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天气为什么是雨水呢_北方天气为什么是雨水
1.今年雨水多的原因
2.近几年雨水频繁、极端天气变多,主要原因都有哪些?
3.雨水会因南方北方而不同吗?
4.雨水是怎么来的,北方的雨水怎么会那么少,而南方的却那么多呢?
5.北京今年为什么雨水这么多呢
6.雨水节气由来,雨水节气怎么来的?
今年雨水多的原因
今年雨水多的原因:
1、今年气候极端性发生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处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近60年的暴雨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所以说这次长江流域的强降雨是发生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
2、今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加之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空气交汇,导致了今年长江流域的持续强降水。
2022年雨水情况预测:
1、2022年5~9月份,我国旱涝并重,北方地区降雨普遍偏多。首先,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总体消息来看,在今年5~9月,我国气象总体条件处在一般偏差水平。
一方面表现为旱涝并重;另外一个方面也将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加强的趋势。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普遍偏多,多雨区将在我国北方重点集中,而且在今年度登陆我国的台风数量还会处于比往年偏多的水平,往年正常水平在七个台风左右,今年可能会在9~11个左右。
而从详细的气象预警情况来看,在今年夏季6月~8月,我国多雨区将位于东北、华北和内蒙古中东部、华中北部、西南北部和西北地区东部。
而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和西南东部、西北西部等地的降水偏少,还会出现阶段性的干旱。这些情况大家一定要早做准备。
2、5~9月,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嫩江流域的雨水处在偏多状态。
在这一次发布的指导意见当中,国家气候中心指出,今年夏季我国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嫩江流域的总体降水量会处在明显偏多的状态。
而且暴雨天气较多,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汛情。而值得关注的是,长江流域中游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而太湖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处在偏多状态。
3、今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气温偏高,华东、华中等地会出现阶段性高温。从气温情况来说,在今年夏季,像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中东部和南部、华东、华中、西北、东南部和西南等地还将迎来比往年同期偏高的气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像华中、华东等地可能会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而全国其他地区的气温也处在接近往年同期的水平。
对于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来说,今年出现持续性低温的可能性并不算大。综合以上气象预警消息来看,在今年5~9月份,气象总体形势较为严峻,种地农民也要重点关注。
近几年雨水频繁、极端天气变多,主要原因都有哪些?
雨水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我国北方,整个北方降雨量较同期增加了1倍多,是同期最高水平,且近几年北方的降雨一反常态,暴雨频次明显增多,甚至入秋以后的暴雨过程也非常明显。
气象科学中在定义极端天气时,是以某种气象的发生概率来定义,通常这种气象的发生概率低于百分之十,就可称其为极端天气,像郑州暴雨、山西暴雨等,就属于极端天气,再加上入秋以来南方持续高温,也与历史同期区别较大,所以我们确实可以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了,而这一切的根源,大概率指向全球气候变暖。
实际上,早在2016年之时,世界气象组织(WMO)就发出了警告,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多,人们要警惕越来越频发的高温、暴雨、龙卷风、台风等极端天气。可能很多人会感到诧异,不明白全球气候变暖与暴雨、台风等有什么关系,因为在普通人的理解范畴里,气候变暖就是地球温度变得越来越高,但其实这只是最直接的表面影响,实际上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气候系统,使地球气候系统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这里可以将地球气候系统拟人化,每一个正常人体内都有一套完善的循环调节系统,正是有这套系统的存在,使人类具备思考、消化、运动、病愈等一系列能力,正常情况下这套循环系统会持续、稳定工作,而一旦某个人类过多摄入脂肪、盐分等,就会增加身体正常系统的负担。
表面上看一个人肥胖点,不至于完全影响身体正常机能,运动、思考等都可以正常开展,但肥胖也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概率,导致身体极端变异的概率增加,这里的脂肪、盐分等就相当于人类往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都具备。
至于温室气体排放,相信不用做过多探讨,大部分人也都清楚。不过,不能将气候变暖的原因归到某一部分人身上,因为工业时代下的各种商品,背后几乎都关联着温室气体排放,所以我们不能一边享受着工业化带来的便利,一边吐槽工业形成的温室气体,实际上温室气体排放与全人类都有关系。
雨水会因南方北方而不同吗?
我国是大陆国,东部靠近海洋,西部远离海洋,所以,东部雨水多,西部雨水少。我国南部靠近海洋,西北远离海洋,所以南部雨水多,西北雨水少。我国南部靠近赤道,太阳的光和作用比北方强烈,所以,同样是沿海地区,南方沿海地区比北方沿海地区降雨多。所以南方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北方为温带地区。风从风源开始,向某一方向刮,越刮越小。每年夏季,赤道暖流(一次一次台风)从我国南部或者东部登陆,裹胁大量雨水向西北内陆刮来,台风也就是刮1000多公里。很难到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我国东部受太平洋暖流影响,但是我国东部多南北走向的大山,例如: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燕山,太行山等。当住了太平洋暖流(暖流产生、携带雨水,寒流产生、携带雪)。我国云、贵、川受印度洋暖流影响,可是,东西走向的大巴山、秦岭及云、贵山区挡住了印度洋暖流。西玛拉雅山完全挡住了印度洋暖流。冬天,北冰洋寒流南下,赶走了两大洋暖流。这就是我国南方比北方雨水多,东部比西部雨水多的几个原因。
雨水是怎么来的,北方的雨水怎么会那么少,而南方的却那么多呢?
是地理师范的,这么给你解释吧。
尤其在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面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最重要的天气系统。副高是个闭合反气旋,气旋的西北偏西方吹偏南风,形成暖脊(暖是因为风从南边来,较为暖和)。一般而言,副高南北两端大概相距10~15个纬度,而副高中心是以干热天气为主。而在副高的偏西北方向,由于从南边吹来的较为暖的风个内陆南下的冷空气或者中纬西风(在中国东部一般比较弱了,这是由于青藏高原的作用)交绥,容易形成锋面雨,也就形成了降水。
形成降水的地方离副高中心也大概5~10个纬度距离,
在正常年份:
每逢4月底5月初,副高脊线就移到北纬20度附近,此时华南地区则“清明时节雨纷纷”了,即华南前汛期(亦称龙舟水),而此时的北方,尤其是华北平原,雨季未到,气温回升,出现“春旱”天气。
5月底到6月,副高脊线北条至北纬25度附近,此时华中地区出现梅雨天气,华南地区雨水相对减少(今年比较特殊)
7月8月,副高脊线跳至北纬30度附近,此时华中地区梅雨技结束,干旱闷热,出现“秋旱”(秋老虎),华北则形成夏汛,暴雨多发,华南地区开始受热带气旋(台风)及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增大。(今年台风来得早,也是特殊)
但是,在副高移动异常的年份,就有可能由于副高移动的快慢导致某些地区降水偏多出现洪涝灾害,相对一些地区就出现干旱灾害。例如若副高脊线长期停留在北纬25附近,长江中下游地区就会出现严重水灾,相对华北东北地区就干旱严重。
北京今年为什么雨水这么多呢
京城降水接近十年最多 专家解读雷阵雨天气频发原因
根据北京气象局气候中心最新的资料统计,入夏以来,北京平原地区降水量为207.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七成,比去年同期偏多九成,为近十年同期最多。
北京气象局气候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地区从6月1日入汛以来的天气气候特点是降水偏多,气温偏低,降雨多为强雷阵雨天气。在6月13日和16日下午到夜间还出现了局地暴雨天气,由于降雨强度大造成少数低洼路段积水,一度给城市交通“添乱”。
北京市气象台针对近日的雷雨天气,及时发布了雷电**预警信号和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对部分地区3小时内将先后出现短时暴雨和局地冰雹进行预警,并提醒防汛部门和市民防御短时雷雨大风危害。
■专家解读
雷阵雨天气为发?
有不少市民想知道,为何近期北京的雷阵雨天气频频出现?
气象专家解释说,这是由于在近期大气环流背景下所产生的蒙古低气压天气形势造成的。进入6月下旬,蒙古国上空不断有小股冷空气南移,与北京南部北上的偏南暖湿气流交汇“互动”,加上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动力热力的作用,经常给北京和周边省市造成剧烈的对流性天气。近期北京午后或傍晚甚至于夜间都出现了雷阵雨天气,就是受这个蒙古冷低涡的影响。
北京夏季如果受到低涡天气系统的影响,具有雨强大,降雨不均匀、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天气现象特点。但低涡天气系统也给北京地区带来了比较充足的降水,能使北京地表和地下水得到补充,另外还缓解了高温闷热天气,对净化城市空气也十分有利。
雨水节气由来,雨水节气怎么来的?
雨水 的节气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就将一年中一些特殊的日子定为24节气,而这24节气也为人们的农事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雨水也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那么,你知道雨水节气的由来吗?一起和我来看看吧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雨水到,草木萌动,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但是,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的“春捂”。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