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沙尘暴标识_天气预报如何显示沙尘
1.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是什么?
2.沙尘暴的监测及预报
3.天气预报三个弯图标代表什么意思
4.这是什么天气符号?
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是什么?
决策服务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天气过程发生时,在内部公报、专报及决策服务材料中发布沙尘天气预报。
公众预报
国家级标准: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天气过程发生,且影响范围较大或影响到京津地区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沙尘暴警报。
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发生,并将造成严重影响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沙尘暴警报。
省级标准:
由各省(区、市)气象局参照国家级标准确定。
说明:
(1)省级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发布标准报中国气象局备案。
(2)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应包括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时段、强度、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对策。
(3)中央气象台向公众发布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前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有关省级气象台通报,省级气象台向公众发布沙尘天气预报警报前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中央气象台及有关气象台站通报。
沙尘暴的监测及预报
我国近几十年来对沙尘暴的研究首先在地质学领域开展起来,主要从第四纪地质学的角度研究黄土与粉尘沉积。
20世纪50年代,沙尘天气开始纳入我国气象常规观测中必须监测的天气现象。当时用地面定点观测站网进行。
地面定点监测分为集中观测和长期观测。沙尘灾害发生时的集中观测主要包括:沙尘光学厚度测定、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记录、沙尘源地土壤状况分析、激光雷达沙尘垂直分层观测、沿气流方向沙尘通量观测、垂直方向沙尘通量观测、能见度观测(肉眼、能见度计)、多普勒声探测器、沙尘粒子理化特征样分析等。长期监测则包括: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观测、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监测、天空辐射计辐射观测记录、沙尘通量估算、能见度观测、历史气候资料的整理分析、土壤观测研究、沙尘暴历史数据库建立等。集中观测可获得第一时间内的实测资料,长期观测可积累大量的环境背景数据,由于沙尘灾害的尺度范围很大,从局地性、区域性到大陆间都可能发生;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各种监测台站设置稀疏,尤其是沙尘暴的形成主要在人口异常稀少的沙漠地带,监测站点更少。使得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沙尘暴监测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常规资料的时间分布,也难以捕捉和追踪那些由中尺度系统引起并造成严重灾害的强沙尘暴源地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和强度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新型遥感数据大量产生,使得利用遥感卫星进行沙尘灾害监测研究成为可能。遥感数据的多源性、动态性、现时性和准确性,不仅弥补了地面观测数据时空分辨率的不足,同时还可与地面观测数据进行精度上的相互验证,互为补充,深化沙尘灾害研究。
7.4.6.1 卫星遥感监测原理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沙尘暴的物理基础是观测对象的光谱特征的差异。
沙尘暴、云、积雪、沙地、植被、水域、裸地等的光谱特征是不相同的,而极轨气象卫星的光谱通道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可见光波段,可接受来自目标物的反射率,用来测算下垫面的反射率;另一类位于红外窗区波段,可接受来自目标物的热辐射。由于沙尘暴顶部与地表和云层等观测对象在反照率与表层温度上均存在着差异,因而可以利用气象卫星监测沙尘暴。
在观测数据处理中,沙尘粒子的自身特征:粒径大小、形状及质地等,也是决定沙尘粒子的光辐射特性——发射和散射特征的重要因素。
7.4.6.2 卫星的选择
监测精度和监测频次是我们对沙尘暴进行监测选择卫星的重要依据。对我国西北地区这片特定的沙尘暴多发区而言,沙尘暴的时空尺度主要受天气系统制约。其时间尺度从几十分钟到几天,有时甚至可达十几天;空间尺度从n×10 m到n×100km,所以要求监测工具的时空分辨率较高,同时要求监测工具的监测能力要达到能够识别沙尘暴天气的水平。目前我国公开接收和业务使用的民用卫星有:美国的陆地卫星(Landsat)、美国的静止气象卫星(STOP卫星)、日本的静止气象卫星(GMS)、美国的极轨气象卫星(NO AA)以及我国自己研制的FY1C极轨气象卫星等。前两种卫星水平分辨率非常高,星下点为几十米,但对某一地区的观测周期分为16d和26d,且资料费较贵,不便用做沙尘暴的实时监测。GMS现定位在赤道上空东经127°处,每小时可对地观测一次,可用于沙尘暴信息的实时提取和监测。但星下点分辨率为红外通道上5 km,对西北地区来说,在图像的西北角,资料畸变非常严重。而极轨气象卫星NOAA、FY1C的水平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适中,且星载扫描辐射仪所设的5~10个波段对沙尘暴有一定的探测能力。费用较低,气象部门建立了相应的接收站,利用极轨气象卫星对沙尘暴天气进行业务监测具有较大的前景。但其6 h一次的时间分辨率,对于持续时间较短的沙尘暴过程可能会漏失监测的有效时机。
7.4.6.3 卫星观测的波谱特性
NOAA卫星是双星组成的极地轨道卫星,对地定向观测,平均轨道高度为850 km,星下点分辨率为1.1 km,扫描宽度约2800 km;星载探测器为改进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AVHRR)具有5个观测通道:其通道1(ch1)设置的通道波长为0.58~0.68 μm,属可见光波段;通道2(ch2)波长为0.73~1.1 μm,属近红外波段;通道3(ch3)波长为3.55~3.93 μm,属中红外波段;通道4(ch4)波长为10.3~11.3 μm,属热红外波段;通道5(ch5)波长为11.5~12.5 μm,属热红外波段。
我国发射的极轨卫星FY-1C的卫星,主要载荷为两台10通道的扫描辐射仪,其通道波长覆盖范围与NOAA卫星相当。
这些波段包含了丰富的大气和地表信息,为云、积雪、沙尘暴及各类地表的判识提供了可能。不同的探测表面其各通道的探测值有差别,根据各自的光谱特点,提取沙尘暴信息,建立监测模型。
7.4.6.4 信息提取
要识别沙尘暴,必须将云、积雪、沙地、植被、水域、裸地等信息判识出来,以光谱响应曲线为基础,用以下几个参量进行筛选区分,从而提取沙尘暴信息。
(1)植被指数
植被指数是遥感监测植被区和非植被区的重要依据,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区分植被。植被的NDVI>0,裸地、沙尘区、云水、积雪的NDVI≤0。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ρch1、ρch2分别为通道1、2的反射率值。
(2)水体的提取值T
通道2的反射率(ρch2)值,反应水陆界线明显,用ρch2<T作为区分水域的方法,一般取T=5。
(3)提取云雪与沙尘、沙地的水汽指数(WI)
在远红外波段>11 μm处有一水汽纯转动带,而AVHRR资料中,通道4(ch4)和通道5(ch5)的波段正好处在转动带之间,即ch4与ch5的差异能反映出含水量。大气中的云和地面积雪的含水量都远远大于沙地或沙尘暴区,沙地或沙尘暴的水汽指数小于零。因此,用水汽指数(WI)来判识晴空沙漠或沙尘暴,将它们与云和积雪区分开来。
环境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ρch4、ρch5w分别为通道4、5的辐射值。
(4)地与沙尘暴的区分
用通道1、2的反射率值,以及WI指数值相结合的方法,区分沙地与沙尘暴。在晴空无云的遥感资料中,沙尘暴的反射率大于沙地的反射率,另外WI指数,WI(沙尘暴)<WI(沙地)。
7.4.6.5 资料解释
遥感监测资料解释的主要任务是:对沙尘灾害的空间分布范围、影响区进行识别、定位;对沙尘运移路径和运移规律的变化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沙尘信息的遥感定量提取;沙尘灾害产生的大气及下垫面等背景状况监测;沙尘灾害动态模拟等。
为进行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必须获取地面实测数据。地面调查信息主要包括:①用光谱仪测量地表具有稳定反射值的地物光谱反射率,如沙化土地、沙漠;②湖面和海面的光谱反射值;③太阳光度计测量太阳光谱辐射;④袖珍热红外辐射计测量表面温度;⑤便携式红外辐射计测量天空温度;⑥近地面温度和湿度;⑦景观全景照片等。因此,进行沙尘灾害研究应重视地面实验遥感的研究。通过地面沙化土地光谱特征的测量,对沙尘灾害的遥感监测研究开始由定性和半定量研究向沙尘属性特征参数的定量提取发展。地基遥感不仅使卫星遥感理论和数据反演方法进一步深化、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更加完善,也极大地扩展了卫星资料的应用领域,在沙尘预报、沙尘监测及沙尘成因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4.6.6 沙尘暴的预报
由中国气象局组织建立的国家级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业务系统于2001年3月1日投入业务试运行,同日中央气象台把沙尘暴预报与强沙尘暴警报纳入日常天气预报业务范围。全国人民可以像了解天气预报一样,从电视、电台和网络等媒体中了解沙尘暴的状况,做到早预防,以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
中国气象局从2002年2月开始启动国家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系统首期工程,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北京等地各气象站布设仪器设备,组建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沙尘暴天气综合监测网,增加对沙尘天气的特种观测项目和观测密度,在第一时间获得沙尘暴形成、移动、分布以及有关环境变化的数据,提高沙尘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天气预报三个弯图标代表什么意思
天气预报三个弯图标是扬沙。
扬沙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扬沙天气时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
沙尘天气是春季中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容易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这种天气按水平能见度的大小可分为三个等级,即浮尘、扬沙和沙尘暴。
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特定区域地表尘沙被大气流剧烈活动带起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天空混浊。两者大多在北方春季冷空气过境时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影响的能见度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天气的能见度甚至小于1公里。
扩展资料:
扬沙作为一种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能可能发生扬沙。扬沙多发生在每年的4—5月。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北部地区,内蒙古、西藏、新疆最为严重。
防御指南
1、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4、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防火。
这是什么天气符号?
是沙城暴的天气符号,**的是晴天的天气符号,沙尘暴符号:是一个大写S,表示沙子的意思(英语:sand)中间有个箭头表示沙尘暴的去向。
扩展资料:
沙尘暴 (sand-dust storm) 是沙暴 (sand storm) 和尘暴?(dust storm) 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这是由于冬春季半干旱和干旱区降水甚少, 地表极其干燥松散, 抗风蚀能力很弱, 当有大风刮过时, 就会有大量沙尘被卷入空中, 形成沙尘暴天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沙城暴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