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夏别宋之悌》唐诗赏析

2.望洞庭的诗意_望洞庭的意思

3.关于碎叶城的诗句

4.甘肃苹果8分钱一斤真实吗?

5.江陵愁望有寄

《江夏别宋之悌》唐诗赏析

平凉市静宁县天气_平凉市静宁县天气预报

  作品介绍

 《江夏别宋之悌》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4卷第33首。

  原文

  江夏别宋之悌

 作者: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释

 ①江夏: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宋之悌:宋之问弟。开元二十年左右自太原尹流朱鸢,诗即是时作。参见郁贤皓《李白丛考》。

 ②楚水:指流经今湖北一带的江水。

  赏析

 此诗情调悲切,大概为公元732年(开元二十载)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与赴交趾(今越南河内)贬所的宋之悌分别时所作。

 首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楚水,指汉水汇入之后的一段长江水。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将往之处。

 颔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与初唐庾抱“悲生万里外,恨起一杯中”(《别蔡参军》)、盛唐高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语略同而味各异,庾抱句沉,高适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谓貌似而神异也。不可以蹈袭论,亦不可以优劣评,盖诗人运思或偶然相似而终不能不乖异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这浅浅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义丝毫不轻,下肚的不仅是酒,还有对有人浓浓的友情。李白的`诗句将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颈联上句“谷鸟吟晴日”点出了送别时的天气,天气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美景却衬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这样更能感动读者。下句“江猿啸晚风”,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作者通过对景物的表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

 尾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真情爆发,陡起陡落,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余地。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望洞庭的诗意_望洞庭的意思

望洞庭的诗意_望洞庭的意思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h):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5、潭面:指湖面。

6、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8、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诗意: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

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古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1、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2、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

3、云梦泽:云梦,古泽名。在湖北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4、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5、济:渡河。

6、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7、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坐观:坐视,旁观。徒:白白地。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涵虚,是天空反映在水中的幻景。太清,就是天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长风鼓横波,合沓蹙龙文。忆昔传游豫,楼船壮横汾。

今兹讨鲸鲵,旌旆何缤纷。白羽落酒樽,洞庭罗三军。

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剑舞转颓阳,当时日停曛。

酣歌激壮士,可以摧妖氛。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赏析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关于碎叶城的诗句

1.关于爱晚亭的诗句

有一首唐代杜牧的山行,就是关于关于爱晚亭的诗句。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爱晚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是在乾隆年间,由当时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的,本名“红叶亭”,又称“爱枫亭”,后来改为“爱晚亭”。与安徽的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_山行

2.有关柳絮的诗句

1、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张夫人《柳絮》

2、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

3、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顾况《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

4、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银盘堆柳絮,罗袖搏琼屑。——白居易《对火玩雪》

6、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韩愈《晚春》

7、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韩偓 《残春旅舍》

8、相兼惟柳絮,所得是花心。——李商隐《蝶》

9、柳絮杏花留不得,随风处处逐歌声。——林宽《曲江 》

10、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 》

11、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柳中庸《寒食戏赠 》

12、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孟郊《南浦篇》

13、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

14、梨花应折尽,柳絮自飞来。——齐己《寒食日怀寄友人 》

15、桃花满地春牢落,柳絮成堆雪弃嫌。——刘兼 《芳春》

3.关于杨絮的诗句

想寄封情书吧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朝代。

鱼书欲寄何由达:

油壁香车不再逢。

梨花院落溶溶月,踪影象巫山的云不知飘去何方,水远山长处处同。

译文

她坐的美丽的车子再也见不到了,柳絮池塘淡淡风,只好酗酒度过寂寞的时光。

几日寂寥伤酒后,峡云无迹任西东:晏殊

原文:宋代

作者,一番萧瑟禁烟中,寒食节烟火不生一片萧瑟的气氛更增加心中的伤感,梨花和明月相映的院子,可往哪寄呢、风飘柳絮的池塘钩起无尽的回忆

4.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的诗人是谁

李白

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育二子(伯禽。汉族,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将进酒》等诗篇。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有“诗仙”之称,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有《李太白集》传世,唐朝诗人。其父李客,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梦游天姥吟留别》、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01年2月28日-762),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享年61岁,字太白。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号青莲居士

5.有关荼蘼的诗词

1《诗经·豳(bīn)风·鸱鹗(chīxiāo)》:“予手拮据,予所捋荼。” “荼”指的是荻,是类似芦苇的植物开的花。

2《花镜》"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又有红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

3 陆游:“吴地春寒花渐晚,北归一路摘香来。”

4 杨万里:“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5 吴淑姬词:“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 浪,衬云福 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6 朱淑真《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7 《客中思家》:“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相得故园成索寞,诗盟谁复为平章。”

8 《荼蘼》:“山径阴阴雨未乾,春风已暖却成寒。 不缘天气浑无准,要护荼蘼继牡丹。”

9 《和荼蘼》:“缘霜和雪揉为裁,消得玻瓈紫玉杯。 扰扰开时违赏玩,匆匆落去谩迟回。颠迷蝶梦留蜗国,荏苒龙珠入蚌胎。急作招魂倾桂酒,尚余半面在苍苔。 ”

10 王淇《春暮游小园》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甘肃苹果8分钱一斤真实吗?

金融风暴伤及甘肃果农:苹果1斤8分钱无人问津,是真的

1斤苹果8分钱无人问津

11月2日下午,静宁县甘沟乡马坡村52岁的果农李钓来坐在自家5亩果园里,对堆积如山的苹果进行挑选分类。李钓来无奈地对记者说,去年这个时候他家的苹果全卖光了,但今年不知是怎么回事,一个月了,没见一个果贩子到他家果园里来收购苹果。他着急了,便四处打听果品的价格,结果是苹果一天比一天便宜,他的心一天比一天慌。如果苹果卖不掉,他家的地窖里只能存下三分之一的苹果。而三分之二的苹果无处储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苹果随着天气渐冷被冻坏。

李钓来心痛地对记者说,这两天,有关苹果一斤8分钱的坏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起初他无法接受,后来看着堆积如山的苹果还没卖出一颗,他便痛下决心,打算将部分苹果1斤8分钱卖掉,谁知几天过去后,就这么低的价格也盼不到一个果贩前来收购。

提起去年苹果销售的情况,李钓来脸上有了笑容,他说,去年9月,他家的苹果还长在树上,果贩们已经上门订购苹果了,75(苹果的直径单位,毫米)的苹果1斤3元钱,70的苹果1斤2.5元,65的苹果1斤2元钱,即使再不好的次果1斤8角钱也被果汁厂抢购了。但今年,他家的次苹果别说有人前来“抢”购,就是70的苹果1斤1.5元也无人问津。

记者随后在静宁县城关乡、威戎乡的果园里采访时看到,由于今年自然灾害较多,冰雹给静宁苹果留下特殊的印记,被打的苹果虽然甜美可口、肉质紧密,但苹果的“脸面”有了疤痕,果贩们闻“疤”止步。但威戎乡果农扬志红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自然灾害造成疤痕苹果没人要可以理解,但没有疤痕的好苹果也没人要,他真是不知道苹果市场怎么了。

销售渠道中断苹果滞销

常年在静宁收购苹果的果贩子张忠认为,由于收购静宁苹果的外商多数是四川果贩子,自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今年很少有四川果贩前来静宁订购苹果,这条外销苹果之路突然被中断后,直接影响着静宁苹果的销售。

记者了解到,静宁近百万亩苹果园所产的苹果30%靠内销,70%靠出口外销,但今年的外销渠道也不容乐观。果品经纪人李玉林对记者说,美国的信贷危机也是影响静宁苹果销售的重要原因。现在,他们这些果贩“按兵不动”,每天盯着电视看经济新闻,生怕“低价”收购的苹果在还没出售时再突然掉价了,所以,他们不敢大量收购苹果。

对于今年苹果的收购价, 李玉林对记者说,苹果的收购价平均都比去年低一半多。其中,稍次的苹果掉价更严重,去年最差的苹果1斤8角钱全被果贩抢收,今年不是太差的苹果1斤8分钱也没有人要。

金融风暴带来影响

11月3日上午,记者就静宁苹果销售一事采访了静宁县果品局的局长王专娃。他告诉记者,静宁苹果销售不畅,是受了金融风暴影响。目前,国内苹果出口的口岸全部关停,而静宁苹果60%至70%靠出口。现在,出口企业没有一家愿意收购苹果,静宁23万吨苹果全部积压,直接造成静宁苹果损失上亿元。

王专娃局长告诉记者,为了将果农的损失降到最低,果品局采取企业与果农捆绑销售的办法,也就是动员有储存苹果能力的大企业,暂时将果农的苹果储存起来,等农民将苹果销售后,企业收取一定的储存管理费,果农拿走销售价这一办法,来解决目前苹果大量积压的局面。 文/图 本报记者袁瑛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译文及注释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掩映:时隐时现。

赏析

建安诗人徐干有著名的《室思》诗五章,第三章末四句是: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后世爱其情韵之美,多仿此作五言绝句,成为自君之出矣一体。女诗人鱼玄机的这首写给情人的诗(题一作《江陵愁望寄子安》),无论从内容、用韵到后联的写法,都与徐干《室思》的四句十分接近。但体裁属七绝,可看作自君之出矣的一个变体。惟其有变化,故创获也在其中了。

五绝与七绝,虽同属绝句,二体对不同风格的适应性却有较大差异。近人朱自清说:论七绝的称含蓄为风调。风飘摇而有远情,调悠扬而有远韵,总之是余味深长。这也配合着七绝的曼长的声调而言,五绝字少节促,便无所谓风调。(《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读鱼玄机这首诗,觉着它比《自君之出矣》多一点什么的,正是这里所说的风调。本来这首诗也很容易缩成一首五绝:枫叶千万枝,江桥暮帆迟。忆君如江水,日夜无歇时,字数减少而意思不变,但我们却感到少一点什么的,也是这里所说的风调。

试逐句玩味鱼诗,看每句多出两字是否多余。

首句以江陵秋景兴起愁情。《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枫生江上,西风来时,满林萧萧之声,很容易触动人的愁怀。千枝复万枝,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它不但用千、万数字写枫叶之多,而且通过枝字的重复,从声音上状出枝叶之繁。而枫叶千万枝字减而音促,没有上述那层好处。

江桥掩映──暮帆迟。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掩映二字写出枫叶遮住望眼,对于传达诗中人焦灼的表情是有帮助的。词属双声,念来上口。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声调便曼长而较江桥暮帆迟为好听。

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便接写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与《室思》之喻,机杼正同。乍看来,西江、东流颇似闲字,但减作忆君如流水,日夜无歇时,比较原句便觉读起来不够味了。刘方平《春怨》末二句云: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晚清王闿运称赞说以东、西二字相起,(其妙)非独人不觉,作者也不自知也,不能名言,但恰入人意。(《湘绮楼说诗》)鱼玄机此诗末两句妙处正同。细味这两句,原来分用在两句之中非为骈偶而设的成对的反义字(东、西),有彼此呼应,造成抑扬抗坠的情调,或擒纵之致的功用,使诗句读来有一唱三叹之音,亦即所谓风调。而删芟这样字面,虽意思大致不差,却必损韵调之美。

鱼玄机此诗运用句中重复、句中排比、尾联中反义字相起等手段,造成悠扬飘摇的风调,大有助于抒情。每句多二字,却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所以比较五绝自君之出矣一体,艺术上正自有不可及之处。 /p>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李白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三山怀谢脁,水澹望长安。芜没河阳县,秋江正北看。

卢龙霜气冷,鳷鹊月光寒。耿耿忆琼树,天涯寄一欢。

赏析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赏析

《游敬亭寄崔侍御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唐代诗词,作者李白。公元七五三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秋,李白游宣城敬亭时作此诗。诗中对崔侍御傲岸耿介的品格表示了赞许,并以壮士不可轻互勉。此诗虽然层次重叠,但由于诗人的巧妙安排,却给人以一气贯通的感觉。

江陵使至汝州

王建 江陵使至汝州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译文及注释

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一直向前蜿蜓伸展,最后渐渐隐入云间天际

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

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了几座青得象染过一样的峰峦。

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附近的山了。

赏析

这首纪行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时写的。

第一句是回望来路。巴路,指的是通向江陵、巴东一带的道路。江陵到汝州,行程相当遥远,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一直向前蜿蜓伸展,最后渐渐隐入云间天际。这一句表明离出使的目的地江陵已经很远,回程已快接近尾声了。翘首南望,对远在云山之外的江陵固然也会产生一些怀念和遥想,但这时充溢在诗人心中的,已经主要是回程行将结束的喜悦了。所以第二句紧接着瞻望前路,计算归期。王建家居颍川(今河南许昌),离汝州很近,到了汝州,也就差不多到家了。寒食离家麦熟还,这句平平道出,仿佛只是客观地交待离家和归家的时间季节,而此行往返程途的遥远,路上的辛苦劳顿,盼归心情的急切以及路途上不同季节景物的变化,都隐然见于言外。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

三、四两句转写前路所见景色。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了几座青得象染过一样的峰峦,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附近的山了。两句淡淡写出,徐徐收住,只说行途所见所闻,对自己的心情、感受不着一字,却自有一番韵外之致,一种悠然不尽的远神。

单从写景角度说,用洗炼明快之笔画出在薄暮朦胧背景上凸现的几座轮廓分明、青如染出的山峰,确实也能给人以美感和新鲜感。人们甚至还可以从数峰青似染想象出天气的清朗、天宇的澄清和这几座山峰引人注目的美丽身姿。但它的好处似乎主要不在写景,而在于微妙地传出旅人在当时特定情况下一种难以言传的心境。

这个特定情况,就是上面所说的归程即将结束,已经行近离家最近的一个大站头汝州了。这样一个站头,对盼归心切的旅人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对它的出现自然特别关注。正在遥望前路之际,忽见数峰似染,引人瞩目,不免问及同行的商人,商人则不经意地道出那就是汝州的山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此刻在诗人心中涌起的自是一阵欣慰的喜悦,一种兴奋的情绪和亲切的感情。而作者没有费力地去刻画当时的心境,只淡淡着笔,将所见所闻轻轻托出,而自然构成富于含蕴的意境和令人神远的风调。

纪行诗自然会写到山川风物,但它之所以吸引人,往往不单纯由于写出了优美的景色,而且由于在写景中传出诗人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片心境。这种由景物与心境的契合神会所构成的风调美,常常是纪行诗(特别是小诗)具有艺术魁力的一个奥秘。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古诗望庐山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