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瑞士的著名风景,标志性的建筑。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2.瑞士著名风景区有哪些

关于瑞士的著名风景,标志性的建筑。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恩城街道历史天气查询_恩城街道有哪些社区

万国宫: 万国宫过去是国际联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的总部。它是日内瓦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的象征,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万国宫

万国宫坐落在阿丽亚娜公园内,阿丽亚娜公园地处莱蒙湖右岸的丘陵地带上,占地面积25公顷(约合375亩)。站在园内高处可以俯瞰莱蒙湖,遥望欧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这座公园原为勒维利奥家族的私产,居斯塔夫?勒维利奥是这一家族的最后一代,他是一位作家,也是艺术品收藏家,他的母亲叫阿丽亚娜。当他母亲亡故以后,他把园子取名为阿丽亚娜,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园中还有一个阿丽亚娜博物馆,是勒维利奥为存放他所收藏的中国和日本的大量瓷器而建造的。1890年,居斯塔夫-勒维利奥在临死前将阿丽亚娜公园和阿丽亚娜博物馆遗赠给日内瓦市。在其遗嘱中有三个规定:一、他死后,陵墓要修建在这个园内,日内瓦市政府必须永远负责保护和维修,不得毁坏;二、阿丽亚娜公园不能为私人所有,必须向公众开放;三、按照勒维利奥家族的传统,在园内要继续饲养孔雀。日内瓦市政府同意并遵守这三条规定。当年享有对阿丽亚娜公园的使用权的“国联”和现在的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也同意恪守这三条规定。 万国宫于1929年由“国联”着手兴建,当时曾有360名设计师参与设计。“国联”挑选了五名最佳建筑师,其中最主要的是意大利人卡洛布-罗奇和法国人雅克-卡吕。历时七年,大厦于1936年落成。 建成后的“国联”大厦——万国宫,占地面积18600平方米,整个建筑面积比著名的凡尔赛宫还要大。 联合国成立以后,将其驻日内瓦办事处设在万国宫。1969年,联合国决定扩建万国宫,由秘书长吴丹奠基,在万国宫北侧动工兴建新翼。为了使新翼能与老楼的建筑风格和阿里亚娜公园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时又能符合实际的需要,由英、法、意三国的建筑师组成的设计委员会仔细选择了设计方案,并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历时五年方始建成。1973年,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主持落成典礼。新建的楼翼设计新颖,造型优美,与原来的国联大厦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新建的楼翼通过一条空中走廊即“天桥”与老楼相衔接。无论从它的线条、高度或是整个外形来看,它同万国官的老楼都相配得体,可以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扩建后的万国官共有50个门,总长度为575米,占地面积为32600平方米,共有办公室1600个和大小会议室34个,总的空间容量是820,000立方米,楼面面积是32,000平方米。 原万国宫呈双马蹄形,一个对着莱蒙湖,一个对着汝拉山。朝向湖面这一侧马蹄形的三翼建筑结构主要包括: 一、左翼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是“国联”在建造万国宫时用美国人约翰 D 洛克菲勒捐赠的二百万美元建立起来的。目前共藏书一百万册,另有各国出版的各种期刊一万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图书馆。馆内有宽敞的阅览室,还有一个国际联盟展览馆,展出“国联”的历史文献、和实物。此外,图书馆还收藏有世界各国的政界要人与联合国之间往来的亲笔信和各种手稿。这些重要的文献都集中在二楼一个专门的陈列室内。事实上,万国宫之所以坐落在这儿,正是由于这图书馆的缘故。原来计划将万国宫建在“国联”所拥有的一块地面上,即现在的临湖“休憩公园”,当初也没有建造这样一座大型图书馆的计划。 二、右翼理事楼,理事厅是万国官里最漂亮的一个大厅,又名西班牙厅,因为厅内的大型壁画是西班牙名画家约瑟?马利亚?塞尔特的作品。 19341936年间,塞尔特在他巴黎的画室里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一组不朽的名作。画面呈金色与深褐色,画的主题是:正义、力量、和平、法律与智慧。 理事会议厅不仅是万国官里最漂亮的一个厅,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厅。按照联合国不成文的规定,凡涉及到国际安全问题的会议,或者比较紧急的会议,均在理事会议厅召开。 1954年,周总理亲自参加的印支会议就是在这个大厅举行的。理事厅能容纳500人,它的特色之一是能够按照每次会议的需要调整会议桌的位置。 三、中间部分是大会堂,大会堂前面的大过道实际上是一间休息厅,十分宽敞高大,是“国联”用各成员国赠送的材料建造的。墙上浅绿色的大理石是瑞典的,深绿色的是意大利的,朱红色的地板大理石是芬兰的,地板上的黑白大理石装饰是比利时的。过厅的墙上悬挂着两幅大型壁画,是万国宫的主要设计者之一雅克?卡吕的夫人绘制的。内容取自《圣经》上的故事,一幅象征着战争,一幅象征着和平。 新建的楼翼在建筑上可分两部分: 一是西侧的七层秘书大楼,内有六个小会议厅和七百个办公室,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英文、法文、中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和俄文)的翻译科就设在那里。 二是东侧的两个巨大的圆柱体建筑,每个圆柱体内有上、下两个会议厅,共四个。上层的会议厅有九百多个席位,下层的有六百多个。其中最大的一个会议厅叫瑞士厅,是作为对瑞士政府为建造新楼而捐赠的四百万瑞士法郎的表彰和纪念。 新楼东侧宽敞的过道上,设有咖啡间和许多座椅,供代表们小憩之用。东边是一堵巨大的玻璃墙,这堵玻璃墙长80米、高14米。每一块玻璃高 13米、宽2.25米,重 1.2吨,镶玻璃的总面积为9,250平方米。从室内就看到莱蒙湖的美丽风光,“荣誉院”也尽收眼底。 荣誉院是万国宫主楼正面的大院子,是阿丽亚娜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地势开阔,绿草如茵,环境很美。数棵百年以上的高大古松,生机依然十分旺盛。院中央有一个小小的水池,那是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的募捐池,里边常有不少游人投下的硬币。池子中间有一个巨型浑天仪,上边有代表天体十二宫的雕刻,是美国为纪念威尔逊总统而赠给联合国的。 荣誉院的左边,有一个不太显眼的石棺环绕在一圈苍松翠柏中间,这就是阿丽亚娜公园的前主人居斯塔夫?勒维利奥的陵墓,这是死者生前自己设计的。陵墓东边有苏联赠送的一座征服宇宙纪念碑和一座雕像。纪念碑高28米,外面镶有钛金属制成的薄板,钛是航天飞机用的一种极耐高温的材料。陵墓北侧,有一个题为“家”的雕塑作品,它是丘吉尔孙女桑迪斯夫人为国际儿童节(1979年)而特别制作赠送给儿童基金会的。 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总部就设在万国宫内,它由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兼办事处主任来领导。据统计,目前已有140个国家在日内瓦设有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常设代表团,其中有61个国家有常设裁军代表团,另有8个国家和地区集团有常设观察员。万国宫里有三千多名工作人员,为会议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工作。1980年,曾在万国宫举行了7,500多次会议,其中4,000次会议用同声传译。联合国每年预算的30%拨给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另外驻日内瓦办事处还有自己的警察、邮政和通讯系统。著名的联合国集邮博物馆就在万国宫内,它常年展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近期的邮票和文件。 在办事处内,只有事先得到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主任的授权,才可以实施瑞士的刑法和民事法律。在日内瓦市内,这里俨然成了国中之国。 奥林匹克博物馆: 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洛桑莱蒙湖畔,1993年建成。博物馆门口排放着希腊艺术立柱,燃烧着奥运之火。展厅约3400平方米,藏有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类艺术品、纪念品,其中包括邮票、火炬、奥运会张贴画、纪念币、奖章和绘画等。馆内**厅放映介绍奥林匹克百年发展史、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盛况的**片,深受旅游者欢迎。该馆还有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设有图书馆、录像部、室和资料中心,拥有最先进的声、光、电和多媒体视听设备,经常举办各种展览、报告会、讨论会。 据统计,参观者60%以上来自国外。该馆每年财政预算1000万瑞郎。1995年,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瑞郎。 西庸古堡:  西庸古堡

西庸古堡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位于日内瓦湖的东端,突出于日内瓦湖上的由巨石组成的小半岛上。在青铜器时代就有人居往,后来罗马人在此安营扎寨,修筑防御工事。西庸半岛在几易主人之后,于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在 SAVOYEN家族手里经过大规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人们看到的集军事防御、仓储、牢狱、教堂和贵族宫廷等功能于一体的封闭式的封建古堡。自1536年起,古堡被伯尔尼人所占有,1798年沃州起义后,古堡转入沃州政府名下。古堡所处位置正好一边依山,一边临水,是历史上瑞士各地通往意大利的一条走廊,历代统治者便在此分兵把守,如同扼住咽喉,以控制南来北往,征收捐税。借助于保存完好的十二世纪的建筑图纸,十九世纪末进行的最后一次修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 在日内瓦大学的后边,沿古城墙的遗址有一堵巨大的墙,名曰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 该纪念碑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躯人物加尔文诞辰四百周年而修建的。为了建造纪念碑,当时曾专门成立了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委员会,并在全世界范国内举办设计竞赛。 委员会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了瑞士洛桑市四名建筑师的联合设计方案,历时八年,于1917年始告建成。 宗教改革纪念碑

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规模宏大,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墙的上方,从左到右有一行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是光明”。墙的正中央,有四个高大的人物雕像并排而立,从左起依次是法海尔、加尔文、拜兹和诺克斯。两边另有六个稍小一点的人物雕像,都是十六世纪在欧洲各地积极鼓吹并致力于宗教改革的著名人物。除了大型的浮雕像外,墙的下部另有八幅小型浮雕图案和文字说明。这堵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再现了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场面,也记述了日内瓦之所以成为“新教的罗马”的由来与始末。 莱蒙湖: 西庸古堡

在瑞士1498个湖泊中,莱蒙湖是最大的一个。它也是西欧最大的湖泊,面积582平方公里,蓄水量达890亿立方米,其中心线的长度为72.3公里,周长167公里;在瑞士一侧的北岸(俗称右岸)长95公里,在法国一侧的南岸 (俗称左岸)长72公里。湖的最宽处为14,000米,最深处为310米。 莱蒙湖是一个冰碛湖。据说在第四纪冰期,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纳河在埃克吕泽地区被冰碛物质所阻断,因此汇水成湖。当时,湖面一直上升到海拔425米。后来,罗纳河得到了新的出口,湖水才逐渐下降。目前,莱蒙湖的海拔为372米。 现在,共有41条河、299个冰川的融水注入莱蒙湖,其中最大的河是罗纳河,它以每秒180立方米的流量从湖的最东部流入,又在日内瓦从湖中流出。由于罗纳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水从山中流出,流势湍急,夹带有不少泥沙,据估计,它每年带入莱蒙湖的泥沙约有400万吨。因此有人说,罗纳河促成了莱蒙湖,但却又在不断地填塞它。 莱蒙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喷泉。那冲天而起的高大水柱,从湖面直射天际,蔚为壮观。这个人工喷泉最初是1891年建成,当时所喷射的高度只有90米。1958年改建后至今。它的动力是两组安装在水下的水泵,总重为16吨,由每分钟达1,500转的500千瓦2,400伏的发动机带动。每个水泵的功率为1,360匹马力,喷泉的流量为每秒500公升,喷口处的水速达每小时200公里,进入喷水管中的水的压力为16个大气压,水柱的高度在无风时可达140米,停留在空中的水量达7吨之多。水从喷嘴喷出达到顶峰再回到水面,每个回合为16秒。 莱蒙湖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名作家、大诗人都赞美、讴歌过它。亨利 詹姆斯称它是“出奇的蓝色的湖”;拜伦则把它比喻成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巴尔扎克则把它说成是“爱情的同义词”。今日,在港湾两边绿树掩映之间建起的一栋栋漂亮的别墅和豪宅,又给莱蒙湖增添了几分秀色。 莱茵瀑布: 莱茵瀑布(Lheinfall)位于瑞士沙夫豪森州和苏黎世州交界处的莱茵河上。瀑布最宽处150米,最大落差21米,水深13米。夏季平均流量每秒700立方米。莱茵瀑布是欧洲最大的瀑布。 莱茵瀑布已有 l万多年历史。2万年前尚无瀑布,后因冰川活动和莱茵河改道,形成了现在的景象。 小城英特拉根:  少女峰

英特拉根(INTEL‘LAKEN,即“湖间”之意)属伯尔尼州,距离伯尔尼市约50公里,地处图恩湖和布里茵茨湖之间,海拔只有5.6470米,是瑞士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群山环抱,绿色草场广阔开敞,瑞士著名的少女峰终年白雪冠顶,倒映绿色湖中,远山近水,湖光潋滟,置身此地,如在画中。 英特拉根只有固定居民13,000人,但每到夏季,便游客云集,餐厅满座,停车场也都十分紧张,必须捷足先步,才能避免向隅。城内最繁华的大街名叫霍赫街,维多利亚风格的饭店、餐馆、商店等都云集这里。霍赫街绿荫夹道,走向笔直,长1公里半,也是一个散步的理想场所。街上还有马拉车辆可供游人兜风,坐在车里遥望少女峰的容姿,真令人流连忘返 。 图恩湖: 英特拉根市西面是图恩湖,东面是布里恩茨湖。两湖都为狭长形,略向北翘,加在一起像一弯中间断开的新月。其中图恩湖面积较大,但湖水不深,游人可乘船畅游,也可驱车或搭火车沿湖观光。玲珑的村庄或高栖坡岗,或依立水边,装点着大自然的妖媚。 湖的北岸有一条公路逶迤向前,有时经过山脚,有时又延伸在湖边。两侧是如画的村庄、宁静的树林。奥伯雷芬村中有一所中世纪的城堡矗立湖畔,已按当年风格重加修葺。从北岸还可隔着粼粼湖波南望阿尔卑斯山,别有一番情趣。 与湖同名的图恩市是一个景物宜人的古城,在图恩湖的西北端。市内有个12世纪末的古堡,那是扎灵根家族一个公爵打败图思当地贵族后建造的。图恩城在阿尔河流出图恩湖不远处,河再下游三四十公里便是瑞士首都伯尔尼。城的总体设计十分别致。老城中心是河中一个狭长的岛屿,是个优美的散步场所。河北岸是城市的主体,最繁华、也最有趣的街道叫郝特伽塞(意为“大马路”)。街分上下两层,旁边都有商店;人在摆着鲜花的上层行走,脚踩的实际是下层商店的屋顶。街上还有一个带顶的梯道,通往坡上的古堡和教堂。这梯道藏在大马路上层55号和57号房屋之间,很不显眼,容易被游人错过。 图恩古堡是一个碉堡建筑群,主体建筑成一座方形塔,四角各有一个角塔。主塔内有三层归历史博物馆(1888年建)使用,展品是古兵器、古挂毯,还有瑞士军服及武器的历代演变。 施皮茨风景区: 施皮茨镇位于伯尔尼东南三十多公里处、图恩湖南岸一水湾边上,海拔628米,属伯尔尼高原。这里碧水如镜,雪峰环抱,空气清新,是瑞士著名的休养和水上运动胜地。 施皮茨古堡始建于1200年;外部建筑风格为中世纪伯尔尼式,内部装饰则溶合了哥特、文艺复兴和巴罗克等艺术形式,质朴典雅,是瑞士不多的古迹之一。古堡曾是伯尔尼执政官的夏宫,故不同于欧洲其他古城池,并无护城御敌之设施,而主要是居住功能。古堡地下也以葡萄酒窖代替了关押俘虏的牢狱。庭院南端是一座建于公元762年的小教堂,兼具早期罗马伯尔尼乡村风格。该古堡自1929年以后属公共所有,由一专门基金会负责管理,并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馆内展品为城堡历届主人的遗物及古代家具。每年夏季这里还举行古典音乐会,吸引四方宾客。 施皮茨是游艇爱好者的一个基地,又是通往南面某些度假村庄必经之地。公路爬上阿尔卑斯北麓,但见溪壑幽邃,山村点点,木结构的村舍衬托着簇簇鲜花。有一条曲径从施皮茨通往伯尔尼州西南角的格什塔德。它是四个山谷交会之处,所以也是个理想的滑雪中心。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87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证券市场之一。1976年,交易所营业额首次突破1000亿瑞郎。到1991年,交易所营业额已达5000多亿瑞郎,上市证券达3000种。瑞士和外国二十四家银行是苏黎世证券交易所协会成员。此外,瑞在交易所外面,共有234家经纪人(银行)从事证券交易活动。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是瑞士国民经济体系和银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苏黎世州政府的监督下开展业务。进行交易需经州政府批准,且受一系列法规的制约和调节。 苏黎世证券交易所也是瑞士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其业务量占全国证券交易总额的65%。每年约有40,000多人出入于交易所,买卖双方还可通过电话或电视屏幕进行交易。该交易所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具有全自动交易和清算系统的交易所。其先进的设备、高素质的人员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良的服务。 交易所在苏黎世州政府交易所委员会领导下,设有交易所领导委员会、仲裁法庭、培训委员会等组织,由瑞士各大银行和企业有关人员组成。 该交易所行政管理人员共16人,由经理、两名副经理和一名经理助理主持日常管理工作。

编辑本段历史

瑞士最终形成于1848年。在这之前,真正的“瑞士历史”并不存在。准确地说,只存在各个独立地区的历史,而这些独立地区逐渐形成了今日的瑞士。 史前瑞士 现在瑞士国土范围在史前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凯尔特人曾经是欧中中部的土著居民,他们的部落在公元前2世纪曾经扩展到今天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莱茵河流域的广大范围,在他们的全盛时期还曾经成功地攻占了罗马城。聚居在今天瑞士国土内的是凯尔特人的海尔维的部落。 罗马帝国时期的瑞士 公元前后分布于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断向凯尔特人居住区域扩张,公元前70年,感受到日耳曼人压力的海尔维的部落决定向西撤离到高卢西南的大西洋沿岸,因而向恺撒统治的罗马帝国借道;考虑到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潜在威胁,恺撒决定在瑞士建立一个受罗马控制的海尔维的人国家。罗马军队不仅没有同意凯尔特人借道通行的请求,反而向他们发起攻击,迫使后者成为罗马帝国的同盟者,获得罗马帝国支持的凯尔特人战败南侵的日耳曼人。 恺撒死后继任者奥古斯都将海尔维的人部落并入帝国行省,今天瑞士的范围正式纳入罗马帝国,当地的凯尔特人开始了罗马化时代。 罗马瑞士时期当地建立了罗马式的行政系统,兴起了一系列城市,修建了通向罗马城的帝国大道。罗马人还为瑞士引入了地中海沿岸的农作物和亚平宁半岛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还有基督教。 100年-250年是罗马瑞士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结束于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入侵。 日耳曼人入侵 259年一支日耳曼人的部落联盟渡过莱茵河,攻克的帝国瑞士的北部边塞,从此罗马瑞士进入了战乱的年代,直到公元401年帝国军队撤出了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从此日耳曼人统治瑞士的时代开始了。 日耳曼人统治的瑞士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由勃艮第部落联盟统治,他们人口数量少,文化落后在占领瑞士之后接受了当地的罗马-凯尔特人语言和文化传统;中部和东部由阿勒曼尼部落联盟统治,他们所占领的是瑞士的山区和罗马化程度较低的区域,在那里日耳曼语言取得了胜利,这种东西分治也是如今瑞士法语区和德语区的雏形 日耳曼人治下的瑞士地区先后产生了很多小的王国,这些王国相互征伐,最终于536年同一于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根据瓜分查理大帝的法兰克王国的凡尔登条约,瑞士再度分裂,分属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 1033年,分裂的瑞士再度归于同一的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皇之间的权力斗争,德意志王权衰落,各地方诸侯势力上升,各路诸侯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建立了大批城市,在今天瑞士的区域,策林根家族推动建立了众多的城市,形成了瑞士特有的城镇自治体制。为日后瑞士邦联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瑞士著名风景区有哪些

瑞士著名风景区万国宫: 万国宫过去是国际联盟的所在地,而今是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的总部。它是日内瓦作为一个国际城市的象征,也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奥林匹克博物馆: 奥林匹克博物馆位于洛桑莱蒙湖畔,1993年建成。博物馆门口排放着希腊艺术立柱,燃烧着奥运之火。展厅约3400平方米,藏有与奥运会有关的各类艺术品、纪念品,其中包括邮票、火炬、奥运会张贴画、纪念币、奖章和绘画等。馆内**厅放映介绍奥林匹克百年发展史、历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盛况的**片,深受旅游者欢迎。该馆还有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设有图书馆、录像部、室和资料中心,拥有最先进的声、光、电和多媒体视听设备,经常举办各种展览、报告会、讨论会。 据统计,参观者60%以上来自国外。该馆每年财政预算1000万瑞郎。1995年,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亿瑞郎。 西庸古堡: 西庸古堡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位于日内瓦湖的东端,突出于日内瓦湖上的由巨石组成的小半岛上。在青铜器时代就有人居往,后来罗马人在此安营扎寨,修筑防御工事。西庸半岛在几易主人之后,于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之间,在 SAVOYEN家族手里经过大规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人们看到的集军事防御、仓储、牢狱、教堂和贵族宫廷等功能于一体的封闭式的封建古堡。自1536年起,古堡被伯尔尼人所占有,1798年沃州起义后,古堡转入沃州政府名下。古堡所处位置正好一边依山,一边临水,是历史上瑞士各地通往意大利的一条走廊,历代统治者便在此分兵把守,如同扼住咽喉,以控制南来北往,征收捐税。借助于保存完好的十二世纪的建筑图纸,十九世纪末进行的最后一次修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 在日内瓦大学的后边,沿古城墙的遗址有一堵巨大的墙,名曰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 该纪念碑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先躯人物加尔文诞辰四百周年而修建的。为了建造纪念碑,当时曾专门成立了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委员会,并在全世界范国内举办设计竞赛。 委员会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了瑞士洛桑市四名建筑师的联合设计方案,历时八年,于1917年始告建成。 莱蒙湖: 在瑞士1498个湖泊中,莱蒙湖是最大的一个。它也是西欧最大的湖泊,面积582平方公里,蓄水量达890亿立方米,其中心线的长度为72.3公里,周长167公里;在瑞士一侧的北岸(俗称右岸)长95公里,在法国一侧的南岸 (俗称左岸)长72公里。湖的最宽处为14,000米,最深处为310米。 莱蒙湖是一个冰碛湖。据说在第四纪冰期,发源于阿尔卑斯山的罗纳河在埃克吕泽地区被冰碛物质所阻断,因此汇水成湖。当时,湖面一直上升到海拔425米。后来,罗纳河得到了新的出口,湖水才逐渐下降。目前,莱蒙湖的海拔为372米。 现在,共有41条河、299个冰川的融水注入莱蒙湖,其中最大的河是罗纳河,它以每秒180立方米的流量从湖的最东部流入,又在日内瓦从湖中流出。由于罗纳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水从山中流出,流势湍急,夹带有不少泥沙,据估计,它每年带入莱蒙湖的泥沙约有400万吨。因此有人说,罗纳河促成了莱蒙湖,但却又在不断地填塞它。 莱蒙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喷泉。那冲天而起的高大水柱,从湖面直射天际,蔚为壮观。这个人工喷泉最初是1891年建成,当时所喷射的高度只有90米。1958年改建后至今。它的动力是两组安装在水下的水泵,总重为16吨,由每分钟达1,500转的500千瓦2,400伏的发动机带动。每个水泵的功率为1,360匹马力,喷泉的流量为每秒500公升,喷口处的水速达每小时200公里,进入喷水管中的水的压力为16个大气压,水柱的高度在无风时可达140米,停留在空中的水量达7吨之多。水从喷嘴喷出达到顶峰再回到水面,每个回合为16秒。 莱蒙湖是美丽的。自古以来,许多名作家、大诗人都赞美、讴歌过它。亨利詹姆斯称它是“出奇的蓝色的湖”;拜伦则把它比喻成一面晶莹的镜子,“有着沉思所需要的养料和空气”;巴尔扎克则把它说成是“爱情的同义词”。今日,在港湾两边绿树掩映之间建起的一栋栋漂亮的别墅和豪宅,又给莱蒙湖增添了几分秀色。 莱茵瀑布: 莱茵瀑布(Lheinfall)位于瑞士沙夫豪森州和苏黎世州交界处的莱茵河上。瀑布最宽处150米,最大落差21米,水深13米。夏季平均流量每秒700立方米。莱茵瀑布是欧洲最大的瀑布。 莱茵瀑布已有 l万多年历史。2万年前尚无瀑布,后因冰川活动和莱茵河改道,形成了现在的景象。 小城英特拉根: 英特拉根(INTEL‘LAKEN,即“湖间”之意)属伯尔尼州,距离伯尔尼市约50公里,地处图恩湖和布里茵茨湖之间,海拔只有5.6470米,是瑞士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群山环抱,绿色草场广阔开敞,瑞士著名的少女峰终年白雪冠顶,倒映绿色湖中,远山近水,湖光潋滟,置身此地,如在画中。 英特拉根只有固定居民13,000人,但每到夏季,便游客云集,餐厅满座,停车场也都十分紧张,必须捷足先步,才能避免向隅。城内最繁华的大街名叫霍赫街,维多利亚风格的饭店、餐馆、商店等都云集这里。霍赫街绿荫夹道,走向笔直,长1公里半,也是一个散步的理想场所。街上还有马拉车辆可供游人兜风,坐在车里遥望少女峰的容姿,真令人流连忘返 。 图恩湖: 英特拉根市西面是图恩湖,东面是布里恩茨湖。两湖都为狭长形,略向北翘,加在一起像一弯中间断开的新月。其中图恩湖面积较大,但湖水不深,游人可乘船畅游,也可驱车或搭火车沿湖观光。玲珑的村庄或高栖坡岗,或依立水边,装点着大自然的妖媚。 湖的北岸有一条公路逶迤向前,有时经过山脚,有时又延伸在湖边。两侧是如画的村庄、宁静的树林。奥伯雷芬村中有一所中世纪的城堡矗立湖畔,已按当年风格重加修葺。从北岸还可隔着粼粼湖波南望阿尔卑斯山,别有一番情趣。 与湖同名的图恩市是一个景物宜人的古城,在图恩湖的西北端。市内有个12世纪末的古堡,那是扎灵根家族一个公爵打败图思当地贵族后建造的。图恩城在阿尔河流出图恩湖不远处,河再下游三四十公里便是瑞士首都伯尔尼。城的总体设计十分别致。老城中心是河中一个狭长的岛屿,是个优美的散步场所。河北岸是城市的主体,最繁华、也最有趣的街道叫郝特伽塞(意为“大马路”)。街分上下两层,旁边都有商店;人在摆着鲜花的上层行走,脚踩的实际是下层商店的屋顶。街上还有一个带顶的梯道,通往坡上的古堡和教堂。这梯道藏在大马路上层55号和57号房屋之间,很不显眼,容易被游人错过。 图恩古堡是一个碉堡建筑群,主体建筑成一座方形塔,四角各有一个角塔。主塔内有三层归历史博物馆(1888年建)使用,展品是古兵器、古挂毯,还有瑞士军服及武器的历代演变。 施皮茨风景区: 施皮茨镇位于伯尔尼东南三十多公里处、图恩湖南岸一水湾边上,海拔628米,属伯尔尼高原。这里碧水如镜,雪峰环抱,空气清新,是瑞士著名的休养和水上运动胜地。 施皮茨古堡始建于1200年;外部建筑风格为中世纪伯尔尼式,内部装饰则溶合了哥特、文艺复兴和巴罗克等艺术形式,质朴典雅,是瑞士不多的古迹之一。古堡曾是伯尔尼执政官的夏宫,故不同于欧洲其他古城池,并无护城御敌之设施,而主要是居住功能。古堡地下也以葡萄酒窖代替了关押俘虏的牢狱。庭院南端是一座建于公元762年的小教堂,兼具早期罗马伯尔尼乡村风格。该古堡自1929年以后属公共所有,由一专门基金会负责管理,并建成博物馆对外开放,馆内展品为城堡历届主人的遗物及古代家具。每年夏季这里还举行古典音乐会,吸引四方宾客。 施皮茨是游艇爱好者的一个基地,又是通往南面某些度假村庄必经之地。公路爬上阿尔卑斯北麓,但见溪壑幽邃,山村点点,木结构的村舍衬托着簇簇鲜花。有一条曲径从施皮茨通往伯尔尼州西南角的格什塔德。它是四个山谷交会之处,所以也是个理想的滑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