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稳定的条件是什么_气温稳定
1.气象条件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信风带的风向和天气较稳定,而西风带则多风暴天气?
3.三类气象条件
4.什么是自然条件
5.在每天什么时刻及天气状况下,遥感最为有利,为什么?
6.什么是静稳天气
气象条件是什么意思
气象条件是指各种天气现象的水热条件。主要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压、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平均风速、最多风向、沙尘暴日、最大冻土深度、最大积雪深度、年日照时数等。
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在一给定时间内,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瓦/平方米的各段时间的总和,以小时为单位,取一位小数。日照时数也可称实照时数。
扩展资料: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气压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一般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在水平方向上,大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表示气压的单位,习惯上常用水银柱高度。
例如,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的重量,它相当于一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气压力。国际上统一规定用"百帕"作为气压单位。经过换算: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百帕(毫巴)。深圳市的年平均气压为1009.8百帕。
为什么信风带的风向和天气较稳定,而西风带则多风暴天气?
中纬地区的西风带非常深厚。在中纬地区来自高纬的冷空气和来自低纬的暖空气交汇,使得西风带很不稳定,出现波动,通常称为长波,表现为大槽大脊的形式,还经常有锋面、气旋活动(它们常相伴而生,叫锋面气旋),形成西风带不稳定的天气,尤其是在海洋上常多风暴天气。特别是在南半球中纬地区,有强劲的西风。
信风带一般分布在南北纬5°-25°附近,并仅限于对流层的下层,平均厚度在4000米左右。由于信风是向纬度低、气温高的地带吹送,所以没有水汽凝结条件,属性干燥,天气单一稳定,风向也较为稳定。
三类气象条件
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大风,乌云,下雨,下雪,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一天气
(1)天气(weather)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2)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3)天气系统总是处在不断新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其相对应的天气现象分布。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气压在水平方向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的。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
(4)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定向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21%)、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什么是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指一个地域经历上千万年的天然非人为因素改造成形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土特产品。
1、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具体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体所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地形与地势、地貌不完全一样,地形多偏向于局部结构,而地势讲走向,地貌则一定是指整体特征。如:鞍部是地形,山谷是地貌。
2、气候,自然科学名词,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研究气候的学科是气候学。
3、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扩展资料
土壤构成:
土壤里的物质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固体部分、液体部分和气体部分。?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土壤由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是土壤的主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固体颗粒间的孔隙由气体和水分占据。
土壤气体中绝大部分是由大气层进入的氧气、氮气等,小部分为土壤内的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地表进入土中,其中包括许多溶解物质。
土壤中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百度百科-自然条件
在每天什么时刻及天气状况下,遥感最为有利,为什么?
9:30~15点。
在天气稳定的条件下,一天中遥感地物分辨率最高的时段是9:30~15点。接近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较大,光线强,对于可见光,红外遥感是最佳的时间段。
9:30~15点最接近中午十分成像的质量是最好的。
什么是静稳天气
近期,全国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专家称,静稳天气是导致本轮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那么静稳天气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静稳天气呢?什么是静稳天气?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静稳天气的相关内容吧!
什么是静稳天气?
根据重污染天气的不同成因和污染特征可分为静稳型、沙尘型两类。静稳型重污染天气是指由于出现持续不利于扩散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大范围积累,最终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重污染水平。沙尘型重污染天气是指外来沙尘或者本市局地大风扬沙造成的颗粒物重污染。此外,周边突发污染物排放及光化学反应引起的污染问题也值得关注。沙尘型和静稳型是北京市重污染天气的两种典型形态,是重点研究对象。
静稳型重污染天气严重影响城市的能见度,同时引发呼吸道疾病;受空气颗粒污染物长期影响,可引起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甚至肺癌等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静稳型重污染天气主要出现在10~12月份,1~4月份时有出现。近年来6~9月份未出现过重污染天气。静稳型重污染天气的年际变化不明显,2003年出现最少为5天,2004年出现最多为13天,平均大约出现8天。
秋季冬初是静稳型重污染天气高发季节,也是一年中重污染发生的第二高峰期;而夏季是一年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季节。
静稳型重污染天气成因
北京市静稳型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原因复杂,影响因素多,主要有地理气候因素、污染气象因素和污染排放因素等。
北京位于太行山和燕山山脉脚下的华北平原北端,平原地区西、北和东北向环山,山脊连成平均海拔1000m左右的弧形屏障,地形呈簸箕状,大气流动受到阻挡,大气污染物不易向外输送,大气自净能力不强。受“簸箕”地形影响,华北地区尤其是北京,常年风速偏小,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导致污染物累积而出现重污染天气。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其主要的气候特征,秋季冬初季节,风小、湿润、逆温等污染气象条件经常出现,容易出现静稳型重污染天气。在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利的气象条件是重污染日形成的主导因素。
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重污染日形成的根本原因。首先,京津地区局地有明显高于周边的排放源,具有有利于污染物局地累积而形成高浓度的潜在条件;其次,华北北部,尤其是北京西南方向延伸至河北省南端由绵延的城镇形成的大面积污染排放带,易于造成大范围、区域性的污染累积;最后,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弱的偏西南和偏南气流有利于把西南污染排放带上累积的污染物缓慢输运到北京地区,与北京地区本地累积的污染物一起形成重污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