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属于不可抗力吗_抗极端天气的房子
1.7省份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人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极端天气?
2.古代蒙古人怎么过冬天,他们住在哪里?怎么防寒?
7省份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人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极端天气?
其实极端天气每年都会发生,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在所难免,为了减少损失,气象部每时每刻都在预测天气变化,当有极端天气时,会第一时间通知当地居民减少伤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所在地区的天气变化,当发现有台风和暴雨消息时,应该减少出行。极端天气会有破坏建筑,但我们会修复建筑,面对这些困难时,全国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绝不会让任何一个省市孤立无援。
7个省份部分有大到暴雨,具体情况。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省市遭到了大暴雨和台风的袭击,之前武汉大暴雨,让楼梯形成了瀑布,最近江西九江又发生台风,但极端天气并没有止步。在未来将有7个省份,部分地区会遭遇大到暴雨,气象部门公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6个省份部分地区会遭到大暴雨袭击,雨量达到100~130毫米,局部地区还会出现冰雹。
面对暴雨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做?
南方的夏季暴雨天气十分多,而且变幻莫测,出行之前无论有没有下雨都应该带上雨具。行走过程中遇到暴雨应该在建筑下面等待,不要站在积水处和树底下挡雨,遇到台风时不要站在广告牌周围。极端天气想要减少伤害,唯一的方法就是减少出行。
我遇到过的极端天气。
因为我所在的地方是江西省,在这个省份每年夏天雨水巨多,有一次下午准备去上学,当时下午4点左右,但周围十分暗,仿佛已经到了晚上。我拿着雨伞站在路边等车,没过一会儿工夫下起了大雨,雨水中还伴有一厘米左右的冰雹,我赶紧打开雨伞,冰雹打在雨伞上噼里啪啦响起,站在路边一会儿工夫,自己的裤脚就湿了,大雨密集的看不见对面的房子,幸好及时坐到了车,不然全身上下都会湿。
古代蒙古人怎么过冬天,他们住在哪里?怎么防寒?
古代蒙古人都是长年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主要是防雨防风和防雪用的,吹不倒,压不垮就OK了,取暖主要还是靠在屋里烧牛羊粪和动物皮毛保温。
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年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最早蒙古人是属于游牧民族.蒙古包在拆装和运输.保暖等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很好的.蒙古包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一大代表.
蒙古包,蒙舌语称“蒙古勒格日”,意为蒙古房子。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所以有时也把蒙古民族称为“毡帐之民”,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史记·匈奴列传》中有“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的记载。隋·唐道衡在咏王昭君的乐府诗中,亦有“皮裘毡帐亦开颜”的句子。清《黑龙江外记》:“‘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汉语即是音译,又是意译。
1、早期的蒙古包有两种。一种是载于车上可以移动的蒙古包。另一种是能够拆卸、直接搭在草地上的蒙古包。载于车上的蒙古包大小不一,小的载在车上,一头牛或一匹马就能拉走,而大的则需多头牲畜拉载。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在窝棚的基础上形成了适用于四季游牧搬迁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气候的住宅,找到了蒙古包这种能够经受大自然考验的居住形式。
2、蒙古包的特点
(1)适合自然环境
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还能经得住草原上的大雨。连续几天几夜的大雨,下得房倒屋塌,它却安然无恙,再大的雨也不会漏进包里。
蒙古包冬暖夏凉。蒙古地方自古奇寒,“三九的严寒,会冻裂三岁牛的犄角”。然而蒙古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蒙古包,没听说冻坏一个人的,因为其一,包里有火,牧区有的是牛羊粪,只要火一生起来,立刻热浪扑面。其二,冬天毡包外面加厚,里面又绑一层毡子,隔风性能较好。其三,睡觉的时候,把家里烧暖,把套瑙盖上,门堵严,盖上羊皮被、皮袍,怎么会冷呢?其四,还可以在包里盘座暖炕,从外面烧火。如果包内热的厉害,还可以通过顶毡调解;在骄阳似火的夏天,在视野辽阔的高地搭上毡包,人坐其中饮酒唱歌,真是花香袭人,凉风扑面,奶油飘香,不啻仙宫帝阙。因为蒙古包形似球体,以白色为主色调,有较好的反光作用。其背面可以开天窗,还可以把围毡边撩起来,使其八面来风,如坐凉亭。尤其适合制做奶食品,因为不会酸得过劲。现在有的蒙古包已不住人,夏天专门用来做奶食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