当灌溉水含钠盐0.2%以上,土壤中含钠盐0.3%以上,便会造成烂芽、烂秧。秧田施用未腐熟的绿肥或其它有机肥,也会引起硫化氢中毒死苗。

上述6种烂秧原因,有些是互为因果,互相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但无论哪一种原因都与气象条件有关,都是由低温、阴雨、寡照共同作用造成的。因此,生产实践中常把早稻播种育秧期出现的低温阴雨天气称为烂秧天气。

2、气象条件对烂秧死苗的影响

大量研究认为:单纯低温对秧苗的直接伤害引起烂秧死苗,在广东并不多见。如果天气变化稳定,温度变化缓和的晴天,即使气温降至烂秧指标温度以下,秧苗也能暂时忍受;而烂秧死苗多发生在天气冷暖多变,风向风力不定,温度回升曲折和时晴时雨或持续长过程的低温阴雨的时段。这种多变与剧变的环境条件,秧苗难以适应,从而造成烂秧死苗。为找出诸多有关因子与烂秧死苗的主次关系,我们普查了烂秧死苗时段的气象因子与烂秧死苗的关系。为找出中9个低温阴雨有关因子与烂秧死苗的主次关系,我们将上述9个因子中相关系数达0.05及其以上显著水平的因子作为预选因子,然后再用逐步回归进行筛选,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如下:式中:x1为低温阴雨持续天数;x2为低温阴雨期日平均气温的平均;x3为低温阴雨期最低日平均气温。方程表明,在上述9个与烂秧死苗有关的因子中,低温阴雨持续天数、低温阴雨期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日平均气温与烂秧死苗的关系最大,是影响烂秧死苗的主导气象因子。低温阴雨持续天数愈长、低温阴雨期平均气温和最低日平均气温愈低,烂秧死苗就愈严重。

低温阴雨期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和回暖日的日变温幅度是影响烂秧死苗的重要气象因子。低温阴雨期平均极端气温愈低和回暖日的日变温幅度愈大,烂秧死苗也愈严重。从总体上看,低温持续时间长、气温低、过程天气多变,则烂秧严重。例如南海县1979年1月下旬后期至2月中旬初和1978年2月中旬,过程平均气温8℃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低于3℃,最大日夜温差10℃以上,转晴日日照时数9小时左右,阳光极猛烈,最小空气湿度骤降至40%左右,天气由湿冷转晴冷,由晴冷再转阴冷,这种急剧变化的气象环境,远超过秧苗的适应能力,产生大面积烂秧死苗。

3、防御早稻烂秧的综合措施

引起早稻烂秧的原因很复杂,除与天气条件有关外,还与品种抗寒力、种子处理、秧田选择、整地质量、育种方法、施肥、病害、管理等有关,因此,防御早稻烂秧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如遵循早春气候规律回避严重的低温阴雨害、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的肥水管理和改良土壤等,才能有效地防御早稻烂秧。

(一)遵循早春气候规律,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广东早春气候变化规律是冷、暖相间,忽冷忽热,干湿交替,时晴时雨,变化复杂,要等烂秧天气完全结束才播种,季节就显得太迟了,不但浪费了一部分本来可以利用的温光资源,而且会延误晚稻插植季节。在不误农时的前提下,争取避开一部分严重烂秧天气,以减少烂秧程度是可能的。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的角度考虑,采取避过长过程的强低温阴雨期、以保温(如薄膜覆盖等)育秧抗御中等低温阴雨期、培育大苗壮秧渡过持续阴雨期的原则,来选择较适宜的播种期:在正常气候年景下,广东南部沿海地区最好在2月中旬冷浸暖播尼龙秧,2月下旬冷浸暖播露地秧,3月上旬播完塑盘育秧;粤中地区在2月下旬冷暖播尼龙秧,3月上旬大量冷浸暖播露地秧和塑盘育秧;粤北地区在3月上旬冷浸暖播尼龙秧,3月中旬冷浸播露地秧和塑盘秧。实践证明,以上播种期的早稻产量较高,亦可保证粤中、粤南地区在4月上旬的“清明”前后、粤北地区在4月中旬末至下旬初的“谷雨”前后插完秧,到分蘖期日平均气温已上升至20℃左右或以上,日照时数明显增多,阵性降水频频,对分蘖有利,成穗率较高;按早稻生长发育、成熟的时限,可赶在热带气旋侵袭盛期前收获;同时也有利于晚造生产安排和全年农业生产布局。

(二)选择有利时机,适时播种

根据试验和调研,在广东地区一般早籼稻品种,出苗期要求日平均气温≥12℃,若<12℃幼苗就停止生长,甚至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因此,一般要在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极端最低气温≥7℃时进行播种。播种后若日平均气温≥15℃,连续5~6个晴天,就能正常扎根。

早春冷暖交替变化明显,当一次冷空气过后,会出现一次回暖期,继而又有冷空气入侵,所以,早稻播种要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要掌握“冷浸暖播”技术,就是在适宜播种期内,根据冷空气活动规律和天气预报,抓住“冷期浸种,冷中催芽,回暖播种”的看天浸种、播种技术,这样,播下去的谷种往往获得4~6天甚至更长的日平均气温≥15℃的有利天气扎根出苗,到下一次冷空气入侵时,已具一定的抗寒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采取其它防御措施。有些地方未掌握早春天气变化特点,往往在回暖时浸种,待催好芽后又碰上冷空气入侵,只得冒寒播种,导致烂秧。

(三)根据天气变化进行秧苗管理

一是掌握尼龙育秧管理技术。尼龙薄膜覆盖具有透气、保温、保湿的特点,为秧苗快生快长提供良好条件,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大力推广尼龙育秧。但是尼龙育秧也要看天管理,如遇上低温阴雨天气,无论什么秧龄的秧苗都应密封保温护苗,并排干田水,防止秧田渍水。在低温阴雨转晴天时,如回暖慢,阳光微弱,秧田可适当灌回浅水和适当通风;如急剧转晴天,阳光较强,秧苗易造成生理干死,故这时宜灌深水和白天通风,以缓和温度剧烈变化,天气稳定回暖后再逐渐把田水排浅排干。如遇干冷天气,处于芽针期的秧苗应以密封保温和保持秧田湿润为主;二叶龄以上的秧苗在白天进行适当通风,并灌浅水,夜间覆盖密封。二是管好露地秧:如遇低温阴雨天气,无风时应保持畦面湿润,不渍水;如伴有干冷风,对二叶龄以上的大苗,最好灌流动水,防止秧苗过量水分蒸发。在低温阴雨急转晴时,日夜温差常达10℃以上,如不及时抢救便会造成大面积烂秧,故在湿冷期保持秧田湿润或浅灌水(视有风无风而定),到转晴前一天傍晚灌深水护苗,以后分2~3天逐步排浅排干。切忌天气转暖就立即排干水,否则,会使秧苗脱水而死,造成大面积烂秧。

(四)改进栽培技术,培育壮秧,增强秧苗的抗灾能力

培育壮秧,改善根际土壤肥、水、气、温条件,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根系生育,增加根系吸水吸肥能力,是提高秧苗抗御低温阴雨的基础。

秧田深耕结合增施基肥,可以加速土壤熟化,促进秧苗和根系生长健壮。基肥中要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肥和磷、钾肥相结合,速效肥和迟效肥相结合。同时,基肥中的氮肥要适当控制,尤其是地力较好的秧田,氮肥更不宜多施,适当增施磷肥,能促进根系早发、多发。追肥要看秧苗生长状况、长势长相和天气条件施用。温度高,多晴天,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温度低,多阴雨天气,氮肥要少施,有助于减轻低温阴雨的危害。

此外,还应做好晒种、选种、浸种、催芽工作,使谷芽均匀壮健;选择背北向南、排灌方便和经过犁冬晒白及土质好的土壤做秧田等。

(五)以水调温

水可以用来防寒护秧。因为水的热容量和导热性分别比空气大3000多倍和25倍。传热比较均匀,遇冷时水温下降缓慢,晴转暖时也不会急剧升高温度,能缓和冷空气入侵时和转晴回暖时气温的剧烈变化。在寒冷期灌水,可保持秧田稍高于不灌水秧田的温度。晴冷吹干风天气,灌水不仅能提高秧田的温度,又能减少秧苗水分蒸腾的损失,减轻因低温而破坏秧苗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或减轻秧苗失水枯萎。因此,合理灌水防寒,常能收到防寒护秧的良好效果。

灌水防寒护秧需要根据不同秧龄而采取灵活措施。一般播种后压种压芽,轻晒秧坂至微裂,可提高土温和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含量,促进早扎深根,增强以后的抗寒能力。播后芽针期,若温度不是太低或出现霜冻,可不必灌水浸芽,只要保持湿润就够了。长成秧苗后,初冷时降温不大,若不是吹干冷强劲的北风,可浅灌秧脚水。若气温继续下降,可适当增加灌水的深度;遇到刮强劲北风时,要抓紧灌齐腰水,以防秧苗失水萎蔫。如果持续低温阴雨,灌水时间较长,要利用中午气温回升机会,排去积水,提高土温,更换新鲜水,以提高水中的含氧量,预防根系窒息枯死。有条件的最好灌长流水。据测定,在低温阴雨期灌长流水的水中含氧量比淹水灌溉的高0.2~1.5毫克/升。持续低温阴雨过后,天气骤晴要提前灌深水后缓排。排水过急,秧苗不能适应,容易发生烂秧。

(六)注意防治病害

由于低温阴雨天气常会诱发腐生菌侵害而发生烂秧,因此,要注意及时施药防病,做好土壤灭菌是防止腐生害发生的根本措施。旱春育秧田以预防为主,在一叶一心期用药。据调研,施用“敌克松”除预防烂秧外,还能制止烂秧扩展,使已经烂秧的秧苗重新生长,恢复生长。秧田内一旦发现早晨叶尖没有水珠的零星卷叶死苗时,即应施药抢救。

(七)创造温暖的气候条件,采用保温育秧。

旱春育秧必须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同时大力推广各种保温育秧技术,以促进秧出苗生长,培育健壮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