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面天气变冷了_外面天气很冷
1.为什么全球变暖还频频爆发寒潮和暴风雪天气?
2.为什么冷天刚走到暖的地方会突然一下觉得更冷?
为什么全球变暖还频频爆发寒潮和暴风雪天气?
核心提示 近期,包括我国在内的北半球多个地区遭遇了长时间的寒流和暴风雪袭击。有观点认为,这表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发生改变,气候将由“暖”转“寒”。 什么原因导致最近频繁出现寒流和暴风雪?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已经改变了吗?本报记者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专家丁一汇,就人们普遍关注的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解析。 北极涛动变化和“假厄尔尼诺”造成严寒,2月份我国气候可能回到偏暖 记者:去年入冬以来,包括我国在内,全球多个地区频繁遭遇寒流和暴风雪,主要原因是什么? 丁一汇:此次寒流和暴风雪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一个是北美的东部,特别是北美的东南部;第二个地方是北欧、西欧这一带;第三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从我们目前的分析来看,北半球的冷空气爆发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至少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北极涛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处于负位相。 在冬季,北极有一个大的低气压,非常寒冷,冷空气基本上被限制在极地地区,外面有高气压包围着,冷空气难以往南走——这就是我们前几十年出现比较多的大气环流形势,称为北极涛动的正位相。 但是,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个南高北低的正位相逐步减弱了,向负位相发展,这意味着极地气压会升高,北半球南面的气压会逐步降低。这样一来,高压跑到了极地,极地低压被排挤出来。极地的冷空气非常寒冷,形成了寒潮、寒流。 其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但是这一次高气压笼罩在极地的时间非常长,这是很异常的。 第二个原因是从去年7、8月份一直到11月,海洋出现了“假厄尔尼诺”现象,它造成的气候影响非常类似“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出现时,海洋增温的中心在中、西太平洋,一般会出现冷年。中国北方偏冷、雨雪偏多。对于中国的严冬,“假厄尔尼诺”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个原因对于美洲和欧洲不是主要的。 记者:那么,这种异常的情况什么时候会结束呢? 丁一汇:现在,“假厄尔尼诺”现象基本结束了,正在向正常发展。我们估计,大概在2月份,海洋增温的中心就会回到赤道中东太平洋,一旦回到正常位置上,中国的气候就应该开始回暖。北极涛动也在逐步回到正常情况。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报,大家比较一致认为,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期,2月份气候可能回到原来的轨道,也就是回到偏暖的正常状态。 严寒天气是气候变暖过程中的“插曲”,而非气候变冷的“序曲” 记者:我国今年冬天的气候有哪些主要特点? 丁一汇:这个冬天,冬雪来得比常年早一个月,去年12月份就开始非常寒冷,出现了很多破纪录的低温,又有强的暴风雪。但是,这并不是全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也并不是全国性的寒冬。 这一次的极端天气事件,主要对北方影响比较大,包括华北、新疆的北部、内蒙古的北部和东北。 根据科学家最近的讨论,从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这次寒冬在最近两三百年内大概只能算是中等偏冷。近期,我国一些地方温度还是偏高的,整个中国一平均,接近正常。 记者:前些年“暖冬”成了常用词,但是最近两年的冬天似乎变冷了。 丁一汇:实际上,本世纪前10年,我们已经经历了3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年到2005年的冬天比较冷,我国东部有两次寒潮影响很大,台湾40%的柑橘都被冻坏了。那是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遭遇的一次重大“冷事件”,但大家都没太注意。后来又出现了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最近北方遭遇的寒潮暴雪。 记者:在您看来,这种非常寒冷的天气,是气候变暖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还是气候变冷的“序曲”? 丁一汇: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冷事件”之后,气候都会继续变暖。比如说,在2004年到2005年冬季之后,2007年就出现全国平均温度最高的暖年。 因此,一次冷的事件很难改变全年的年平均温度,更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 从这个角度来讲,非常寒冷的天气可能就是气候变暖过程中的“插曲”。我国本世纪经历的3个“冷事件”并没有改变气候变暖的总的趋势。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在应对气候变暖同时也应做好应对极端“冷事件”的准备 记者:国外有专家提出,接下来20至30年,世界将经历一个“微型冰河期”,气候会变冷。您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丁一汇:影响气候的因素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 第二类是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的外强迫。 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是11年周期,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地球可能就暖一点;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的尘埃,最重要的是硫化物,能够反射太阳光,使地球变冷; 第三类是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 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冰雪圈5个圈层组成,5个圈层自己都可以变,并且相互作用也可以变,弄清楚其内部变化是非常困难的。 世界将经历一个“微型冰河期”,这是国外一位科学家提出的新见解,他是从海洋影响气候的角度提出的观点。 但是,气候变化不仅决定于海洋,还会受到火山爆发、太阳活动、其他类型气候系统内部变化的影响,对这几个因素作出准确预测非常困难。 因此,我认为“微型冰河期”的观点值得重视,但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还难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记者:面对冷暖无常的气候,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丁一汇:一个地方,如果平均温度不变,但温度变动幅度增加了,也是明显的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往往被大家忽略。人们比较注意气候平均值的变动,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大冷、大暖现象的出现,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变得频繁,其重现期缩短了。比如,一次寒潮以前可能是百年一遇的,气候变化后,50年就可能出现一次。 我认为,变暖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应该做好准备,但同时还要做好应对极端“冷事件”的准备。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为什么冷天刚走到暖的地方会突然一下觉得更冷?
人从冷的地方走到暖的地方会突然感觉更冷,这和人的体表感觉有关系。
人是通过体表的温度和周围环境的温度的温差来感知冷热。也就是说,身体皮肤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别越大,对冷或者热的感觉越强烈。
我们感觉到的都是相对温度。在一个冷的地方,皮肤表面的温度相对比较低,到了一个温暖的地方,周围环境的温度与体表的温度突然增大,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一个较大的差别,所以会突然感觉更冷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