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雨会带来哪些危害?

2.中国香港历史十大台风

3.与梅雨,霉天,时天有关的知识

4.什么是梅雨,伏旱现象

暴雨会带来哪些危害?

1959年气象及灾害_1954年的天气灾害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暴雨最主要的危害有两种:

1、渍涝危害。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灾害 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淹水越深,淹没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

扩展资料:

暴雨的季节和分布:

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

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

百度百科-暴雨

中国香港历史十大台风

没有查到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以下是贴吧网友整理的“香港天文台历年发布的9号信号以上的热带气旋”,下文摘录了部分。

详细见:://tieba.baidu/p/3710456179

1、癸亥台风

癸亥风灾发生于1923年8月18日,当日一个台风横过澳门以北,随后进入中国大陆,造成巨大的损失,为该年澳门唯一一次悬挂十号风球(亦是历来悬挂时间最久的十号风球),且为该年香港悬挂两次十号风球的其中一次。

风暴于8月11日在关岛区域的太平洋形成,8月17日下午4时至5时移至台湾南部海面上[1],以西北偏西方向移动。8月18日中午12时经澳门以北约十里(即约20公里)进入中国内陆,后逐渐消散。

影响

死伤人数

葡属澳门400多人死52伤

英属香港100死1失踪

当时的香港天文台发布10号信号

此次风灾为澳门有记录以来第二多人死亡的风灾

维基百科未列出路径

2、丁卯台风

丁卯风灾 发生于1927年8月20日,当日一个台风横过港澳以南海域,并直逼广东西部,使港澳两地造成人命及财物损失,并为该年澳门悬挂两次十号风球的其中一次。

风暴过后,南湾海边一片狼藉,大量渔船的残骸被冲到堤边。在沙梨头有造船厂被吹塌。而在加思栏马路及近陆军俱乐部有大树被吹至连根拔起。

根据澳门气象台发布1927年8月20日台风的路径图,显示风暴于8月15日早上6时于关岛以南附近海面上生成,稳定以偏西方向移动。8月16日风暴移至东经140度以西,并逐渐以西北偏西转西北方向移动。8月18日晚上稍后至8月19日初时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北登陆,8月19日早上6时位于吕宋岛北部近岸海面,以西北至西北偏西方向移动。8月20日早上6时位于东沙岛之西北方,随后于澳门以南约50里横过,并于8月20日晚上稍后至8月21日登陆广东西部。

该台风致使港澳都发出10号信号

路径未列出

3、乙巳台风

1929年8月22至23日,一个强烈台风正面吹袭港澳,使两地悬挂当年唯一的十号风球。香港方面,由于在悬挂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期间天文台测得一小时飓风风力而使天文台跳过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而直接悬挂十号飓风信号,这是天文台设立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来的第一次,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最后一次,直到1957年强台风姬罗莉亚袭港,天文台才第二次做出跳过九号信号并直接改发十号信号的决定,至今未做出过第三次该决定。

港澳均发出10号飓风信号

路径未列出

4、丁丑台风

丁丑风灾又称九二大风灾,是香港最严重的一次天灾。一个强烈台风在1937年(岁次丁丑)9月2日凌晨正面吹袭港澳,造成广泛破坏。台风在新界吐露港引起超过20英尺(6米)高的风暴潮,大埔一带伤亡惨重。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约11,000人在这次风灾中丧生,为香港有记录至今最多人死亡的风灾。澳门亦有21人身亡,至今为当地第五严重风灾。

引起丁丑风灾的台风在1937年8月底于菲律宾吕宋以东的海面形成。8月31日,台风抵达巴林坦海峡的东面。9月1日在东沙群岛以北掠过,并且以时速17海里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靠近广东沿岸。

香港天文台于9月1日00:35分[1]悬挂一号风球,当日香港仍然天晴,但天上隐约可见台风来临前常见的卷云。随着台风逐步逼近,天文台在15:20分[2]改挂五号风球(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至19:00分,香港转吹西北偏北风,风力逐渐加强并维持方向,显示台风可能正面来袭。后雨势不断,气压亦不断下降,天文台遂于9月2日01:58分悬出十号风球,02:10分呜炮警告。

5、乙卯风灾

己卯风灾是于1939年太平洋台风季由台风23W引起的风灾,该台风于1939年11月23日穿越香港,香港天文台因而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

1939年11月18日,有一个热带低压在棉兰老岛以东被发现,一直增强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在19日横扫萨马岛和莱特岛前增强成台风。其后该台风大致保持向西移动直到在22日到达南中国海西部。其后,一道冷锋把该台风转向东北,导致罕见地出现台风在南中国海西部回转至东北向的现象发生。在11月24日该台风经过澳门,并在两小时后其风眼直接穿过香港。风眼在香港天文台逗留持续了十五分钟,是为首次在香港天文台测得这情况。在造成山泥倾泻后,此台风开始转化为温带气旋,并继续向东北移动穿越南中国。此风暴在穿越台湾海峡时逐步减弱,并有机会在26号消散前登陆过台湾。

在穿越菲律宾时,在班乃岛上卡皮兹的一个气象站记录到气压低达981.0hPa,而风速亦超过88km/h。穿越时,这风暴导致马斯巴特岛上的一艘机动艇沉没并导致艇上50人有48人死亡。在东萨马省的巴朗伊加有一人失踪,相信是因为溺水,并被认为死亡。在萨马省、雷伊泰省和卡皮兹省亦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在香港,受风暴前方的雨带影响时,阵风曾达到119km/h。降雨在台风到达前七小时开始,并导致共约108mm的雨量。最多雨量来自台前雨带,在一小时内降下了40mm雨量。在台风经过香港时,测得的最低气压为989.0hPa。台风在香港造成轻微损害,九龙城东头村有一泥墙倒塌,压死2人。九龙湾有一货艇被风吹翻,5人堕海,其中一人受轻伤。

6、1946年超强台风“英格瑞”(LNGRID)

超强台风英格瑞(英语:Typhoon Ingrid,国际编号:460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6W)是194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六个热带气旋,亦是导致香港天文台需要悬挂二战第二个一号戒备信号,首个八、九及十号风球的热带气旋。英格瑞于1946年7月12日生成,先后影响菲律宾吕宋岛及台湾中南部地区,再于7月18日在香港掠过,并给港澳造成灾害,两日后减弱消散。

7、1954年台风“柏美娜”(Pamela)

该热带气旋致使香港天文台发布9号烈风信号

超强台风柏美娜 (英语:Typhoon Pamela,国际编号:5419[3],台湾编号:5416[4],中国大陆编号:5427,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6W[4]),是1954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第十九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它是一位女性的名称。也是历年第二个导致香港天文台需于十一月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的风暴。

“柏美娜”于11月5日进入南海。随着它越趋接近香港,香港天文台于上午11时3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下午,其继续以西北偏西移向移动,与香港的距离越趋接近,香港天文台于晚上8时20分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8、1957年强台风“姬罗莉亚”

强台风姬罗莉亚(英语:Typhoon Gloria,国际编号:57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4W)于1957年9月17日形成。之后以2级台风的强度穿越菲律宾,进入南海。姬罗莉亚抵达珠江口时,香港因悬挂八号风球期间,市区测得一小时飓风风力而导致香港天文台直接改挂十号风球,澳门气象台则未有测得持续飓风因而最高只悬挂九号风球。天文台测得12小时的强风、14小时的烈风,当中有一小时更达飓风程度的风力,9月22日澳门测得气压0.8百帕斯卡,吹时速110公里的东风,阵风达144公里,最大日雨量79.3毫米,造成澳门低洼地区出现水浸。

9、1960年强台风“玛丽”(Mary)

强风暴玛丽(英语:Typhoon Mary,国际编号:6003,中国大陆编号:600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3W),是1960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玛丽于1960年6月3日生成,经过南海中、北部之后,再于6月9日在香港西北偏西约10公里掠过,并给香港造成灾害。根据实测风力,未有测到持续飓风,香港天文台只考虑到风向转为西南、当时大厦承受阵风面对是一个达标但是弱的十号信号。

10、1961年台风“爱丽斯”(Alice)

台风爱丽斯(英语:Typhoon Alice,国际编号:610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5W)是1961年太平洋台风季第六个热带气旋,亦是少数直接穿过香港天文台总部并导致天文台需要悬挂十号飓风信号的热带气旋之一。爱丽斯于1961年5月16日生成,经过南海中、北部之后,再于5月19日在香港掠过,并给香港造成灾害,两日后进入东海及减弱消散。另外,天文台因爱丽斯吹袭而悬挂的十号信号历时仅2小时30分,成为香港有纪录以来导致天文台悬挂十号信号时数最短的热带气旋,纪录至今未破。根据实测风力,因为香港境内没有测得飓风,所以对于香港是一个不达标的十号信号,最接近香港时强度没有台风级数,只有强热带风暴级数。

11、强台风温黛(英语:Typhoon Wanda,国际编号:6216,中国大陆编号:621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6W),是1962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二战后吹袭香港最强的台风。

12、1964超强台风“露比”(Ruby)

1964年9月1日,热带风暴露比于巴士海峡以东约1110公里外之太平洋形成,之后向西南移动。9月3日抵达吕宋以北,并增强为强热带风暴。香港于9月4日上午06:15悬挂一号戒备信号。之后由于缺少观测之船只,风暴之路径一度不明。

13、1964年强台风“黛蒂”(Dot)

1964年10月6日,一个低气压在雅浦岛东南处约140公里形成,以时速35公里向西北移动。10月7日,黛蒂增强至热带风暴程度,并在10月9日早上增强至台风程度。当日,黛蒂更改移动途径,以时速14公里吹袭吕宋岛北部。其后,黛蒂在香港东南偏南约430公里几乎停留不动。

14、1968年台风“雪丽”(Shirley)

台风雪丽(英语:Typhoon Shirley,国际编号:6809,中国大陆编号:68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3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aning),是一个西北太平洋上出现的热带气旋,是少数风眼直接掠过香港市区的台风,更是自1961年台风爱丽斯后,能正面掠过天文台总部并悬挂十号信号的热带气旋

15、11年台风“露丝”(Rose)

超强台风露丝[2](英语:Typhoon Rose,国际编号:7121,中国大陆编号:711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Uring)是11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二战后吹袭香港最强的台风之一。

16、超强台风爱尔茜[1](英语:Typhoon Elsie,国际编号:7515,中国大陆编号:75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7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Mameng)是少数在10月正面吹袭香港的台风。爱尔茜在15年10月14日在香港天文台以南50公里处掠过,香港为爱尔茜悬挂十号飓风讯号接近3小时。期间香港南部及高地测得飓风,大部分地方则测得烈风。爱尔茜在香港并未造成严重破坏,袭港期间有46人受伤,无人身亡。

17、超强台风“荷贝”(Hope)

超强台风荷贝(英语:Typhoon Hope,国际编号:7909,台湾编号:7908,中国大陆编号:79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9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sing)。

18、超强台风爱伦(英语:Typhoon Ellen,国际编号:83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erming),是1983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爱伦于1983年8月在中太平洋生成后,进入西太平洋发展,掠过巴林坦海峡及东沙群岛,横越南中国海,然后正面吹袭香港,之后在澳门及珠海之间登陆并移入内陆。

与梅雨,霉天,时天有关的知识

霉天

这是一个在南方湿润地区才有的季节。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叫黄梅季,是指梅子黄熟的时候。由于此时正好是南方空气湿度最高的时候,东西容易发霉,所以也叫“黄霉天”

时霉天

常年5~6月之间,我省自北而南进入一段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有时是间隔地,有时是连续地下着大雨或暴雨,这一时段为我省的雨季。由于阴雨连绵,气温又相对较高,空气潮湿,衣物容易发霉,所以这种天气俗称为“霉雨”。

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霉雨常年于5月上旬中期至中旬初自北而南先后开始,于6月下旬中前期自南而北先后结束。平均约40~50天左右,所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约360~660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三分之一强。但各年具体的霉雨开始期和结束期都有可能提前或者推后。如13年和1980年4月19日就进入霉雨季,而1963年却到5月30日才进入霉雨季;又如1980年和1961年6月4~5日南部霉雨就宣告结束,而16年到了7月12日才告结束,像这样的特殊年份,其迟早可相差一个多月。

霉雨期间,暴雨、大暴雨,直至特大暴雨是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如果雨量过分集中或过大常常引起江河水位猛涨,造成水涝灾害。据记载,1935年以来,闽江下游竹岐水位的水文资料显示,年最高水位出现在5~6月之间的年例占80%以上,所以,霉雨期间是我省防汛抗洪的主要时段。

霉雨天气的形成,主要是冷暖空气交汇的结果。进入5月份后,冷空气强度虽然已经减弱,但还时常影响长江以南流域,而此时华南上空的夏季风已相当活跃,在这样环流形势下,南方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冷暖势力互相对峙,从而引致一场场大雨或暴雨,形成特定的霉雨天气。

梅雨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baike.baidu/view/38767.htm

什么是梅雨,伏旱现象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baike.baidu/lemma-php/dispose/view.php/38767.htm

伏旱

我国旧历最热的仲夏季节叫“伏天”。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横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

回答者:高楼居士 - 状元 十四级 7-1 19:56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多阴雨天气,日照短,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常有大雨到暴雨。

梅雨是一种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大气环流相对稳定而成,在梅雨期,在50°N以北的较高纬地区常有阻塞高压维持,致使冷空气不能大规模南下,而在较低纬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于20—25°N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恰是西太平洋副高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小股冷空气交汇区域,这一带常有切变线,西南低涡活动,地面上则有准静止锋和锋面气旋活动,造成长期的阴雨天气及一次次的大—暴雨过程,在卫星云图上常稳定着一条梅雨锋云带。

不过,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是不同的。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时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有时则会出现“丰梅”现象。如1954年和1991年都是梅雨期特长而降水特别多,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江淮地区异常干旱。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多阴雨天气,日照短,相对湿度大,雨量充沛,常有大雨到暴雨。

梅雨是一种大型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大气环流相对稳定而成,在梅雨期,在50°N以北的较高纬地区常有阻塞高压维持,致使冷空气不能大规模南下,而在较低纬区。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于20—25°N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恰是西太平洋副高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小股冷空气交汇区域,这一带常有切变线,西南低涡活动,地面上则有准静止锋和锋面

不过,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是不同的。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时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有时则会出现“丰梅”现象。如1954年和1991年都是梅雨期特长而降水特别多,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江淮地区异常干旱。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旧历最热的仲夏季节叫“伏天”。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横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

回答者:凭栏看剑 - 大魔导师 十 7-1 19:56

梅雨--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下到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每年6月初,当大气环流的形势产生比较大的调整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跳到北纬20°以北,就开始人梅。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进一步北跳,越过北纬25°时,梅雨期结束,这时长江流域进入伏旱期。

梅雨时节话梅雨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一时期,由于大气环流的季风调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江淮流域持续交绥,形成一条东西向准静止锋,一般称为梅雨锋,使得阴雨连绵和暴雨集中。由于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期,故称“梅雨”或“黄梅天气”。又因这时高温高湿,衣物容易霉烂,又称“霉雨”。

在梅雨时期,从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维持一条稳定持久的雨带。雨带中的暴雨分布不均匀,常有数个暴雨中心。梅雨锋的暴雨强度一般比台风暴雨要小得多,但由于梅雨锋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区域一般比台风要大。如1991年和1999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均达2个月,长江下游、太湖、淮河等地区出现了暴雨天气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害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太湖、里下河、滁河、秦淮河地区均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使得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则中尺度系统如锋面气旋非常活跃。这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梅雨锋暴雨则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

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不同,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时梅雨锋不明显,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如1954年、1991年和1999年,都是由于梅雨期特别长,降水特别多,从而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使江淮地区显得异常干旱。还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如1980年8月的“倒黄梅”对浙江各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7月上旬后,江淮流域梅雨自南而北陆续结束,锋面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什么是伏旱,它是怎样形成的?

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烈,温度高、湿度小、蒸发和蒸腾量大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晴热少雨,伏旱的发生比较频繁,高 达50%。其他地区有些年份也出现伏(夏)旱。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 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所以有"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 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回答者: qsmm - 榜眼 十二级 7-1 19:56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